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离别曲》杂感

 绿叶发于春枝 2016-10-27
记得有句话,爱别离。我一直不知道,这是爱到深处,注定要分别。还是爱别了自己,就是离的必然?
  张小娴的文字,有小资的味道,而她小说的结构通常是,一个人物的内心独白,转为另一人物的内心独白。如此反复,从各个层面和角度,将一个人剖析得淋漓尽致。也从不同的角度,告诉读者,看,生活中你以为理所当然的事,在别人眼里或许将是最大的伤害。
  《离别曲》是首比较出名的古典音乐,相信喜欢西方古典乐的朋友们都知道。故事也就从这古典的味道里蔓延开来。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儿和一个有着幸福家庭女孩的故事。
  开篇而来的,是华丽的文字,描写一个有着吸雪茄爱好的女子,幽雅而美丽的教学生弹奏钢琴。这是个寂寞的女子,这样开篇便注定了本文的感情,哀伤、华丽而绝望。
  而故事的主线却不是这样,这样如花般灿烂而寂寞的女子,仅仅是作为引子,她引出了两个孩子,一个寂寞孤独不擅言语,一个活泼开朗充满热情。一个是失去双亲的男孩,一个是生活幸福的女孩。一个在一次比赛里得以夺魁,从此平步青云的到了国外就读,一个因为紧张而失去了继续演奏钢琴的机会,在不同的价值观下,男孩的舅舅欲将他养育成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起码有份稳定的收入,如他一般,邮递员,虽不骄傲但很实际。女孩的父母却将她送到国外,深造再深造,虽然父母最后终于离异,但是,母亲坚强的支撑着家庭,并没有给她带来很多的烦恼。
  由于老师的逝世,女孩寄了封信给远在国外的男孩,那时候的他正在一家餐馆里洗刷着碟子,用他曾经演奏过钢琴的手洗刷油污满是的碟子,他在油渍的围群上擦拭那双手,然后读到了信的内容。由此两个因小时候一次比赛而各奔东西的人,开始了另一次圆的交际。
  在葬礼上,男孩躲在门外听到了女孩的琴声,那是他久违而盼望的琴声,琴声幽远而忧伤,他自叹不如,羞愧的情绪使他躲了起来,而等女孩弹完,回头再看时,那一脸的落寞却是他不曾看到的。为了母亲,女孩留在了香港,并因为那次葬礼上的演奏而开始了新的生命之旅,她获得了一个音乐人的赏识,开始了做曲和演唱的生涯。而男孩在漫无边际的行走后,意外遇到了旧时同学,他为了陪同女友正发愁如何将自己的碟店送人。于是一拍而合,男孩留了下来,为那朋友管理四方小巧的碟店。故事在这里埋下伏笔,赠送他碟店的同学将在一年后回来。那么,且让我们看看这一年中,又会发生多少事情。世事无常,一年,不算长却也不算短,在另一次意外,女孩遇到了男孩。之后的故事,如同所有情感故事,只是这份情感,除了女孩对自己男朋友的歉疚外,还有另一个女子对男孩的爱和对女孩的嫉妒。故事总共涉及了五个主要人物。而这五个人,拥有着同样激烈的感情,却有着同样的痛苦。
  暗恋,被爱,和爱,都是很难的事情。在故事里,嫉妒源于爱,而最后,爱让他们伤害了彼此,是谁说的,爱情是把双刃剑,只要触碰到它,没有人会不受伤。是的,在这场爱情的战役里,真心相爱的两个人,却最终各奔东西。没有对与错,没有胜与负。这场追逐战,最后在死亡的笼罩下结束。
  “因为一个女人的死而回来,却因为另一个女人的死而离开。”男孩凄凉的想着,然后离开了这个有他心爱女子的城市。
  “因一个女人的死才回来,却因为另一个女人的死再次离开。”女孩听着自己新作的曲,没有勇气去送机,唯有以泪洗面,悼念那曾经的爱情。
  
  张小娴的书,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些残忍。她总是将笔下的人物搞得痛不欲生,唯一好的结局也就是《卖海豚的女孩》里,几年后,最终相爱走到一起。而死亡是她故事的大至线路。是不是这样凄凉的结局比较容易让人记住,从而刻骨铭心呢?
  爱情,不应该是如此凄凉和悲惨的。它应该是阳光灿烂的,思念一个人很幸福,有人思念也很幸福。不要把爱情想得太高,因为它的根是深深种植在物质社会里的,也不要把爱情想得很低,因为它灿烂的花朵是开在云层之上的。在辨别是与非的最后,人们才发现,世界是相对的,同样,爱情也是如此,相对的美丽,相对的凄凉,相对的甜蜜,相对的痛苦。要看人是如何把握。当希望高于现实,痛苦必然而来。然而,如果我们以平常心对待爱人,那么我们会发现另一种美丽。不要苛责他的某些习惯,不要抱怨他的收入,不要指桑骂槐的暗示她的身材,不要痛恨她偶尔的蛮不讲理。人都是情绪的生物,如果心如止水,那么一切激情也将不复存在。
  爱吧,因为它是美丽的,不要因为害怕而不敢前进。不要如同书中的主角,到了最后知道彼此相爱时,却不得不分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