分享

台湾收音机发展史

 赵都城2016 2016-10-27



二战结束前的日治时期,台湾并无自制收音机的记录。省内的收音机主要来自日本和其它地方,而不是由台湾本地生产。最初引进到台湾的收音机绝大多数是矿石收音机,价格较为便宜,但收听效果相当差。收听效果较好,价格昂贵的电子管收音机仅为极少数。20世纪30年代,随着日本电子管收音机的大量生产,价格开始下降,电子管收音机很快取代矿石收音机成为台湾收音机市场的主流。这一时期,台湾本土出现了收音机的销售。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台湾放送协会(1931年成立)开始在各地成立“相谈所”(服务站),推销收音机并负责维修工作。各主要城市相继有电器商开始提供贩售及维修收音机的服务,经营者既有在台日本人也有台湾人。




日后的“台湾家电三雄”的创始人洪建全(国际松下公司)、陈茂榜(声宝公司)、李克竣(歌林公司)三人就从这时在台北发迹。1936年,陈茂榜在建成町开设“东正堂电器行”,贩售收音机和唱片。同年,李克竣在大稻埕设立“歌兰德(GRAND)电器行”,从事收音机、电唱机的修理装配和唱片买卖。1937年,洪建全开始在艋舺以修理收音机为业,又开设“南邦电机行”,进口日本电子管收音机及其零件。




台湾收音机产业的正式发展始于二战之后。原日治时代熟悉电器产销的本地业者,纷纷扩大营业。1946年,洪建全成立“建隆行”,代理收音机等电器进口。张川流、李石柱(台湾三洋创始人)等人合作开办“正和电器行”,开始自行装配收音机出售。李克竣先后投资了经营贸易公司进口电器零件,装配收音机等电子产品,同时代理日本三洋电机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的收音机、唱片等产品。大约是在1948年初,省内开始有台籍人士经营的商店,从事电子管收音机的制造。当时仅系装配加工性质,大部分收音机零部件都是电器商从国外进口或从大陆的上海等地采购,还有一些是从日本人遗留的二手设备中取得。




生产设备很简陋,当时所制成的产品性能较差,售价比舶来品还要高,因此产销量并不多,且无专业性的工厂生产,一般人仍乐于购买原装进口的外国整机。战后,台湾与日本的关系从国内贸易转成为国际贸易,台日之间并没有缔结正式的贸易关系。因此,台湾家电业者一度尝试从中国大陆寻找装配收音机等电子产品所需的零部件和技术来源。洪建全(时任“台北市电器商业同业公会” 理事长)、陈茂榜、李克竣、李石柱等人,同靠贩卖收音机起家,1945年到1949年间多次往来于上海、香港等地寻找电子零部件和产品开发的灵感,直到国民政府迁台之后才中断。此后贸易对象又逐步转回日本和美国。




1950年,政府为了防止民众用收音机收听大陆地区的信息,或是将收音机改装成收发报机,将整台收音机列为管制进口商品。同时,生产收音机所需的关键零部件(如电子管等)的进口,均被施以高关税,使得进口原料成本大增,而且由警备总部负责审查和管制。当时,买卖收音机都需要有执照,而收音机的整机、零件,从进口到流向,都由警备总部的电信监查处管理。民众收听广播要按时缴费并受到监控。这些措施抑制了省内民众对收音机的需求和收音机产业的正常发展。整个1950年代,广播工业被国民政府严格整体控制。




这一时期的政府面临外汇枯竭、省内资金有限的困境。当时的产业政策的主轴是“进口替代”,一方面是限制进口,避免宝贵的外汇流出,维持本地厂商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是规定自制率,发展民族工业,促进本地产业的发展。政府在这段时期,开始推动本地业者与国外厂商进行技术交流转让,台湾的家电业者不再只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回来组装,而是同国外业者开展技术合作,取得技术授权,尝试自行生产。




管制进口措施,意外地成为台湾家电业者设厂生产的诱因。业者在无法进口的情形下,转而致力将原本的零件装配商店扩充为正式的自制生产工厂,由此拉开了台湾电子工业的序幕。而在同一时间,台湾与日本在1950年8月签定“中日贸易协议”,台湾家电产业恢复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往来。1953年,洪建全将建隆行改为“建隆电器厂”,正式从代理贩卖转向制造生产,并供应收音机零件。该厂生产的第一项产品就是洪建全赖以立业的电子管收音机,这部贴上自创的“国际牌”商标的收音机,在台湾民众对信息的渴求下大卖,也从此打响了国际牌的名号。



1956年建隆电器厂改组为“国际通信机械公司”,并与日本松下电机公司签订技术合作协议。收音机除了电子管及开关部分因设备未全而不能生产外,其余均系自制,成为当时省内生产收音机惟一具有规模的一家。1949年,张川流、李石柱等人合资成立“中央无线电器行”,经营收音机装配销售业务。以后又设立了一家电子工厂,并于1955年改组为“大立电机公司”,月产收音机达两千台以上。1956年陈茂榜设立“东正电器厂”,自行生产收音机零件,经营收音机装配工作。1960年东正电器厂开始与日本新力(SONY)及声宝(SHARP)公司合作制造电子管收音机。




在收音机工业经营动荡的50年代,中国广播公司却利用其公营身份的种种特权,生产业务取得了一般业者无可相比的有利竞争地位。1952年中广成立业务所,专事修理与装制收音机业务。为配合政府推行农村电化教育,1953年向美、日订购两千套五灯中短波收音机所需零件,开始收音机的量产供应,获得丰厚利润。1953年至1955年间,中广所推出的机型,销售达7 800多台。




从1950年代中期到1960年,台湾厂商除了通过技术转让,提高本地的生产能力,也开始将产品外销。1958年底,士林电工公司(1955年由公营的台湾工矿公司所属士林电工厂开放民营而成立)向韩国销售电子管收音机两种共一百台,开创了台湾省产收音机外销的纪录

自光复后到1961年间,台湾的广播工业,仍是以进口国外零部件,省内组装,省产外壳与底板为主要生产方式,没有实现真正的自制和替代进口。电子管收音机是主要产品,绝大多数供给省内消费者。由于光复初期经济重整急切,政府对省内生产电子管收音机的状况未做详细调查及统计,故生产资料无从查考。




1960年9月政府制定“奖励投资条例”,1961年1月颁布施行细则,鼓励、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设立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国人及外资加入国内生产行列,加大了对生产设备的投资,加强了外资及技术的引进,台湾电子工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地推动。此后,省内制造收音机等音响产品的厂商大都是日、美两国及荷兰等国的大型电子工厂来台投资设立,在本省生产后其产品多运回国外。台湾经济转为以出口为导向,日、美等国对台投资的目的已经从占领台湾本地市场,转向为利用台湾廉价劳动力来拓展第三方市场。



1961年,大同公司(始于1918年林尚志创立的以建筑业起家的“协志商号”,1939年成立“大同铁工所”,1942年林挺生接班,1945年光复后改名为“大同制钢机械厂”,1949年进军家电行业。1968年又改名为“大同公司”)进口晶体管装配收音机,开省内装配晶体管收音机的先河。同年,中国电气器材厂(朱之信创建于1956年,最初制造扬声器、电容器等零件)开始制造晶体管收音机并外销,成为本省第一家晶体管收音机装配工厂。只是当时绝大部分零件均需由国外进口,装配技术尚在研究,损坏率较高,当年生产的晶体管收音机产量仅为1 251台,质量也无法与进口产品相比。




至1962年,省内晶体管收音机装配生产工厂增至三家,另外还有很多工厂生产晶体管收音机所用配件。收音机成品除供应省内需求外,尚有一小部分(约三万台)可供外销。中国电气器材厂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全部是国人技术,自制部分达40%以上,所产宇宙牌晶体管收音机品质优良,除供应内销(与中国广播公司合作,所产收音机全部由中广销售)外,国外市场也在全力拓展。1962年外销晶体管收音机约7 500台,外销地区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主,获各地外商好评。另外两家是大生公司和东阳电气公司,都是与日商合作,委托加工外销。原料、技术都由日方提供,连市场都是由日商找来,产品虽然精良,但仅属劳务输出而已。




此外,1962年初中国广播公司业务所试制出袖珍型钟山牌六晶体管收音机并投入市场,体积虽小,但声音洪亮,深受用户欢迎。其后,由于本省具备工资低廉、劳动力充足的优越条件,晶体管收音机自动化生产程度又很低,及政府颁布了优惠的奖励投资条例,使得日、美等外商纷纷提供该国所制零件委托本省厂商加工装配外销,因而促成晶体管收音机加工厂的蓬勃发展。1962年,国际通信机械公司与日本松下公司合资成立“台湾松下公司” 成为台湾第一个引进日资的家电厂商,负责生产收音机等家电产品。同时,成立“国际通信机器公司”,负责代理并销售日本松下与台湾松下的产品。台湾松下继续沿用“国际牌”成为“National”在台品牌名称。1963年底推出国际牌晶体管收音机新产品,并大量投放市场。




1963年4月,鉴于省内晶体管收音机的性能已达相当标准,并已能大量自制,而且已经外销,省建设厅公告晶体管收音机(整机)改列为管制进口类商品。省内充满日货的收音机市场逐渐由国货取代。同时政府奖励外销,给予外销贷款和外销退税等优待。1963年初大立电机公司改组,引进大量日方投资,与日本三洋电机合作成立“台湾三洋电机公司”,进一步扩大了收音机等产品的生产规模。1963年底李克竣与亲友集资正式创立“歌林公司”。1964年东正电器厂与东兴电器公司(1962年成立,主产黑白电视机)正式合并,改名为“声宝电器公司”,制造生产收音机、电视机等家电产品。




同年日本日立制作所投资协立电机公司并技术合作生产晶体管收音机等产品,1965年更名为“台湾日立公司”。1964年美商通用器材公司来台投资设厂,成为全世界第一家以代工模式运行的电子工厂,由美国进口原材料来台加工,制成晶体管收音机、电视机等产品,全部返销美国。接着飞歌(Philco)公司、埃德蒙(Admiral)海外公司、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摩托罗拉(Motorola)电子公司和增你智(Zenith)公司等一流的国外电子工厂接踵而来,荷兰及日本等跨国电子制造公司也陆续来台设厂,省内新的电子开发生产技术得以迅速发展。




在1965年以前,台湾各晶体管收音机工厂的产品,都是属于廉价而性能较低的调幅式收音机,多为体积小巧的袖珍机,主要出口美国,被视作小礼品或小玩具用于馈赠亲友或是随身携带。直到1967年以后才有调频收音机及调幅兼调频式收音机的生产,尤其是省内广播电台立体声节目的开播,更使收音机功能向前迈进了一步。




1965年,政府通过了“加工出口区设置管理条例”,并于1966年设置了高雄加工出口区,正式开始发展加工出口的产业模式。引进大批外商来台投资设厂,更使台湾音响工业有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起来,晶体管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电唱机等电子产品产量激增。到了1971年晶体管收音机产量达到7 237 610台,对比1961年,十年间增长了5 784倍,这十年间除了1969年产量较1968年产量负增长了2.3%外,其余每年都有大幅成长,平均增长了5.5倍之多。主要的收音机品牌有国际、三洋、大同、声宝、飞利浦、王冠(1965年,王冠电器工业公司成立,以制造收音机起家,与日本皇冠“CROWN”公司技术合作。1966年设立王冠电器厂,开始生产销售各种晶体管收音机)、胜利等。




1972年到1981年台湾音响产品虽着重于录音机产品上,但收音机仍是出口的主力,输往美国地区最多,其次为欧洲地区,而输往日本的大都是省内日本投资厂所生产。1972年产量约六百万台,而至1973年高增长1.37倍产量达到1 435万台,而至1975年因世界性不景气而造成收音机产量大减,较1974年负增长45%,到了1981年产量为965万台,这十年平均增长率达13%。1971年声宝公司生产的收音机外销突破百万台,获得行政院颁发的电子公司外销第一名奖,并连续夺得该奖项五年。




1975年2月,台湾松下收音机产量累计达到五百万台,年底外销国际牌晶体管收音机达到五百万台,到1979年11月,外销国际牌晶体管收音机突破一千万台。从这一时期开始省产收音机产品朝向多元化发展,种类日新月异、花样琳琅满目,时钟型、调频立体声型、手提电唱型、台灯型、手电筒型、模型式、玩具型、微型迷你式、超薄卡片式、太阳能型、多波段IC型等各类收音机都在内、外销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1974年,山进电子公司成立,草创之初以生产调幅调频两波段传统收音机为主,自1979年开始着手研发、制造短波多波段系列收音机。此后始终专注于新型高品质收音机的研制,自创品牌的“SANGEAN”高级收音机时至今日仍行销世界。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兴起贸易自由化的浪潮,开始要求台湾等新兴工业体,放弃对于汇率、关税的干预;同时省内要求开放家电产品进口的呼声日渐强烈。在回归市场经济体制后,台湾产品的价格优势不再,外资纷纷前往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设厂,来自香港、韩国等地产品的竞争压力也在逐步增大。同时受到技术转让合同的制约,台湾厂商又无法扩张全球市场,更是让台湾的家电产业雪上加霜,外销市场占有率节节败退。昔日盛极一时的旺销场景,此时已不复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