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长江大桥是否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

 nj200801 2016-10-28

南京长江大桥是否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



数据说话,南京长江大桥水面净空24米(水位最高时),你们猜猜水面以下还有多深?

嗯,江面宽度以公里计,水深没有几百米,几十米总有吧。错了,那是中上游才有的深度,比如说重庆北碚水文站最深处62米,湖北宜昌水文站最深处35米,湖南城陵矶26米。从这几个数据可以发现一个规律——越往下游,最大水深越小。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中学课本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如图,武汉以下的长江落差极小,流速降低,泥沙非常容易淤积,结果就是接近入海口的地方,水深反而迅速下降。

长江南京段历史洪水位追溯

那么,到底南京以下的长江有多深呢?

2011年数据:人工维护的核心航道只有10米深,规划目标是12.5米

长江口深水航道南北两侧可航水域开发

目前的深水航道情况是,“D6灯浮到D12灯浮”航道底宽400米,设标宽度550米;“D12灯浮到D47灯浮”航道底宽350米,设标宽度500米,维护水深10米。根据规划,深水航道三期工程治理完毕后,届时航道水深将达到12.5米,形成全长约50海里、航道底宽350~400米,设标宽度500~550米的双向航道。


截面图是这样的……(横向比例要放大到几十倍)

实际上,12.5米的规划水深也很不够用,已经有人提出起码要挖到15米-18米

但无论如何,以上数据说明,长江三角洲的航道水深长期以来不到10米。具体是多少呢?

长江各段平均水深及平均宽度

看到没,自然水深6米,整治后7米。三层小楼(不带地基)扔到江心,会形成一个显著的小岛;成年长颈鹿站在江底,可以露头正常呼吸。

(评论中 @常非
同学指出,严格说长江下游也有深水段,但平均水深实在是……很显然航道深度必须按最浅的地方算)

然后我们换算一下吨位,看看这个水深能容许什么级别的船舶通过

关于船舶“超吃水”管理问题的思考

大型船舶在人员配备、燃料消耗、运输效率等方面优势愈发明显,能够满足船舶运力需求。因此,长江航道上大吨位、深吃水船舶越来越多,3000吨及以上吨位、吃水5~7米的船舶非常普遍。


当然,吃水深度和吨位并非是完全的正比例关系,一般万吨轮有8米-9米的水深也凑合了。这在大海里不算什么,放到长江里……根本轮不到南京长江大桥来拦住它,长江口的泥沙就能搁浅。虽然在有南京长江大桥之前也有万吨轮开到中游的案例,但那是涨水期的冒险,并不是日常航运。对于1万吨以下的轮船来说,桅杆再高,也用不着24米、8层楼的空间。至少在21世纪清理长江深水航道之前,南京长江大桥并不是航运的障碍。

南京幕府山俯瞰长江,的确很难想象这里的自然深度只有七八米

以上说的都是20世纪旧事,现在既然12.5米的深水航道开工,南京长江大桥的确开始是个麻烦了:

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开工

2015年6月29日,被称为“长江深水高速”的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掀开新篇章。


工程建成后,5万吨级海轮可以从长江口直达南京港,10万吨级及以上海轮也可减载乘潮抵达。


用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徐成光的话说,“长江南通至南京段,是深水航道贯通技术最为复杂的航道,但也是含金量最高的航道。”


但是……2015年开工,就算2016年完工,距离1967年南京长江大桥合拢也有49年了啊,距离确定设计方案更是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你怎么能要求新中国的第一代工程师考虑那么远呢?毕竟长江深水航道项目是一个比南京长江大桥要大十几倍的工程。

就算考虑到了未来的发展,以当时的国力,把大桥升高十几米,引桥增加几千米,消耗的资源又要耽误多少经济发展速度?如果每个工程都要求做到最好,基础设施建设就啥都没法干了,可以说所有重大工程都是长期意义上的“临时性工程”。2001年竣工的小浪底工程投资几百亿,拦沙设计年限也只有20-50年。60年代设计长江大桥的时候,为了省下长江引桥的一点点钢筋,工程人员绞尽脑汁做了优化方案。我之前的答案专门谈过这个问题:

少慢差费的南京长江大桥高填土方案是怎么回事? - 马前卒的回答

当时如果把大桥再抬高十几米,引桥增加上千米,这一番优化方案省下的钢筋又要赔进几倍去。

总而言之,南京长江大桥的24米通航高度,今天看来可能有所不足,但考虑到设计时间距今超过50年,还是一个比较恰当的选择。今天在一片“南京长江大桥误事”的喧嚣中,也有人冷静地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只是很多人听不进去):

专家称南京长江大桥水深不够才是航道真正瓶颈

这位专家介绍:其实建桥与航运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矛盾,长江大桥的兴建基本上都会“通了南北、阻了东西”,但在现有的大桥净空条件下,万吨级以上的海轮要在长江通行,关键还要看水深。


这名专家说,“目前南京至芜湖的水位只有6至7米,就算没有南京长江大桥,最多也只能保证3万吨级的空载海轮到达芜湖,但空载的话就算能够通行也没有意义;芜湖至武汉之间水深条件可以通行万吨级船队,但单船不行,武汉以上根本无所谓,水深无法适合万吨级以上的海轮。”


此外,我之前另一个答案也提到了南京以下江面较浅,并不像看起来那样适合通航巨轮的问题:

历史上有哪些当时看起来在下很大盘棋,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的事? - 马前卒的回答

长江就是这样的狭窄水道。镇江以下,大约有200公里的江面不超过3公里宽,几乎不存在岸边火炮射程外的安全带。更何况近代以前主航道水深只有6-7米,和风帆战舰的吃水深度相去不远,重型炮舰必须沿着江心几百米宽的航道前进,稍微转弯就会搁浅。这对帆船来说是个大难题——逆风和无风的时候,帆船在狭窄的航道上如何获得动力?(外海如何逆风航行是中学物理题,这里不再赘述)


查长江入海要口以鹅鼻嘴为第一门户,  山势陡险,突起江中,江水直趋,傍山而下,江面深洪甚窄。  自江口以至京口,绵延数百里,望之虽汪洋无际,其实水浇滩高,沙线缕结,或南或北,曲折纡回,虽生长江滨之沙渔等船亦往往搁浅,视为畏途。鉴按稽地图,旁参舆论,博访熟识水性之渔户,咸以为该逆大船断难飞渡,火轮杉板等船虽可窜人,亦不敢远离大船巢穴。

伏查长江距海六百余里,节节俱有浅滩,礁沙缕结,其深洪仅止一线,曲折迂回。又有鹅鼻嘴、圃山关、焦山、象山等隘,重重锁钥。设有防兵,该兵断不敢舍其大船巢穴,舢板小船越六百里沙礁重地,深入扰我

《鸦片战争档案史料》


鸦片战争时期,英军最重的炮舰也就是一两千吨,尚且被清朝军官认定为无法深入长江(不是绝对无法前进,但靠风帆曲折上行不可能),可见长江航道有多浅。长江大桥建于新中国成立后不到20年,水文条件和鸦片战争时期相比并无明显改善,能在50年内保证交通,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苛求60年代初的设计师考虑2016年才竣工的深水航道,就好比问创业者为啥不买一栋办公楼节约房租,都是不考虑具体历史条件的想法。


南京长江大桥是否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  

http://m.sanwen8.cn/p/2c42UfP.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南京长江大桥是否阻碍了长江航运的发展?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0/601994570.aspx


1968年9月30日,大桥建设者和南京市军民举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车(资料照片) 

 
南京长江大桥年画/宣传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