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仁恺

 colonelq0tl8mk 2016-10-27

  

   杨仁恺先生是新中国文博事业的拓荒者,一生贡献给中国的文博事业,贡献居功至伟,堪称标柄一代宗师。

  杨老追寻回的国宝“每一件背后都记载着祖国多磨难的历史,记录文化流传中千年沧桑,每件背后都有讲不完的传奇与故事'

  1、上世纪50-60年代,发现与鉴定失踪800多年的北宋张择端的旷世巨制《清明上河图》、在碎纸堆中拼凑出北宋米芾《行书苕溪诗》等37件国宝,追回鉴定千年历史国宝《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夏景口待渡图〉《《祥鹤图》等<佚目>国宝130余件;发现与考证《聊斋志异》原稿善本等;追回并系统考证了《女史箴图》、《草书洛神赋》、《仲尼梦奠贴》、《曹娥诔辞卷》、《方丘剌》、《蔡行剌》、《草书千字文》等一千余件历史国宝。70-80年代继续追寻与考鉴散失国内外大量国宝,同时追回、考证及回购回祖国的各类国宝、文物、善本不计其数。追寻历时三十余载,终于上世纪80年中期完成历史巨著《国宝沉浮录-故宫散失佚目考》。

  杨仁恺在50年代追查伪满流失国宝期间,共清查收回伪满清宫散佚文物170种319件,其中大多是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后将其中的130件《佚目》中的书画转归故宫博物院。如此大批量高水平的书画涌入故宫,骤使故宫具备了办历代绘画展的条件,故而故宫成立绘画馆的计划如期揭幕。嗣后,天津又转拨故宫30件文物,遂又将东北博物馆所藏五代黄筌的《珍禽图》、宋李公麟的《摹韦偃放牧图》、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调入故宫,故使庋藏蔚然大观。加之,杨老又曾对溥仪逃跑时被截获的120件书画做过接收工作,由此,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中,杨老目鉴《佚目》中的书画达300幅之多,而且要幅幅考订、辨别真伪、评骘甲乙、登记著录、什袭宝藏等.

  2、80年代以来,应邀访问亚、欧、美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追寻祖国多灾多难历史中散失海外的流失国宝,交流与考察各国的文博艺术事业,为推动文博和美术事业的交流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杨仁恺这一时期频繁出访世界各地及国内各地,一方面,从各国家国家博物馆、著名博物院、美术馆、知名学府及各类机构中获得了大量追寻国宝线索并予以考鉴记载;另一方面,在世界知名拍卖机构、华人机构、各类艺术机构及私人渠道、大小私人藏家等获得线索,追寻国宝历史跨度五千年。一方面通过促成众多所有者认识历史捐赠回我国,同时回购与记录下大量国宝的现状、保存及历史、脉络、经历与价值,通过考鉴并予以记录在案。

  杨老追寻回的国宝“每一件背后都记载着祖国多磨难的历史,记录文化流传中千年沧桑,每件背后都有讲不完的传奇与故事'

  3、上世纪90年代后,年逾九旬的杨仁恺先生,足迹继续踏遍国内与海外各地,在世界传播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追踪与考证祖国千年散失的历史国宝。在大量而细致的追寻工作中,又重新追回、考证与确定了三十余件散失国宝,使很多国宝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历时六十载,考证补充记录于巨著《国宝沉浮录-故宫散失佚目考》(增补版)中。

  4、杨仁恺晚年创立了鉴定学,使这门科学形成为独立的科学体系。其鉴定思想收录于《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沐雨楼文集》(上下卷)中。

    5、杨仁恺先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唐簪花仕女图研究》、《叶茂台辽墓出土画考》、《国宝沉浮录》、《书画鉴定学稿》、《沐雨楼文集》(上、下卷)、》、《沐雨楼书画论稿》(上、下卷)、《聊斋志异原稿研究》、《中国书法绘画大全:隋唐卷》、《博物馆藏历代绘画、书法选集》、《书画真伪图录》、《沐雨楼翰墨留真》、《宋元明清丝图录》、《高其佩》、《清宫流失书画图目》等几十部,余千万字,有关书画鉴定的文章大都收入《沐雨楼书画论稿》、《杨仁恺书画鉴定集》、《沐雨楼文集》等著作中。

  6、杨仁恺先生的一生:杨仁恺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爱国情操,让无数的“国宝”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沐雨栉风数十年鉴宝护宝奉祖国,焚膏继晷千万字著书立言遗人民。”国学大师冯其庸给杨老的一生做了一个高度的概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