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声大师马季的艺术人生(一)

 欲淡定从容 2016-10-28

马季,(193482-20061220日)原名马树槐,相声大师侯宝林的掌门大弟子,中国相声界领军人和代表人物。193482日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20061220日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于北京,享年72岁。

著名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他是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
世纪的历程

1934年,马季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宝坻,出生于天津宝坻黄庄镇一个普通之家。马季2岁时就离开了黄庄,随父母到了天津、北京。马季的日子并不好过,还在上小学的时候,马季就卖冰核贴补家用。因为和常连安的亲戚是同学,年幼的马季每每胳膊底下夹着冰核篮子,到老常家开的启明茶社蹭免费的相声听,听到高兴处能从椅子上乐得掉下地来。到13岁时,学业终于无法维继,马季被送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当学徒。每天早早起来倒马桶、伺候师傅,做最低贱的活儿。如此三年。解放后,织造厂散伙,马季回到北京。1953年,马季凭借还不错的文化基础,考上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成为工人阶级的一员。

在上海当学徒时,马季没断了在收音机里听相声,并从学说方言中延续儿时的乐趣。1955年,马季参加了刘宝瑞、郭全宝亲自授课的工人业余艺术团。

上点年纪的曲艺爱好者都还记得1956年的全国职工汇演,那一年的汇演相当轰动,出了几个曲艺人才,其中,最抢眼的是马季。汇演结束后,这几个人遭到各文艺团体的哄抢。

马季是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著名相声大师和表演艺术家,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其中以《登山英雄赞》、《画像》和《找舅舅》等节目影响为大。


之后马季的创作和表演趋于全面,创作演出了对口相声如《
友谊颂》、《舞台风雷》、《多层饭店》、《五官争功》等。曾出版《马季相声选》和《相声艺术漫谈》。
  曾出版相声选《登山英雄赞》,相声作品《打电话》、《画像》和《新桃花源记》等先后拍成电影。

少年时在上海为学徒工。新中国建立后在北京新华书店工作,业余表演相声。1956年调中央广播说唱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国曲协常务理事,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等职。是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相声演员。

曾出版相声选《登山英雄赞》,相声作品《打电话》、《画像》及《新桃花源记》等作品先后被拍成电影。

马季于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在家中因心脏病,经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天通苑分院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