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拯救孩子的阅读能力?

 liulaoweng 2016-10-27


不知道各位家长有没有这样的困惑,明明自己的孩子很用功,但功课总是没多大起色,而隔壁老王家的孩子似乎每天都在玩玩玩,但成绩却一直在升升升。难道太用功是一种错,而“玩”可以玩出成绩来?

对于这个问题小雨君曾经困惑过数十年,但现在不再纠结了,因为小雨君已经找到了答案。

记得小雨君上初三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姑且叫她程同学吧。她从小学到初二成绩一直平淡无奇,基本上都保持在中等水平,但在初三的一次月考中,她突然就杀进全年级第五名,硬生生把小雨君挤出了前五的行列,要知道小雨君可是每次都稳居其中的。

当时小雨君那个不服气啊,“平时也没见她多用功啊,别人下课她也下课,别人放学她也放学,怎么就这么突然呢?”为了不再输给她,小雨君更是加倍用功,但接下来每一次考试小雨君几乎都成功被她碾压,直到现在也没翻过身。


中考时小雨君勉强和她考上了同一所重点高中,更大的悲剧则从高中正式开始了。上了高中后,程同学成绩一直升升升,而且直冲到全年级前三名,而小雨君用尽了全力也只能保持在一百名左右浮动。后来的高考,程同学如愿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四年后顺利读完本科后成功到USA攻读硕士,毕业后又顺利拿到美国的Officr,接着就是拿着高薪(还是美元的)定居于美国,而悲催的小雨君却只考上了一个普通的院校,毕业后在一家普通的公司上班。

这到底是为什么,难道是小雨君还不够努力?直到今年年初一场同学聚会上小雨君才知道答案。聚会上,小雨君半开玩笑地说,“程同学,你到底施了什么魔法,在初三的时候竟然一鸣惊人,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程同学笑了笑说,“也没什么啊,我就是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阅读,不多,也就保持一星期一本书的速度吧。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听了程同学的解释,小雨君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问题出现在阅读上!上学的时候小雨君虽然很用功,但从来不喜欢阅读,一拿到书本不是犯困就是没兴趣,以至于现在还是这种状态。

为什么一个喜欢阅读的人和一个不喜欢阅读的人差别可以这样大?其实,阅读并不仅仅是积累知识那么简单,阅读还可以是打开孩子智慧大门的钥匙。


1、阅读能活跃脑细胞


喜欢阅读的孩子一般早慧,因为阅读能活跃脑细胞。人类的大脑犹如身体的肌肉用进废退,越吸收知识越思考,大脑越强壮。而缺乏阅读能力,将会阻碍和抑制大脑极其细微的连接性纤维的可塑性,使其不能顺利地保证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2、阅读能自动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据英国一项研究发现,阅读对孩子智力发展的影响力是高等教育的4倍。有阅读习惯的孩子的认知测试成绩普遍更高。因为阅读能自动提高孩子的单词量、拼读能力、写作水平,还能提高数学水平。


3、阅读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因为孩子阅读时会边看边想象,不仅需要眼睛、大脑同时进行,耳朵、手足等也会相应停止了运动,时间长了,孩子的专注力就能变得异常优秀。

此外,据说小时候阅读多的孩子后劲足,而且越到了社会上越会显示出阅读多的好处。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已俨然成为我们必备的一项生活技能。所以,重视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阅读这么重要,那我们的孩子需要读哪些书籍呢?阅读有课内和课外之分,课内阅读必不可少,课外阅读也不可或缺,但孩子绝大部分阅读是在课外完成的。而课外阅读不但有助于巩固课内阅读的成功,还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内阅读提供广阔的智力及认知背景,从而形成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阅读教学新局面。此外,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两者紧密集合起来,还能产生1+12不可估量大的协同作用,可谓是相得益彰。

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却对阅读敬而远之,就像小雨君一样,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有时候孩子不喜欢阅读,那可能是因为你没有给他准备一套他喜爱的书籍,而孩子理解能力差,那可能是因为他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




如果基于这样的原因,不妨给孩子准备这样一本与课本同步,又重视阅读能力培养和能力训练的语文专项教辅——《实验班语文同步提优阅读与训练》。她非常重视课内带动课外,精读带动博览的力量,整本图书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封闭到开放层层深入,在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的同时,还可以发挥课内与课外阅读文本的合力作用,促进学生情感视野与认知能力的同步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阅读倾向,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从而推动孩子更长远的发展。


撰文、编辑/蓦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