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部叫做《秘密》的电影让“吸引力法则”风靡全球,这个法则的核心就是心里想着一件事,那么这个事就能实现!但是,很多人这样做了以后,还是很失望地发现:天天想着发财却没有发财,天天想着成功却没有成功,甚至有些人对这个法则产生了怀疑,认为这就是骗人的。
之所以这些人没有成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一个重要的条件,当满足这个条件时心想才能事成。
那么,这个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呢?今天浩然就能大家揭秘心想事成的核心秘密。
“吸引力法则”作为一个正式的术语提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人们运用各种学科来研究这一法则,并提出诸如“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你是你所想,而非你想你所是”等概念和口号来推广这一法则。

到了2006年,美国一家公司推出了一部纪录片——《秘密》,该片详尽述说了“吸引力法则”的原理及应用奇迹,堪称成功学、财富学和人生指导的经典之作。《秘密》面世后,迅速让“吸引力法则”风靡全球,随后发行的同名书籍,也成为了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现已发行30国语言,掀起了一股全球性的关注“吸引力法则”的热潮。 
那么,到底什么是“吸引力法则”呢?按照大众的解释就是指人的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例如你想拥有一个好工作,就每天在心里想着和渴望着这个事,那么好工作就会遇上你。 
为什么“吸引力法则”会有如此大的功效呢?因为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频率,这种频率会吸引同样的频率引发共振,从而将我们思维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们的面前。每重复思考这个想法或经常在脑海中想像它,那么这个带有磁性的频率就会持续不断地向外发射,从而就会把相似的东西吸引过来。 
西方的“吸引力法则”其实与儒家讲的“感召”、佛家讲的“一切万物唯心所现”都是相通的,也即你的“心态”决定着你的频率,你有什么样的心态(频率),就会接受(感召)来什么样的人、物、事情。 
虽然“吸引力法则”简单易行,但同样是应用这个法则,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成功,有些人却惨遭失败呢?
由此看来,心想事成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直接活在自己所期望的那个结果状态之中,也就是要将未来的梦想作为当下的现实活出来,这才是心想事成的重要前提条件,也就是本文刚开始说的那个“X”。

所以说,如果只是人云亦云地光喊口号,每天就躺在床上想着发财、想着成功、想着荣誉、想着拥有一切等等,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你首先没有专注力,没有在心中勾画出这种愿望已经达成的场景,并随时让自己天天沉浸在这个场景之中,接下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去积极奋斗,这样才能真正地把梦想变为现实。只有对于生病的人来说,因为需要静养,所以他只要想着自己的病已好,让自己活在已经获得痊愈并健康的状态中,那么就有可能战胜疾病,重获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