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开吸引力法则的神秘面纱

 真善情 2016-10-28

序言 

无论是现代医学、哲学,还是量子物理学等领域,都已证实吸引法则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发现,一旦了解了这个“秘密”(即吸引力法则),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不论你是老是幼,是男人还是女人,你想要得到什么东西,只要运用这个法则,都能够实现!据闻赫赫有名的大富豪比尔·盖茨便是得知了有关“吸引力法则”的知识后,从哈佛大学休学去追逐梦想。事实上,世上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实现梦想。与吸引力法则比起来,年龄、学历、家世背景,统统不是问题!

无论你了解,或是不了解吸引力法则,它都客观地存在于宇宙之中;无论你出身背景、贫富贵贱、高矮胖瘦、男女老少、种族国籍,也无论你是承认,或是不承认吸引力法则,你都在时时刻刻受着它的影响。吸引力法则不间断地运作着,永不停息,绝不偏颇。就如同重力法则一样,每个人都毫无例外地受其影响。

吸引力法则的原理是你心里面想什么、感觉什么,就会把什么吸引过来,而不论是好的或是坏的,也不管你是否听过它。这就是吸引力法则。说得更形象一些,即把自己视作一块磁铁,如果你是悲观、负面的磁铁,就会吸引不好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会发现生活真是糟糕透顶——工作不顺利、恋情不顺利、生活不如意,到处都饱受伤害,充满无奈。相反,如果你是乐观的、正面的磁铁,那你将吸引更多的好事,喜笑颜开地度过每一天。

作为宇宙中的一员,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要做的就是了解并运用它,进而养成习惯,在生活中对于不想要的,别去专注它,也别去研究讨论它,尽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想要的东西上。根据吸引力法则,它将会带来相关的人、事、物,以协助我们的愿望成真!事实上,只要稍微留意,我们便会发现吸引力法则的反面效应屡见不鲜。

是不是常常在天气寒冷时,抱怨道:“天儿可真冷啊,冻死我了,我衣服穿得太薄了,一定会感冒的!”结果你真的出现感冒的症状了!

开车外出的路上,左眼皮因为疲劳跳动了几下,你开始想:“完了,俗话说'左眼跳灾,右眼跳财’,我八成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没过多久,你果真倒霉了。或者是闯了红灯被交警开罚单,或者是心神恍惚地差点追尾,或者是撞到行人,等等。

刚才不小心说错了话,那个客户一定很不高兴,这笔买卖八成不会成交了!结果你就真的“如愿以偿”了!

最近听到同事抱怨连续加班,导致腰酸背痛。问你感觉如何?于是,过了没多长时间,你也开始感觉腰酸背痛起来。

诸如此类的语句,一直在日常生活中反复听人提起。这些人不断地暗示自己的潜意识,等到潜意识接受了,就很难改变了,因为潜意识已经认定你就是“天冷就会感冒”,“左眼跳灾”,“买卖搞砸了”,“身体不健康”……然后就觉得自己很惨,殊不知那是自己吸引来的。记住,负面的想法,只会吸引更多不顺利的状况!

所以,从即刻起,每个时间、场合,留意自己的想法,尽可能地想一些令人愉悦的好事吧!比如说:“我真是有气质、身体健康、工作快乐、体能强壮、爱情幸福、婚姻美满!”诚如《秘密》一书所言——有一句肯定语,能包含人类所有愿望,还能为所有事物带来和谐的条件,那就是:“我完整、完美、强壮、有力量、充满爱、和谐又快乐。”时时刻刻都这样想,这样说,你的潜意识就会逐渐接受它们,结果就是我们真的成为了那样的人!

当深入了解吸引力法则,就好比是抓到了阿拉丁神灯,不管你想什么、要什么,只要是你真正想实现的梦想,都必将一一成真。这就是所谓的“美梦成真”,“心想事成”。伴随着你对吸引力法则的深入了解,“美梦成真”,“心想事成”将不再只是个问候语,也不是所谓的痴人说梦,而是确切存在于宇宙间的关于拥有成功、财富、健康、快乐的秘密所在。

吸引力法则,又称“秘密”、“心想事成的法则”、“美梦成真的秘密”,它是实现你美好愿望的利器。命运的好坏,无关于你的生辰八字,无关于你的姓与名,无关于你学历的高与低,无关于你容貌的美与丑,也无关于你身材的高与矮。当你了解吸引力法则并合理地运用它后,你,一定能够达到任何想实现的目标,演绎出辉煌灿烂的人生轨迹!

第一篇 吸引力法则——汇聚宇宙能量,开启成功之门

1  吸引力法则:改变命运的心想事成法则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吸引力为基础的宇宙中

你是否知道,生活在这个宇宙中的人们都受一个威力无比的自然力量的支配,都被同一个规律指导着。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是如此精确,以至于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规律解决一切困难,成功地建造出宇宙飞船,还可以把人送往月球,甚至可以把着陆的时间精确到秒的几分之一。不论你是在法兰克福、马尔代夫、洛杉矶,还是在斯德哥尔摩或迪拜,或者多伦多、大阪、东京,都受同一种力量支配,同一个法则支配。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又称吸引力定律,是一种我们看不见的能量,一直引导着整个宇宙规律性的运转,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地球才能够在46亿年的时间里保持着运转的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状态;也正是因为它的作用,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中,数以亿计的星球,都能相安无事地停留在各自的轨道上安分地运行,这样一种能量引导着宇宙中的每一样事物,也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人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再如,弗洛伊德引用的发生在他朋友布列尔身上的事情。话说布列尔与太太在一家餐厅吃饭。在交谈中,他忽然停下刚才的话头,说了一句无关的话:“不知道饶医师在匹兹堡干得如何?”他太太惊讶地说:“几秒钟前我也正在想同样的事哪!”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吸引力法则,人与人的大脑之间存在着一种脑电波之类的东西,互相有吸引力。当你想到那人时,那人的脑电波接收到后,便会不请自到。

我们生活在一个以吸引力为基础的宇宙中。这个宇宙中的每件东西都和吸引力有关。不管你是否相信它或是否理解吸引力法则,它永远都是在客观地起作用的。不论什么时候,不论对什么人,都是如此。

生活中所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我们自己吸引来的,是我们头脑中所想象的图像吸引来的。那些事情都是我们的思想导致的。不管我们头脑中想什么,我们都会把它们吸引过来。作为一个人,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持续地思考我们想要的东西,搞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从这一点起,我们就可以开始召唤宇宙中最伟大的法则之一,即吸引力法则了。

假设你躺在床上,想着如山一般的债务,并感到心情很糟糕时,你就会把这些信号发射到宇宙中。“唉!我这么多的债务,真是烦透了!”注意,如果你这样想象自己的处境,只能是不断地向你自己强调这种糟糕的状况,这种感觉将充盈你的整个身心,最终你会发现更多的烦恼发生在你身上了。这一情形便是吸引力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启示我们,当看到不想要的东西,并在思想中排斥它时,我们并没有把它推开。相反,我们激活了一个关于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的思想,而吸引力法则就会把这个我们不喜欢的东西吸引到身边来。当看到想要的东西,并从心底里接受它,我们就激活了一个思想,吸引力法则就会响应我们的这个思想。总之,不管你是在回忆过去,或思考现实,或憧憬未来,你都是在激活一种思想,而那个宇宙中最具威力的吸引力法则,就会响应你的思想。

你想鹤立鸡群吗?你想一飞冲天吗?当然想!那就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吧!这样你才会把那些积极的人、正面的事情和好的环境吸引到身边来,从而为你的成功铺路。就算是遭遇困厄,也不要对未来感到消极、恼怒,否则,就会把那些消极的、爱生气的人和消极的、恼怒的环境吸引到身边来,最终收获一个如阴霾天气般的结局。

吸引力法则是一种自然界的科学法则

吸引力法则并不是一个幻想的词语或者新出现的魔法,它是一种自然界的科学法则。众所周知,任何一个人,无论是仁慈的好人还是十恶不赦的坏蛋,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女人还是男人,只要从高处跳下,最终肯定会落到地面上。稍微懂点物理常识的人都清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重力的作用。重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吸引力法则亦如此。

尽管吸引力法则的原则已经为大多数有志于理解其意义的人们所接受,但还是有必要澄清一点。吸引力法则与任何神秘的力量、奇特的迷信或者玄奥的“科学”均毫无联系,也不需要人们穿上怪异的服饰,或举行神秘的仪式,或摆放出一些特制的道具等来感受它的效果和力量。当然,也不需要用金字塔来装饰房间,或用香熏让房间烟雾缭绕,或睡在放有石英石的枕头上,或使用任何手镯、项链或者其他什么磁性首饰。

在我们的身体当中,时时刻刻都蕴涵着一股神奇的力量,足可以让我们吸引来自身成功需要的一切。这便是神奇的吸引力法则。吸引力法则的存在,就像地心引力或万有引力的存在,在牛顿发现并将之形成理论前,就已经存在亿万年了。它并不因我们知道不知道这个概念而存在。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吸引力法则的作用。吸引好的东西的光顾,或者吸引不好的东西降临。我们身上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吸引而来的。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帮助我们说明吸引力法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

这个故事发生在几年前的一天。这天彻底改变了主人公的命运。他因驾机坠毁完全瘫痪在医院里。他的脊髓被撞坏,第一和第二颈椎折断。口腔吞反射彻底被破坏,甚至无法饮水。他的横隔膜被破坏,不能呼吸,能做的,只是眨眼睛。医生说,他将是一个植物人,除了眨眼睛的动作外,他一辈子什么也做不了。但是故事的主人公认为,医生们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想法。他想象着自己重新成为一个正常人,自己走出医院。在医院里,他带着呼吸器,因为医生说他永远不可能再自主呼吸。但有一个细小的声音一直在对他说,“深呼吸,深呼吸”,最终他可以不用呼吸器了。医生们没有办法解释这个现象。在整个过程中,他不能允许任何东西进入他的意识干扰他想象中的目标。他的目标是:在圣诞节走出医院。他的目标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实现了。很多人都说这是不可能的。通过这样的经历,他用六个字总结出一个人在他一生当中能够做什么:“你成为你想的”。

任何事情的背后都存在着永恒的宇宙法则,我们人类只是这种法则作用的结果。即使你不能理解上述道理,也没有必要冷若冰霜地拒之于门外。这种情景就好比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懂电流的工作原理,却依然能够享受到电带给我们的益处。比如,我们可以用电来照明、烧水、取暖等。

下面是世界一些名人对于吸引力法则的说法,或许有助于你更好地参透这种宇宙间最具威力的法则。

凯瑟琳·庞德这样描述吸引力法则:“你的思想、感觉、心像和言语所散发出来的一切,都会吸引到你的生命中来。”

布莱恩·崔西这样描述吸引力法则:“你是一个活磁铁。你在生命中会吸引与你'主要思想’相一致的人和情境。你意识中所想的会出现在经验中。

杰瑞与艾斯特·西克斯这样描述吸引力法则:“同类相吸。”

同类相吸,是宇宙中一个重要的定律,也是我们对吸引力法则最简单明了的认识,把自己想象成一块磁铁,利用它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你脑中出现了某个思想,它就会把其他同类想法吸引过来。它孕育着你的思想,影响着你的整个生命。这一无上的法则,正是透过你的思想来运行的,而让这一法则起作用的,只有你自己的思想。

在管理心理学中,吸引力是指能引导人们沿着一定方向前进的力量。当人们对组织目标或可能得到的东西有相当的兴趣和爱好时,这些东西就会形成对人们的吸引力。这种力量一旦形成就会吸引人们不断地向目标推进。管理中组织设置的目标以及表扬、奖励、奖金、荣誉、职务晋升等都是一种吸引力。

吸引力法则的秘密等于心想事成的秘密

古今中外,不胜枚举的事例说明,我们会成为自己心里想的最多的那种人,也会拥有自己心里想的最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看到”某物,最会拥有自己心里想的最多的东西。如果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头脑中“看到”某物,最终“得到”某物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对于这一点,很多人也许会随声附和:“嗯,是这样的!”(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不过,令很多人疑惑的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在这一现象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玄机?其实,这一现象并不神秘。看完下面的解释,你就恍然大悟了。

现代量子力学表明,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能量组合而成的,而能量就是一种振动频率,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振动频率,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不同事物的面貌,无论是像板凳、沙发等有形的物体,还是思想、情绪等无形的东西,都是由不同振动频率的能量组成的。振动频率相同的事物,会互相吸引并诱发共鸣。举个例子,一排音叉,当你击打其中一个,音叉发出清脆的乐声,不一会儿,其他的音叉也会发出乐声,它们的声音会互相应和,发生共鸣,甚至越来越大声。

事实上,“同频共振,同质相吸”正是吸引力法则的精髓。因为一切的本质都是振动,所以一定有着自己的频率。同样频率的东西会共振,形成和鸣。和鸣的部分形成同质性,而同质的东西会因为互相吸引而走在一起。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讲的其实就是吸引力法则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我们身处宇宙之中,是有脑电波的。我们的意念和思想也是有能量和频率的,而且每种思想都有一个频率。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如果你反复思考一个想法,或经常在脑海中想象它,比如,想象已经拥有某个职位,或已经拥有所需要的财富,或正在创业,或找到了值得托付一生的爱人……只要你在脑海中想象它们的样子,你就会持续地发射相应的频率。思想不断地发射这种带有磁性的信号,这个信号就会把相似的东西吸引回来。

曾有一个著名电影制片人的艺术导演,在他家的每个角落,都摆放着美丽女人的画像,一个身穿纺纱的裸女,做着这样的姿势,好像在说:“我不想看你,我看不到你。”一次,他一位朋友来到他家,朋友对他说:“我想你在爱情方面有些问题。”“难道你是透视眼的通灵人?”“我不是,但你看,你在各处都放有这个女人的画像。”“但我喜欢这样的画像,这是我自己画的。”朋友告诉他:“若是如此,那更糟糕,因为你投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你看,这是一个外表英俊的男人,他的身边总是有很多女演员。因为他就是干这个工作的,但他没有爱情生活。朋友对他说:“你想要什么?”“嗯,我想一星期跟三个女人约会。”“那好,你就画一个你自己和三个女人的画像并且每个角落都要挂上这幅画。”六个月后,朋友再一次遇到他,问他:“你的爱情生活怎样了呢?”“太棒了!她们主动打了电话和我约会。”“因为这就是你的愿望呀。”“我现在每星期大约有三个约会,她们还为我争风吃醋。”“真有你的!”“但我想稳定下来,我想结婚,也想要浪漫。”“好,那你就画出来。”于是他画了一个代表美丽浪漫关系的画。一年以后,他结婚了,而且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

这位艺术导演为什么在爱情和婚姻的道路上心想事成了呢?因为他发出了另一个愿望,他有这个愿望已经好几年了。但他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因为他的外在层面即他的房子的画一直都和他的愿望背道而驰。因此,如果你知道这个道理,你就可以开始利用它。记住,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所以,你将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这就是吸引力法则!

吸引力法则的秘密等于心想事成的秘密。美国著名新思想运动创始人之一、成功学作家华莱士·沃特尔斯认为,吸引力法则是一种自然法则。它是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接收你的思想,然后以生命体验的方式,把这些思想回放给你。假若你以积极的姿态行走人世,那么,你将品尝到“心想事成”的甜蜜,否则,品尝到的只是苦涩。

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三个建筑工人的故事:

在烈日炎炎下,三个建筑工人挥汗如雨地工作。这时,一个人走前问道:“你们在做什么?”甲工人回答道:“我在砌砖。”乙工人回答道:“我在砌一堵墙。”丙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盖一座美丽的大厦。”10年后,甲工人成了熟练的砖瓦工,乙工人成了一名建筑工头,而唯有丙工人,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了一名身价过亿的房地产巨子。

是的,相同的境遇,想法各有不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思维方式的差别,将使命运产生巨大的反差。人生就如此简单。你拥有怎样的思维方式,也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人的大脑堪比宇宙间最强大的“磁铁”,会发射出比任何东西都还要强的吸引力。它在发挥作用时,不仅所有美好的事物会被吸引过来,那些不太美好甚至丑恶、有害的事物也会被吸引过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的是,对世界发出积极的呼唤,把和你的思维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吸引”过来。靠什么吸引过来呢?靠你心中所持的“心理意象”,即心中所想——不论你心中想的是什么,只要你的心你心中所持的“心理意象”,即心中所想——不论你心中想的是什么,只要你的心智运转起来,你就会把它们吸引过来!

运用吸引力法则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前所述,吸引力法则的秘密等于心想事成的秘密。因此,我们要学会运用吸引力法则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到达“心想事成”的境界。不过,“心想事成”并非没有条件。除了不停地将你想要拥有的默念于心,还要积极地展开行动。

伟大的“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在年少时学了电的基本原理。他意识到,这种奇妙的能量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用途。爱迪生注视着当时人们所用的蜡烛和汽灯,他觉得它们实在是太不方便了。于是,他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要用电给灯泡供应能量,使其远远先进于当时已存在的任何照明方式。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这个想法一直牢固地存在于爱迪生的脑海中。他做了一个玻璃灯泡,然后试了一种又一种的材料,试图找到一种可以燃烧很长时间的,但是始终未能如愿。他先后尝试了数千种不同的材料,虽然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但是凭借对自己想法的坚持和执著,他最终找到了理想的灯丝材料。其他发明或发现的产生过程也几乎都与此经历相似。

几乎所有伟人在他成名之前都相信自己将会影响这个世界,至少是他所在的世界。他相信自己在生命舞台上演绎的是主角而不是配角的戏份儿。或许对于周围的人而言,他的这种想法过于疯狂,以至于人们都认为他是异想天开。但是,事实证明,当你坚持一个想法进入到近乎疯狂的状态时,成功往往就会降临到你头上来。只有相信你的意识,你才会吸引成功所需的条件。那些一直鼠目寸光、斤斤计较得失的人,是难以做出影响世界之举的。事实上,这也是吸引力发挥作用的表现。

1932年经济大萧条期间,一个年轻人从某大学毕业,获得了社会科学的学位。关于自己未来的生活,他没有得到任何的指导,也没有什么自己的想法。他的困境总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那个年头的工作岗位极度稀缺。年轻人开始等待,希望有什么好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同时,为了挣钱养活自己,他整个夏天都在一家当地的游泳池干着救生员的工作。

一位经常带孩子来游泳的父亲对年轻人十分友好,并对他的未来产生了兴趣。他鼓励年轻人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看看究竟最想做什么。年轻人听从了他的建议,在随后的几天中,他开始检讨自己。最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最想成为一名电台播音员。

年轻人告诉了这位长者他的志向,这位长者鼓励他采取必要的行动,使梦想成真。随后,他走遍了伊利诺斯州和爱荷华州,努力使自己进入广播行业。终于,他在爱荷华州的达文波特市停住了流浪的脚步,成为了一家电台的体育播音员。“终于找到了工作,这多美好呀,”后来这个年轻人坦率地说道,“不过,更有意义的是,我知道了应该去行动这个道理。”

这个年轻人叫罗纳德·里根,后来他成为了美国第四十任总统。

成功人士总是有意无意地运用吸引力法则吸引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每个人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再加上行动和努力,并坚持到最后,其所思所想的就会变成现实。

“吸引力法则”被西方人称之为惊天秘密,而且声称:过去知道这个秘密的,竟然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埃默森、爱迪生、爱因斯坦。了解这个秘密,就没有做不到的事。再次强调指出,不论你是谁,你想要什么,只要通过这个秘密你就能实现梦想!

2 生命的巨轮自然循环,寻访奇迹的开端

你的愿望将为生命之流注入活水

每个想法都在振动、都会放射信号并吸引频率兼容的信号。这种现象,称为吸引力法则。按照吸引力法则,同构型者相吸引。因此,你可以将此一强大的吸引力法则看作是一个“宇宙的经理人”,在他的眼里,所有相似的想法都会形成共振。

生活在这个宇宙中的每一个人,毫无疑问,都有自己独特的禀性和天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实现人生价值的切入点。一旦生活驱使一个人的心中萌发了一个新的想法或愿望,那么它就会在自然的力量和吸引力法则的召唤下慢慢成为现实。

上述情景就好比是从山顶滚落的石块,从滚落的瞬间起,就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和帮助,自然而然地滚到山脚。你的每一个愿望,无论大小,都能为生命之流注入活水,而你只需要顺流而下,按照自己的禀赋发展自己,不断地超越心灵的羁绊,向着更高的愿望进发,那么你就不会忽略自己生命中的太阳,而湮没在别人的光辉中。

很久以前,曾经有三只小鸟,它们一起出生,一起长大,等到羽翼丰满的时候,一起寻找成家立业的地方。

它们飞过了很多高山、河流和丛林,飞到一座小山上。一只小鸟落到一棵树上说:“这里真好,真高。你们看,那成群的鸡鸭牛羊,甚至大名鼎鼎的千里马都在羡慕地向我仰望呢。能够生活在这里,我们应该满足了。”它决定在这里停留,不再往前飞了。

另外两只小鸟却失望地摇了摇头说:“你既然满足,就留在这里吧,我们还想到更高的地方去看看。”

这两只小鸟继续飞行,它们的翅膀变得更强壮了,终于飞到了五彩斑斓的云彩里。其中一只陶醉了,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起来,它沾沾自喜地说:“我不想再飞了,这辈子能飞上云端,便是最大的成就了,你不觉得已经十分了不起了吗?”

另一只鸟很难过地说:“不,我坚信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遗憾的是,现在我只能独自去追求了。”

说完,它振翅翱翔,向着云霄,向着太阳,执著地飞去……

最终,落在树上的小鸟成了麻雀,留在云端的成了大雁,飞向太阳的成了雄鹰。

麻雀、大雁和雄鹰,它们的命运为什么不同呢?一个很明确的答案就是:它们各自的愿望不同。麻雀满足于树梢,所以它的世界只有几丈之高;大雁满足于云层,所以它永远都飞不出层层云雾的缠绕;雄鹰则不懈追求,力求最高,所以它的世界扩展到了宇宙。三只小鸟对于生命图景有着不同的欲求,所以最终的命运也有所差别。现在,扪心自问一下:“三只鸟的命运,我属于哪一只鸟呢?我又期待什么样的生命图景呢?”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的生命是一股思想的能量。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你,不断萌生新的欲求,那么,在吸引力法则作用下感应到召唤后,将帮助你达成所愿。不要杞人忧天地担心自己不能实践吸引力法则。要知道,吸引力法则是完全不需要实践的,也不能实践,这个法则早已存在于宇宙万物的运行之中。犹如万有引力法则不需要实践一样,地球上所有的事物都遵循万有引力法则,无时无刻不在“实践”它。吸引力法则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使你无视该法则的存在,它也会回应你,实现你的愿望。

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比别人的愿望多一些,努力付出的多一些,以便吸引来更多的东西,进而推动生命的巨轮不断前行。

不相信奇迹就不可能有奇迹发生

我们要相信奇迹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只有相信并时时关注,思想才会把实现这个奇迹的条件吸引到我们周围,我们才会创造奇迹。细观那些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在他们突破别人或者自己的纪录创造奇迹之前,总是先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也就是说,相信奇迹,才会创造奇迹!

美国的一家报纸上登了这么一则广告:“一美元购买一辆豪华轿车。”哈利看到这则广告时半信半疑:“今天不是愚人节啊!”但是,他还是揣着一美元,按着报纸上提供的地址找了去。在一栋非常漂亮的别墅前面,哈利敲开了门。一位高贵的少妇为他打开门,问明来意后,少妇把哈利领到车库,指着一辆崭新的豪华轿车说:“喏,就是它了。”

哈利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是坏车。”他说:“太太,我可以试试车吗?”“当然可以!”于是哈利开着车兜了一圈,一切正常。“这辆车不是赃物吧?”哈利要求验看车照,少妇拿给他看了。于是哈利付了一美元。当他开车要离开的时候,仍百思不得其解。他说:“太太,您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少妇叹了一口气,说:“唉,实话跟您说吧,这是我丈夫的遗物。他把所有的遗产都留给了我,只有这辆轿车,是属于他那个情妇的。但是,他在遗嘱里把这辆车的转卖权交给了我,所卖的款项交给他的情妇——于是,我决定卖掉它,一美元即可。哈利恍然大悟,他开着轿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路上,哈利碰到了他的朋友汤姆。汤姆好奇地问起轿车的来历。等哈利说完,汤姆一下子瘫倒在了地上:“啊,上帝,一周前我就看到这则广告了!”

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那些连奇迹都不敢相信的人,怎么能获得奇迹呢?我们承认,的确有很多奇迹让我们难以置信,但它还不是照样在人类社会中发生了吗?比如,以前人们认为信息必须依靠良驹、驿站等来传递,而现在一个电话、一封邮件,甚至一个手机短信就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匹千里马的速度;以前人们认为登上月球是做白日梦,但是这个事情已经被人类实现了;以前人们会觉得到外国旅游需要花费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几个月、几年甚至是一生,但是现在只要短短数个小小时的飞行,你就很容易落脚于异国的疆土上。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一个生命奇迹的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只要心存希望,就会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有希望之处,生命就生生不息。不相信奇迹的人,就不可能吸引来奇迹的发生。相信奇迹,是对人生的完美诠释。当我们以创造奇迹的心情创造生活时,我们的笑容会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幸福而辉煌。

值得一提的是,奇迹并不是特意为我们发生的,它通常是以两种方式发生:第一种方式是面对生命中的挑战时,我们屹立于它之上,使自己成为英雄。第二种体验奇迹的方式就更加微妙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更加难以琢磨了,它只有在我们敞开心怀的时候,才会走进我们的生命。哪怕身处沙漠,哪怕脚下荆棘遍地,只要我开心怀的时候,才会走进我们的生命。哪怕身处沙漠,哪怕脚下荆棘遍地,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有希望,我们就会轻松自如,健步如飞。绝处总能逢生,否极总能泰来。相信奇迹总会在某天不期而至。

吸引力法则促成生命循环不息

美国的查尔斯·哈尼尔指出,生命就是成长,成长即是变化。每七年的一个周期把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循环。第一个七年是婴儿期。第二个七年是少年期,意味着个体责任的开端。第三个七年意味着青春期。第四个七年标志着全面成长的完成。第五个七年则属于建设期,这个时期的人们会拥有财富、家庭和孩子。接下来,从35~42岁,则进入反应和变化期,接着依次是重建、调整和恢复期,以便准备新一轮的七年期,这个周期从50岁开始。

吸引力法则最终会导致生命出现一个平衡的状态,通过分散方式进行的运动数量意味着一定具有相同数量的通过聚合方式进行的运动,甚至一定是相同的运动。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拿臼齿的形成和分子的形成为例。经由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能增强我们关于整个恒星系局部演化和消解的概念,另一方面也能增强还不怎么明确的总体演化和消解的概念。

意大利的乔尔丹诺·布鲁诺由于发表了以下言论,以至于1600年在罗马被活活烧死。事实上,他的这段言论恰恰揭示了生命的循环不息。这段言论是:

“那被播下的种子首先变成青草、麦穗,然后成为面包、富有营养的汁液、血液、动物、精子、胚胎、人类、尸体,接着再一次成为泥土、石头或其他无机物,等等。因此,我们认识到由于变化而产生的各种事物,它们在本质上还是一种事物,而且是相同的。”

只要我们稍加观察便会发现,消解与再生、毁坏与更新在无穷无尽的循环圈内随处可见。在我们所吃的馒头米饭里,在我们呼出吸入的气体里……我们也从曾经构成我们祖先躯体的物质里吸收养料。而且我们自身每天都给外部世界提供一部分组成我们躯体的物质,我们也会很快地从我们的邻人提供的相类似的物质那里取回。

美国的埃斯特·希克斯和杰瑞·希克斯夫妇被誉为吸引力法则最权威宗师。他们指出,如果你能静下心来好好思索下面这些概念,将它们结合到自我的思维模式中,成为生命的基石,你就能实现你初生时的梦想,生活得幸福而快乐。

出生以前,你本源的思想能量开始寻找栖居的肉身。

出生以前,你本源的思想创造了“你”的现实概念。

吸引力法则在感应到这一召唤之后,助你塑造自己的肉身。

在这个概念中,你不断想要扩展自己的人生。

吸引力法则感应到这些欲求,帮助你一一实现它们。

现在,你又有一个新的想法从脑袋中冒出。

吸引力法则回应这个想法,创造了生命循环不息的动力。

那个因吸引力法则的回应所产生的动力就是生命之流。

只要明白生命永恒不息的道理,永无止境的生命扩展概念就变得容易理解,就会努力在现实世界中活出精彩。当你回想起内在的自己,它会时刻对生活中的你激发萌生愿望,那么你就能感受到生命之流的巨大推动力。在紧急情况中,特别当死亡的大门即将开启时,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澳大利亚昆斯兰省图屋姆巴市的拉尔夫·魏卜纳的情况就是这样。

那是午夜130分,在医院的一间小屋里,两位女护士正在拉尔夫身旁守夜。在头天下午4点半钟时,一个紧急电话打到他的家里,要他的家人赶到医院来。当他们到了拉尔夫的床边时,他已处于昏迷状态,他的心脏病严重发作了。一家人都待在外面走廊上,每个人都呈现出焦急的样子,有的在担心,有的在祈祷。

在灯光暗淡的病房里,两位女护士忙碌地工作着——每人抓住拉尔夫的一只手腕,力图摸到脉搏的跳动。因为拉尔夫在整整6个小时内都未能脱离昏迷状态,医生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然后离开了这个病房。

拉尔夫丝毫不能动弹,然而,他能听到护士们的声音。在昏迷状态的某些时间里,他能相当清楚地思考。他听到一位护士紧张地说:

“他停止呼吸了!你能摸到脉搏的跳动吗?”

回答是:“不能。”

他一再听到这些问答:“现在你能摸到脉搏跳动吗?”“不能。”

“我很好,”他想,“但我必须告诉他们,无论如何我必须告诉他们。”

同时他对护士们这种近于愚蠢的亲切又觉得很有趣。他不断地想:“我的身体状况非常良好,并非即将死亡。但是,我怎么能告诉他们这一点呢?”

于是他想起了他所学过的自我激励的语句:“如果相信你能够做这件事,你就能完成它。”他试图睁开眼睛,但失败了。他的眼睑不听他的命令。事实上,他什么也感觉不到。然而他努力地睁开双眼,直到最后听到这句话:“我看见一只眼睛在动——他仍然活着!”

“我并不感到害怕,”拉尔夫后来说,“我仍然认为那是多么有趣啊!有一位护士不停地向我叫道:'魏卜纳先生,你在那里吗?……’对这个问题我要以闪动我的眼睑来作答,告诉她们我很好——我仍然在世。”这样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后,拉尔夫通过不断努力睁开一只眼睛,接着又睁开另一只眼睛。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诸如:亲人不幸死亡、朋友分手、身患重病……你一定要注意,这一切对你都不重要,对你都不会构成致命的创伤。最致命的创伤来自我们心灵深处,是我们的心灵导致我们绝望。当你明白,吸引力法则以创世之初的力量来回应你的想法,那么,你对生命之流的动力将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顺应你的天性,探寻生命的喜悦

吸引力法则的工作原理,很像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你的频率必须和你希望接收的频率相匹配。你不能将收音机调到调频87.5却希望收到调频为110.7广播电台的节目。你的能量必须与发送者的能量频率同步或者相匹配。因此,必须将你的振动调整到一个积极的频率上,你才能吸引积极的能量回应于你。

所以,我们说如果你想获取更多的快乐和成功,你就必须让自己的生活节奏与宇宙的自然节拍保持协调,并且与吸引力法则保持一致。你要让自己生活在更加感恩,更加平和,更高自我觉知的状态之中。快乐是你与生俱来的天性和权利,你应该学着顺应你的天性,使用你的权利,做你喜欢的事情,探寻生命的喜悦,寻找一种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舒展自己,并无私地帮助他人,这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

接下来,我们看这样一则关爱吸引关爱,并给予生命喜悦的故事:

在一条乡间公路上,乔依开着那辆破汽车慢慢地颠簸着往前走。已是黄昏了,伴随着寒风,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飞舞的雪花钻进破旧的汽车,他不禁打了几个寒战。这条路上几乎看不见汽车,更没有人影。乔依工作的工厂在前不久倒闭了,他的心里很是凄凉。

前面的路边上好像有什么。乔依定睛一看,是一辆车。走近时,乔依才发现车旁还有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妇人,她满脸皱纹,在寒风中微微发抖。看见脸上带着微笑的乔依,她反倒紧张地闭上了眼睛。乔依很理解她的感受,赶紧安慰她说:“请别害怕,夫人,您怎么不待在车里?里面暖和些。对了,我叫乔依。”

原来她的车胎瘪了,乔依让她坐进车里,自己爬进她的车底下找一块地方放置千斤顶。他的脚踝被蹭破了,因为他没穿袜子。为了干活方便,他摘下了破手套,两只手冻得几乎没有知觉。他喘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上的各种水分没有冻上。他的手蹭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污,衣服也更脏了。乔依扣上那车的后备箱时,老妇人摇下车窗,满脸感激地告诉他说,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摇下车窗,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  

乔依愣住了,他从没想到他应该得到钱的回报。他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给他一点帮助吧。”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开走以后,才启动了自己的破汽车。  老妇人沿着山路开了几公里,来到了一个小餐馆,她打算吃点东西,然后回家。餐馆里面十分破旧,光线昏暗。店主是一位年轻的女人,她热情地送上一条雪白的毛巾,让老妇人擦干头发上的雪水。老妇人感到心里很舒服。她发现这位女店主的脸上虽然带着甜甜的微笑,可掩盖不住她极度的疲劳。更重要的是,她怀孕至少8个月了,尽管如此,她还是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老妇人突然想起了乔依。  

老妇人用完餐,付了钱。当女店主把找回的钱交给她时,发现她已经不在了。只见餐桌上有一个小纸包,打开纸包,里面装着一些钱。餐桌上还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在我困难的时候,有人帮助了我。现在我也想帮帮你。”女店主不禁潸然泪下。  

她关上店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额,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  

乔依醒来后,妻子告诉他说:“乔依,今天餐馆里来了一个老妇人,她看上去非常疲劳。她吃完饭后,等我把零钱找给她时,她已经不知去向了,她留下了一张纸条。”说着妻子把纸条掏出给乔依看,“这张就是老妇人留下的纸条,当时里面还包着一些钱。”乔依看完了纸条后,不禁想起今天自己所帮助的老妇人,乔依问道:“你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妻子想了想说:“她矮矮胖胖,满脸皱纹的脸上洋溢着淡淡的微笑。虽然她看上去很弱小,但是她帮助了我们。”乔依听了以后,笑了,他对妻子说:“亲爱的,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好人,我们一定会得到他们的关心与帮助的,所以我们会幸福的,以后我们也要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获得幸福。”妻子笑着点了点头。

按照吸引力法则,当我们变成更快乐、更感恩的个体时,我们就创造了一个与所有美好的事物相一致的振动频率,宇宙会接收到这个频率,我们会吸引更多的快乐和富足,这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你看,我们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们是在转化整个宇宙的能量为我们所用!

3  解码真正的自己,向宇宙投下订单

倾听内心的声音,向宇宙许下愿望

根据吸引力法则,不管我们发出的是喜悦的高频波,还是忧虑的低频波,反正我们发出什么样的波,当下就会把什么样的波吸引回来。我们是振波的源泉。也就是说,我们是活磁铁,是缘起。当下的一切,都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无论你喜不喜欢。人固然是血肉之躯,但最重要的是,我们也是能量——人,就是磁力的源头!

你也许自认为是才高八斗的大文豪、或是家庭主妇、或是所在行业的领头人、或是机舱中的驾驶员,但其实你竟是个活磁铁!这话听起来很颠覆,不过是到了该觉醒、认真面对事实的时候了:你我都是在世界上漫游的活磁铁,而且我们拥有巨大的力量,只要向宇宙下订单,便能把我们想要的东西,吸引到自己的生命中来。这种情形就像自然界中的磁铁一样,能够把其四周的“铁粉”吸引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结果如此奇妙,那么,我该采取什么样的特殊方式向宇宙下订单呢?”你不需要使用什么特别的呼吸法,或是搞得出神恍惚,来设定你的潜意识;也不需要进入催眠状态,或是身着奇装异服,或是倒立念出你的订单。只要好好地控制源自我们思想中的感觉,倾听内心的声音,然后像孩子般天真可爱地说出愿望就行了。顺便提一下,你不一定要全部读完本书才能开始“下订单”,无论你读多读少,想开始时就可以开始。

有一次,娜塔莎下了个订单: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在公司附近找到一间便宜的两居室租住。她是在书桌前许愿的。过了四天,她的一位朋友便打电话来,告诉她有间租住房正适合她。她听后非常吃惊,但最后没有签订租住协议,因为她觉得订单多少有点太仓促了。

需要再次强调指出的是:无论是你的潜意识或宇宙都无法理解下列的表达方式:“我不想要这个跟那个”或“希望这个跟那个不要发生”。“不想要”、“不是”之类的字眼会被大脑删掉,而你脑中留下的图像则会开始成真。

举个例子来说:你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告诉自己十分钟内不要想到维尼熊,在这段时间里尽可能不要想到维尼熊。结果,你会发现,你不希望想到的东西,仍然会在眼前形成一幅图像,这样一来,多少会妨碍到你真正的愿望。

如果你想改变现状,不妨遵循下面四个步骤,保证没错,百分之百保证——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四个步骤之所以畅行无阻,是因为它们是宇宙通行的法则,是万事万物创造的基本原则。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就可以试一试。

1)找出你生命中不想要的事物。

2)从你不想要的事物中,探求出你真正想要的事物。

3)去体会那种愿望成真的境界。

4)期待,聆听,让结果自然发生。

在你步入这个前所未有的过程之后,你会发觉生命中的每一个面向似乎都开始好转。焦躁、忧虑、猜疑和恐惧不再像影子般与你相随,这些烦人的情绪,变成数个星期也碰不到一次的偶发事件,而且你每天都可以亲身体会这一变化。比如,你的健康有了好转,银行储蓄渐渐增多,情场也春风得意,手头的工作如顺风行船……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喜悦。这是真的,你可以感受这一切在你眼前成形。然后,你会感悟到:原来在你的车上,唯一掌握方向盘的人就是你自己。真的是你在掌握方向盘,而且……只有你在掌握方向盘!

值得一提的是,当你愿望成真后要有赞叹感,这样你会更信任自己下订单的技巧。如果你不太确定这是否只是巧合,也要赞叹巧合至少是发生在你的订单上。有些特别聪明的人下订单的时候会这样想:“如果我下订单的话,它确实有可能只是出于纯粹巧合而实现……但也还真巧啊!”不管用怎样的方式,重要的是愿望成真!

量力而行,根据特长规划你的人生

“向宇宙下订单”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以正面的思考来许愿,会提高愿望实现的几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过分重视智力测验的人。他们往往过于相信所谓的“智商”。平心而论,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弊端。人的美好品质是多种多样的,怎能以一份智力测验就下了定论?尽管你在一次又一次的智力竞赛中垫底儿,但在某一方面,你也许可以通过正面的思考来进行你独有的、奇迹般的创造,使生活充满无尽的乐趣。

加拿大少年琼尼·玛文的爸爸是木匠,妈妈是家庭主妇。这对夫妇节衣缩食,一点一点地储蓄,因为他们计划送儿子上大学。

玛文读高中二年级时,一天,学校聘请的一位心理学家把这个16岁的少年叫到办公室,对他说:“琼尼,我看过了你各学科的成绩和各项体格检查,对你各方面的情况我都仔细研究过了。”

“我一直很用功的。”玛文插嘴。

“问题就在这里,”心理学家说,“你一直很用功,但进步不大。看来你对高中的课程有点力不从心,再学下去,恐怕你就浪费时间了。”

孩子用双手捂住了脸:“那样我爸爸妈妈会难过的。他们一直很期望我上大学。”

心理学家用一只手抚摸着孩子的肩膀。“人们的才能各种各样,琼尼,”心理学家说,“工程师不识简谱,或者画家背不全九九表,这都是可能的。但每个人都有特长——你也不例外。终有一天,你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到那时,你就叫你爸爸妈妈骄傲了。”

玛文从此再没去上学。

那时城里活难找,玛文只能替人整建园圃修剪花草。因为勤勉,手艺提高很快。不久,顾主们开始注意到这小伙子的手艺,他们称他为“绿拇指”——因为凡经他修剪的花草无不出奇地繁茂美丽。

也许这就是机遇或机缘:一天,他凑巧进城,又凑巧来到市政厅后面,更凑巧的是一位市政参议员就在他眼前不远处。玛文注意到一块满是垃圾污水的场地,便向参议员鲁莽地问道:“先生,你是否能答应我把这个垃圾场改为花园?”

“市政厅缺这笔钱。”参议员说。

“我不要钱,”玛文说,“只要允许我办就行。”参议员大为惊异:他还不曾碰到过哪个人办事不要钱呢!他把这孩子带进了办公室。

玛文步出市政厅大门时,满面春风:他有权清理这块被长期搁置的垃圾场地了。

当天下午,他拿了几样工具,带上种子、肥料来到垃圾场。一位热心的朋友给他送来一些树苗;一些相熟的顾主请他到自己的花圃剪用玫瑰插枝;有的则提供篱笆用料。消息传到本场面一家最大的家具厂,厂主立刻表示要免费承做公园里的条椅。

不久,这块泥泞的污秽地就变成一个美丽的公园:绿茸茸的草坪、曲幽幽的小径,人们在条椅上坐下来还能听到鸟儿在唱歌——因为玛文也没有忘记给它们安家。全城的人都在谈论,说一个人办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人们通过它看到了琼尼·玛文的才干,公认他是一个天生的风景园艺家。

这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琼尼·玛文已经是全国知名的风景园艺家。

现在,我们来看看玛文的具体情况吧!他至今没学会说法国话,也不懂拉丁文,微积分更让他一头雾水。但心理学家引导他进行了正面的思考,让他明白色彩和园艺是自己的特长。他使渐已年迈的双亲感到了骄傲,这不光是因为他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就,而且因为他能把人们的住处装扮得非常舒适、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美带到哪里!

有遗传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对基因所决定。另外还有5对次要的修饰基因,它们决定着人的特殊天赋,起着降低智力或升高智力的作用。一般说来,人的这5对次要基因总有一两对是“好”的。也就是说,一般人总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具有良好的天赋与素质。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进行正面的思考,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规划自己、量力而行,并根据自己的环境、条件、才能、素质、兴趣等,合理地确立人生的发展方向,通过积极的行动以实现你向宇宙许下的愿望。

人贵有自知之明,认识内在的自我

降临到这个宇宙中的每个人生来都带着一个专属自己的小跟班儿,只是相当多的人都对其视若无睹。有人称这个小跟班儿为“内在的自我”,也有人称它为“高等的自我”“开拓的自我”“神性的自我”……其实,无论怎么称呼它都可以(因为名称只是实体的一个代号而已),反正它本质上就是我们的实体躯壳附带而来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若没有它,我们就没有实体,因为它是我们生存的来源(也许不是赋予我们生命,不过是维持我们生命的源泉)。它由纯粹的积极能量所形成,而我们正是整体积极能量的一部分。

每个人身上都潜藏着一个无所不知,但从未探出头来的神秘成分,那就是它。它比较广博,比较年长,比较有智慧,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无限延伸,而它与我们沟通的方式只有一种,就是通过“感觉”来沟通!

这个与生俱来的自我延伸,振动的频率,至少有我们感觉上像是“极乐超脱”的频率那么高,然后再一路升腾到更高的境界。其实,它就算跌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洞里,也浑然不知缺乏或紧张的感觉。但如果我们振动得像它那么快的话,我们的物质形态就保不住了,所以我们只是尽可能地以与它相近的频率来振动,例如高频率的纯然愉悦、快活、赞颂、进步等种种相当于人生幸福的感觉。这就是我们之所以在心情好的时候觉得如此舒畅的原因。因为你振动的频率,很接近真正的自我!在那当下,你,与你非实体的那个自我是同步的,彼此密切相关,沉浸在高频率的奇妙之中。

所以,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振动得会比较快,而快速的振动正好符合我们生来的设计。这一来,我们就逃开了恐惧之类——我们的身体感到陌生的低频波循环。我们置身于一个可以得到答案与指导的环境里,因为此时我们的振波与真实的自我是携手并进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发出缺乏或焦虑的振波,也就是任何与喜悦无关的感觉,就等于是把自己与不可见的伙伴之间的联系给解开了。这个时候,事事相违,而感觉起来也是诸事不顺。这就好比是把一只又大、又蓬松的新玩具维尼熊送给一个娃娃,然后又把维尼熊抢走。你把这娃娃与带给他非常欢喜的东西分散开,这孩子当然不会高兴啦!

所以,当我们心情好的时候,我们是跟“内在的自我”连在一起,而且振动的频率也比较接近。不过我们情绪低落、消沉,或是没什么感觉的时候,就跟“内在的自我”断开了,而相伴而来的低频振波,不但陌生,我们的身体也会对其产生排斥。换句话说,凡是跟愉悦扯不上关系的,便都是负面的感觉,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吞铁钉,会令人极不舒适。

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内在的自我,关注自身有什么样的感觉,是好或坏,是激昂还是低沉。哲学家告诉我们:“那些心灵陷入盲区、心存盲点的人,是一些自己不知道自己的人。”但我们的心灵为什么会盲目呢?或许是被生活的阴影笼罩了,或许是被愚昧封闭了,或许是被虚幻的东西迷惑了,或许只是我们自己闭上了心灵的眼睛。

俊美的那可勒斯,在湖边看见一个人的身影,他恋上了那个湖中的人。他甚至为湖中的人而伤神、憔悴,终于,因为抑郁过度而死。最让人感到可悲的是,他到死都不知道,他曾苦苦相恋的那个湖中人就是他自己。

这个神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诞,但古希腊的人们在德尔斐神庙大门上写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并把它奉为“阿波罗神谕”,因为它象征着最高的智慧。

然而,认识自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为了全面地洞悉自我,为了估量自身的价值,为了确定自己人生的目标,为了选择自己应处的地位,为了能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而不至于盲目虚妄,为了坚守目标而不至于随波逐流,为了体现自身的价值而不至于一生碌碌无为,我们必须尽力地探究我们自己。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究竟知道自己吗?”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再来分析自己的个性。

首先,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副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他看到自己具有一副大长脸。“嗨!大文豪苏轼就有一副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双大撇蹩脚。“呀,卓别林就有一双大撇蹩脚!”他想。

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中于我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这样说。

这个故事幽默之中充满了讽刺意味,这样的“自知”还不如“不知”。我们所说的自知是真正地了解分析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点,更多的是自己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外在特征。例如,当你遇到事情不急不躁,仍能十分冷静,说明你是一个沉着、冷静的人;当你遇到遇事急躁、手忙脚乱的人,你会发现他与自己的不同,这样你就可以评价他是一个浮躁的人。

你清楚自己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吗

一个“清醒”的人,并非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做得到,而是会观察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清楚作决定的人;“我想要思考什么?我想要透过我的思想与感觉,为自己创造什么?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明确的意向(=下订单)有助于获得宇宙明确的回应

“认识你自己”,德尔斐神庙的神谕如此说。如果再往下想,也可以延伸为:“要决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就在你认识的当下,你就不再固定在那里了。你可以下决心成为一种新的东西。你也可以重新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相当多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人。这些人花了很多的工夫、很大的精力去认识世界,了解社会,但到头来却忽略了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生活中太多的悲剧,都来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不了解——我们不了解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我们不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价值,我们不了解自身的能力。因而,许多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使相当一部分人一生碌碌无为。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跑来向人力资源专家咨询。他自己的生活目标是:要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从他的要求来看,这个年轻人的生活动机似乎不全是出自私心而且是完全有价值的。

“那么,你到底想做点什么呢?你自己清楚吗?”专家问。

“我也弄不太清楚,还没有认真考虑过。”年轻人犹豫不决地说,“我还没有认真地规划过这个问题。我只知道我的目标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需要改变。”

“那么你清楚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吗?”专家接着问,“对于你来说,你考虑过什么是最重要的吗?”

“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年轻人回答说。

“如果现在有多种工作让你选择,你知道自己选择什么吗?你能做肯定的回答吗?”专家对这个话题穷追不舍。

“我真的说不准。”年轻人困惑地说,“我真的不知道我究竟喜欢做什么样的工作,现在我确实应该好好考虑考虑了。”

“那么,你看看这里吧,”专家认真地说,“你想离开你现在所在的位置,到其他的地方去是可以的。但是,在你走之前,你知道你想去哪里,不知道你喜欢做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你真的想做点什么,那么,现在你必须拿定主意,除此以外别无他途。”

专家对年轻人进行了彻底的分析,同时对这个年轻人的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这个年轻人对自己所具备的才能还是一塌糊涂。

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实践,他知道,对任何人来说,前进的动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他教给年轻人培养信心的技巧,并且鼓励他战胜各种困难。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年轻人先认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多年以后,当这位年轻人已经踏上成功征途的时候,一直念念不忘当年专家给予他的指导和激励。

我们也应该像故事中的年轻人那样,多花点时间去全面地了解自己,认识我们的内心,以及内心的每一个角落,想想我们自己都有什么样的特质,想想我们自身的能力以及我们可以成就的事业。然后再回头检查一下我们身上所具备的条件是否可以达到自己所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能,那么又该如何改进?

每个人总是在某些方面会是盲目的,这叫做盲点,这些盲点都是因为我们无法透彻地看清自己。这和你的视力好坏关系不大,即使你拥有良好的视力,也不代表你能够察觉横在面前的问题是什么,或能清楚地知道对自己而言什么是有益的、恰当的、正确的和值得的。

——我们应该回忆一下过去的胜利和失败,这种对往事的追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明了自己。无论过去胜利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有助于我们走向未来。

——我们应该把自己和别人做一下比较,把他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来观察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不足,因为太多的时候我们过于轻觑对自己的缺点。同样的一件事情,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尤其是当你面临和别人竞争的时候,你必须弄清楚自己的形象,认清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还应该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世界。你的情绪世界是你心理状态的真实表现,它控制甚至支配着你的行为,学会让情绪帮助你,而不是破坏、毁灭你。在着手做事情前,先了解你的情绪。当你情绪高涨的时候,做那些较难的工作。这样你就会发现,了解自己,可以增加你的力量,进而克服你的缺点,让你的人生逐步趋向完美。

用一些小事进行“下订单”的练习

我们可以用一些“不太重要”的小事来“练习”下订单,练习有助于提升信任,信任提升后,愿望实现的速度也会比较快。记住,“你怎么思考,世界就会是那个样。”

举例来说,森是我儿时的玩伴。自从初中毕业之后,由于各自求学之地的不同,我们见面少之又少,直到后来彼此失去了联系。大学毕业5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想到了森。于是,跟先生感慨地说:“我和森十几年没见面了,时间真是弹指一挥间啊。想当初,她带着我去山上捡漂亮的小石子,去果园里偷青涩未成熟的杏儿,还有一次,差点被园主人放出的狗咬伤了,幸亏森骑车速度快……哈哈,这些事情仿佛就像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不知道森现在如何?是否还是像小时候那样顽皮?”然后,我开始下订单:希望有机会能见森一面!

之后没多久,我和先生一起去电器店,购买了一台柜式空调。在车站等公交车回家的时候,刚要上车,突然背后传来一个女子尖尖的声音,喊出我儿时的小名!我急忙回头,正是多年未见面的森!现在的她比我高出一头,昔日的假小子发型也被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取代,化了淡妆,涂有浅蓝色的眼影……更重要的是,我们居然在街头不期而遇!

如果诸如此类的事情一年甚至几年只发生一次,是可以当作偶发事件。但如果你越敞开心扉,类似这样“心想事成”的事就会越频繁发生,到最后,就会习惯这些事如你所愿的接二连三地出现。不管用怎样的方式,我们应该减少生活中的压力,这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愉悦与轻松。

还有一个下订单的范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人看到一个叫“成功梦工场”的公司,立志要做“帮助更多人成功”的文化工业传媒集团!当时他觉得非常诧异:有这种拥有使命感的公司吗?于是他就上网搜索“成功梦工场”,看到网站后果然让他十分震撼!整个身心的每个细胞都跳跃起来了,连续几个月工作学习效率越来越高!每天都处于一种巅峰状态。身边的人都非常惊讶,他的姑姑更是说他走路都像个孩子似的了!每天都在飞!

这些改变使他产生了一个想法,他一定要加入这个团队!他要让工作变成一种帮助别人的享受!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在一个星期内求职成功这家公司,并且他只做了一份简历!一份一定要的简历!一份字字句句用心写的简历!他用整个身心去一气呵成,没日没夜地写了整整五万多字的跨媒体方案,在梦里他都在“看”自己的创意还要做什么修改!

没有接到面试通知前,他就打电话给他在深圳的朋友说,他要来深圳,请他们给自己租房。朋友们问他在什么地方租房子,他就说什么房子离“天安数码城”近,就先帮他把房租交了!结果,在他求职历史上的破纪录“奇迹”真的发生了……他在到深圳的当天就进了梦想中的公司!他一口气过了三关,在一个下午就由人力总监推荐给总经理,推荐给董事长!没想到几个总经理居然和他谈了整整4个小时!现在他终于成为成功梦工场团队的一员!他想任何人只要“一定要”!就能像他一样“一天求职成功!”一个人只要有了“我一定要”的决心,下订单,并马上采取行动,就能无坚不摧,实现目标!

在进行下订单的练习时,你也许会感觉这更像是在跟自己讲话,跟自己的潜意识讲话。没关系,只要能行得通,能达到“心想事成”的效果,什么样的方式都无所谓。比如:

“亲爱的宇宙,我找不到钢笔了……这次我把钢笔放在哪里了?麻烦给个暗示。啊!它在这里,真是谢天谢地!”

“我这部要给出版社的书稿还需要一点小小的'助力’,嗨,宇宙下订单服务中心,你有什么修改建议吗?为了更有说服力,我该去哪儿找寻我要的事例呢?呀!真不敢相信。我翻看一本旧杂志时,居然找到了我一直寻求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那些“芝麻大的订单”。有时候,生活上会遇到危机状况(只是有可能),当我们处于极度恐惧的状态中的时候,通常是难以想象出该如何帮自己摆脱这种状态,或者也想不出该怎么援助别人。其实,一个人越是以平常心来下订单,就越容易为危机状况找到灵感与解决方法,也越能保持镇静。我经常蜗居在小房间里自言自语:“好吧,如果我自己无能为力,那就只好下订单了。”无数的事实表明,这是个非常奏效的方法。

优秀的下订单者应该拥有哪些品质

在探讨优秀的下订单者应该拥有哪些品质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某个地方有一座庙,庙的大厅里有一千面镜子。某天,有只猫在庙里迷路了,走着走着来到大厅。突然他的面前出现一千个镜中倒影,他发出威胁的喵喵声,并对着他所想象的敌人龇牙咧嘴。镜子同样映出一千个龇牙咧嘴、狂叫模样的猫。面对这情况,他更加疯狂地回应。结果因为情绪过于紧张、激动,猫就这样死了。

过了一段时间,某天,另外一只猫也来到这个有一千面镜子的大厅。这只猫也被一千个自己的倒影所围绕。他愉悦地摇尾巴,一千只猫也对着他愉悦地摇尾巴,最后猫带着兴奋的心情走出了寺庙,美滋滋地扬长而去。

虽然你不会有机会闯入摆放有一千面镜子的庙里,当然更不会为了镜子中的倒影而惊慌失措(因为你是有意识的人,而且你有物理学常识,清楚地知道镜中物只是你自己虚幻的影像而已,并非真实的存在)。不过,假设你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而且没有一点物理学常识,扪心自问:“我比较倾向于第一只猫还是第二只猫的表现?”

如果你的表现更多的是倾向于第二只猫,那么,你会是比较优秀的下订单者。

如果你的表现属于第一只猫的类型,那你更应该要下订单。你需要“开放心胸面对各种可能”,如此一来,在某个地方——尤其可能是在最意想不到的地点——或许你的贵人就会出现了,而“宇宙下订单服务”也会越来越畅通、顺心。

勃彼是一位在大机构工作的平面设计师,在公司进行的一次员工表现调查表中,他被大家一致公认为工作态度消极以至于其他人都拒绝和他共事。自己在大家心目当中的形象如此恶劣,而且这么多年来自己却一直没有觉察,勃彼对此非常震惊。同时,他也开始担心能否保住这份工作了。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向一位能客观评价他人且长期共事的同事请教,希望寻求一些改变自己的细节。这位同事反馈回来的意见看来是造成勃彼困扰的主要原因了。“在会议期间,当大家自由讨论时,你总是坐在那撅着嘴,将双臂交叉在胸前,明摆着表明你反对人家的意见嘛。”

于是,从改善他的肢体语言开始,勃彼制订了一个简单的行为调整计划。在随之而来的关于讨论新项目竞标方案的部门会议上,他不再双臂交叉了,而且努力让自己放松并且表情友善,对同事不再是批评有加,而代之以简洁、有效的提问与建议(也杜绝了以往故意唱反调的行为),这些都有效地帮助团队完善了想法。

勃彼自此把这些良好行为都养成了习惯。没多久,他的同事们开始愿意围到他身边,或向他请教,或听取各种反馈意见。他自己也从让大家避之不及的“扫把星”变成了公司月度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取得的这些意外收获真的把他“变负为正”了吗?后来,当他治好自己大声叹气的毛病之后,他发现同事们已经就此事在背后取笑他多年了。

优秀的下订单者往往是这样的人——他们无论身处怎么样的处境,都能乐观面对,并懂得放松自我。你越常放松,就越能将自己导回自然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你真正希求的事物,以及全心信任时所下的订单,全都会像河水般朝你奔流而来。研究发现,人类皮肤的表面张力能够透过自我训练或深度放松而改变,而且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不可能有负面思考。人的真实天性就是快乐的,因为你必须要让神经紧绷起来才会不快乐。你是喜欢皱眉头的人吗?那么练习一下,当你跟每个人说话时,放松表情并面带微笑吧。

记住,当你对宇宙下订单,等于是你对自己许下了更坚定的承诺,同时也宣告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欲求、宣告了自己有勇气要求自己“活出真实自我”。你宣告了你想过和谐的生活,充满爱与愉悦的生活,当宇宙接收到这些振波之后,自然会作出积极的回应。

4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你是宇宙的延伸

放下完美主义的表象,忘掉失败的自我

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特质,也就是在个性中具有凡事追求尽善尽美的极致表现的倾向。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家翰威特曾经把完美主义性格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要求自我”型,他给自己设下高标准,而且追求完美的动力完全是出于自己。

第二种是“要求他人”型,为别人设下高标准,不允许别人犯错误。

第三种是“被人要求”型,他追求完美的动力是为了满足其他人的期望,总是感觉自己被期待着,时刻都要保持完美。

完美主义者的潜意识里会有许多非理性的想法,如“我一定要做到完美,否则就会让……非常失望”,“出现这样的问题都是我的错,我应该提前就想到这些……”。

在这三种类型中,“要求自我”型在生活中最为常见。通常来说,不能容忍美丽的事物有所缺憾,是一种正常心态;对许多人来说,追求尽善尽美也是理所当然的。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完全感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假如一个人缺乏自信,生活遭挫折,那么他的完全感就会受到伤害。所以为了避免伤害,人们尽力追求完美,这可能是产生“要求自我”型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原因。

心理学家巴斯克认为,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通常有下列几种特性:注意细节;要求规矩、缺乏弹性;标准很高;注重外表的呈现;不允许犯错;自信心低落;追求秩序与整洁;自我怀疑;无法信任他人。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完美主义者的各种表现:如有的人不允许自己在公共场合讲话时紧张,待轮到自己发言时就极力克制自己的紧张,结果越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有的人不允许自己的工作仅仅是一般,他们一定要做得最好,可事实经常是把自己折腾得不成样,工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样好……

完美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是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对完美的追求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在现代社会的多重压力下,它容易使完美主义者在面对现实时产生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从而变得急躁、自卑,甚至急功近利。

再有,这种追求尽善尽美的心态不仅容易让完美主义者本人觉得痛苦,更糟糕的是这种个性也会影响周围的人。比如,一位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主管,可能会对下属也有同样的高标准与期待,搞得办公室员工紧紧张张;有完美主义倾向的父母对于儿女有超乎常人的标准与要求,进而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是自闭倾向;或是完美主义的妻子,要求丈夫十全十美,既要在公司中卓尔不群,又要在家庭中温柔体贴,觉察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高标准地苛求,往往令丈夫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进而埋下双方矛盾的根源。

通常情况下,想把生活中每一件事都做得非常完美的人,一般不会是一个强者。相反,他们经常缩手缩脚,患得患失。他们之所以追求完美,关键在于他们恐惧缺憾,害怕令人失望以及避免感到内疚。事实上,一个人要想收获成功,必须得学会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换句话说,他必须得放下完美主义的表象,忘掉那个“失败的自我”,调整心态,去接受“成功的自我”,并让“成功的自我”越来越成功,变得更加自信。

大量地制造完美,是扼杀个性的刽子手

世上不少人在花费大量的时间,只为雕刻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自己”,并为此或忧虑,或疲于奔命。如果你也是这样,可要注意了!记住,每个人在这世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大量地制造完美,是扼杀个性的刽子手。通俗地说,即我们不能为了大量地制造“完美”,而人为地扼杀了自己的个性。这个道理看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

最近的一天下午,我走进东京郊外的一家陶器店,碰巧遇见一个制陶工停下手里的活,在检查产品质量。

我在店里转了转,然后请出店主,和她攀谈起来。店主告诉我的第一件事是,制陶工根本无法预料窑里的陶器烧出来是什么样子。她说,每次开窑的感觉有点像圣诞节的早晨:有时候能收获很多精美的礼物;有时候天气条件的剧烈变化导致窑内多数陶器爆裂,因此只能收获一窑炉灰。烧制陶器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无法预料结果,又会有意外的惊喜。店主说:“制陶店会让人保持谦恭,学会顺从并接受未知事物。”

接下来,她给我讲了陶器的设计和功能。对很多制陶工来说,主题很重要。她说:“好看不好用的陶器没有意义,好用不好看的陶器也没有意义。”

我决定要买,于是挑选出六件陶器,摆上柜台,请店主逐一点评。

她说:“陶器上总会留有无法避免的瑕疵。我通过你感兴趣的几件陶器,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看第一件,釉料厚度内外不均匀。我尝试用各种办法进行抛光,可惜釉料太硬了,效果不理想。”

“然而,正是釉料的不均匀,使得这件陶器极富情趣,色彩层次富于变化。”

“接下来,这只碗形状并不圆润。我身材瘦小,在转盘上做这么大的陶坯可不是件容易事。其实这是我目前能做的最大陶器。我喜欢做一些这种规格的陶器,这些碗可以测出我到底能做多大的陶器。制作过程中碗变得不圆润会让我紧张,这正是这件陶器吸引我的地方。”

“最后,你会发现第三件陶器要比前两件便宜得多。”

“这件陶器做工精美,可是我觉得有点'太完美了’,看上去像是机器做出来的。因此价格便宜很多。”

“这把壶造型圆润,无可挑剔,釉料遍布整个壶身,却因此失去了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我太熟悉这种壶的做法了,所以已经不再制作这种形状和规格的陶器。这些壶完美无缺地摆在面前,会让人觉得壶的灵魂已经丢在了窑里。”

制作陶器如此,塑造个人亦如此。对人而言,要想增强自己的可塑性,放下完美主义的表象迫在眉睫。那么,如何才能摆脱完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压力和阴影呢?以下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小方法,非常值得一试。

1.从心理上承认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

生活绝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挫折和处于低谷时,自信和乐观至关重要,自暴自弃是愚人之举。学会换个角度看问题,正因为生活中有让你感到沮丧、绝望的问题,你才会付出更多努力,才更懂得珍惜所得到的。不如你意的事情、令人黯然销魂的失败,和成功一样都是构成你丰富人生体验的要素。有不完美才是真正的人生。放宽标准,放松要求,容许自己有“不够好”的部分,允许自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当你把要求世界是100分变成只要80分的时候,你的人生将变得更有趣,更有弹性。

2.不要过分地苛求自己

不要对自己过于苛求,工作上给自己定一个“跳一跳,能够着”的目标,只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和灵魂,不要太在意上级领导以及同事对自己的评价。否则,工作中遇到一丁点儿挫折就可能导致你身心疲惫。生活中,也不要为了让周围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而处处谨小慎微,必要时不妨有点“我行我素”的气魄。你要知道,如果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你,却唯独亏待了自己,别人反而会误以为你是个胆小懦弱的人,对你是没有什么好处的。

3.学会放松,并排遣掉内心的不悦

情绪的过分紧张和焦虑,会影响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出乎意料的事,这时我们应学会放松,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生活的规律和睡眠的充足,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学会倾诉和寻求帮助来排遣掉内心的不悦,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不妨找一个听你诉苦的朋友“一吐为快”。

4.纸条警示法

在洗漱台的镜子旁(或者你认为的最显著之处)贴一张写有警示语的纸条,上面写着:“学会喜欢你的一切。”并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从本质上说,只是不同特质的外在表现,所以要学会接受自己从头到脚的特质。

5.不要让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成为负担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对此无需过于担心。我们应该看到完美主义的你有着诸多的优点,比如,严格自律,意志坚定、执著,仔细周到,计划、秩序、组织性强,这些优点只要发挥得当,不要只重细节而忘了主要目标,你(完美主义者)绝对是个卓尔不群的人,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来自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6、无论好坏与否,都要欣然地接纳你自己

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实现自我超越必经的四个阶段:接纳,即接纳自我与自我所在的现实环境;行动,即对自己决定的事付出行动,并全力以赴;情感,工作学习时投入情感,并乐在其中;成就,指通过上述三步的努力就会自然获得想要的结果。如此看来,要想获得人生的成功和超越,首要的一点就是欣然地接纳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凝结智慧、激发心理潜能,实现对自身能力和素质的突破及人性的完善。

而欣然地接纳你自己,要求你既得接受自己的优点,又得接受自己的缺点。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不能够完全地接纳自己的例子屡见不鲜。有些人在踌躇满志的时候,又往往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愧疚;在垂头丧气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拥有的时候,又往往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愧疚;在垂头丧气时,却又不敢相信自己拥有的优点和取得的成就;有些人因为自己偶尔的消极情绪而认为自己是“扶不上墙的烂泥”,于是,一蹶不振;有些人甚至因为他人对自己的不认可而自暴自弃,实在是可惜。

恩莫德·巴尔克曾警告说:“以少数几个不受欢迎的人为例来看待一个种族,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是极其危险的。”在今天,对人的个性采取以偏概全的做法,同样也是极具危险的,我们应该避免这种做法。我们对别人具有攻击性、怀有恶意,甚至仇恨,这些感情是人性的一部分,但我们不必因此就厌恶自己,觉得自己就像社会的弃儿一般。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在精神上获得超脱和自由。

唐恩自认为是当音乐家的料。可是,在他朋友的记忆中,上初中时他演奏手鼓并不怎么高明,唱歌又五音不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中学毕业后,唐恩为实现当歌唱家兼作曲家的理想,去了“乡村音乐之都”纳什维尔。

唐恩到那儿后,拿出有限的积蓄买了一辆旧汽车,既做交通工具又用来睡觉。他特意找到一份上夜班的工作,以便白天有时间光顾唱片公司。在这期间,他学会了弹吉他。好多年时间,他一直在坚持写歌练唱,叩击成功之门。终于,他成了一个出色的歌手!卡皮托尔公司为唐恩出了许多唱片,他在全国每周流行唱片选目中名列前茅。在当时一套畅销的乡村音乐唱片集中,主题歌《赌徒》也是唐恩的杰作!

从那时起,唐恩·施里茨创作演唱了23首顶呱呱的歌曲。

欣然地接纳你自己,不是欣赏和无条件接纳自己的缺点,而是欣赏和愉快接纳有缺点的自己,即使某些客观存在已经不能改变,但也要改变那些能改变的,不故步自封,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奏响独特生命中与众不同的乐章,努力实现自我的超越

我们更不能因为别人的嘲笑而片面地看待自己,而应该综合考察、实事求是地了解自己、接受自己。很多人常常过分严格地要求自己,凡事都希望完美无缺。然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无法要求自己完美无缺,我们只能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有很少缺点的人。我们要学会适当地宽恕自己,坦然接受并努力克服自己的某些缺点,这样我们才能生活得比较轻松,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美国纽约一位精神病医生遇到一个病人,这个病人酒精中毒,已经为此治疗了两年。有一次,病人来看医生,要进行心理治疗。病人告诉医生说,前两天他被解雇了。当心理治疗完毕后,病人说:“大夫,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一年前,我是承受不住的。我想自己本来可以做得更好,避免这类事情的发生,但却未能做到,为此我会去酗酒。说实话,昨天晚上我还这么想呢。但我现在明白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该正视它,坦然地接受它。失败就像成功一样,是人生中难得的经历,它是我们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医生认为,病人对自己如此宽宏大度,这是一个显著的进步。正像医生所预测的那样,此后,在另外一个工作领域,这个前来求医的患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如果人们能坦然接受生活的全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么,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不可能使他为之所动。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引起失败的因素,也有走向成功的因素。我们有时可以把自己想象得更好一些,有时候也可把自己想得差一点,但永远都不要苛求自己完美无缺,永远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自我感觉。

转移注意的焦点,将自责变成自我激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