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林兩傳 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兩傳, join Facebook today.JoinLog In 林兩傳 is on Facebook. To connect with 兩傳, join Facebook today. Join Log In 林兩傳 27 August 2014 at 15:48 · 閒話中醫傷科 之五 開穴 當年跟通宵師父學時,師父的治療會始於一個動作,叫做“開穴”! 師父的治療,使用一種實心鐵棒,原子筆長,拇指粗細,一頭大一頭小些,兩頭內各安裝一個可以滑動的鐵珠子,可以在病人身上畫動,而珠子會跟著滑動,有點類似刮痧。治療棒也可以用來敲擊,垂直點擊病人,小一點那頭點在病人身上,由於每個珠子和鐵棒間有點空隙,因此會產生震動感,所以點擊基本上是一種震動,點在肌肉上,會使肌肉收縮,不過度用力敲,病人是不會受傷的。 開穴,是先用治療棒,點擊病人沒有著衣服的肩胛骨內,背肌上,一般俗稱的膏肓附近,左邊點七下,右邊點七下。然後再用治療棒,由左邊肩胛骨內,沿著肩胛骨邊緣,滑畫到左邊脅肋處,忘記畫幾次了(好像也是七次?),再畫右邊,次數相同,開穴完畢。 當年問師父開穴有什麼作用,師父講的不清不楚,只說這樣才能打開穴道,這樣才能開始做,這樣才會有效……。很多年後,回想師父的治療手法,很多都是有道理的,而且是極為敏銳和高明的境界才能明瞭,只是我們沒有師父的覺受,而師父沒有我們可以理解的語言,因此聽不懂師父在說什麼。 很多年後,當我針灸的手法,足以非常微細的改變病人筋膜及氣機的流動,才彷彿知道師父的開穴意味著什麼,我嘗試說說看,不過即使當年同在師父門下的師兄弟很多,我想,也不會有人確切知道師父想的是什麼了! 我為病人扎針,通常是基於傷科的理由,也就是為了改變結構,消除疼痛,恢復功能。這種結構的還原,都是全身性的,極少單獨處理一個部位。所以我扎針都是病人趴著,從腳針起,再到臀背部。因為足弓沒有恢復,骨盤是無法做徹底改變的。 有時會遇到一種病人,整隻腳繃的緊緊的,皮膚幾乎沒有起伏皺摺,只有膝窩一條淺淺橫紋。這種病人,觸摸小腿肌肉,即使按壓推挪,也摸不清肌肉收縮出槽的狀況,這時候,無論下針何處,都會很痛,因為所有神經末梢和感覺接受器,都處於頻臨誘發狀態。不僅很痛,而且針一刺入就被組織黏住,無法順利行針,筋膜要鬆解,肌肉要跳開還原,都有困難。 這是因為長程表淺筋膜繃緊,使其下方短程深處筋膜及肌肉處於被擠壓狀態。即使摸出隱約筋結之處,下針肌肉雖會滾動,可是因為周遭都緊緊綑綁在一起,所以不會有什麼改善。 這時應該要先解除長程的筋膜張力,要鬆解必須行針,唯一可以下針處,只有橫紋上,皺摺起伏最大處,那裡筋膜才有轉折變化的空間,才能使筋膜張力發生改變而傳遞擴散,如果針在小腿上,會像戳破硬硬塑膠膜,針處張力沒有變化,無法傳遞改變。 當然下一針,表層筋膜雖會鬆解一些,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這些改變,足以製造出一些新的可以下針處。通常在橫紋上或橫紋下方一下,總要有皺摺鬆軟處,才能行針,改變系統張力,逐步還原。 等長程筋膜鬆解後,其下的肌肉變化才能摸清楚,肌肉間有足夠的挪移空間可以鬆解還原,也就是解表層之後,才能解深層的。 有了這些認識,回頭重想師父的開穴,就會有些想法。師父用治療棒先敲擊震動背部長肌,肌肉會快速收縮放鬆幾次,再用治療棒畫動表層筋膜,整個背部的肌肉有鬆動過,表層筋膜會鬆解,跟針解有類似效果。所以師父說,沒有開穴,治療會有問題,可能也就是表層筋膜未鬆,治療深層肌肉或調動骨位,都只是借其他地方的長程筋膜來用,很快系統就會跳回原狀了。 師父依著他對身體深刻領會的直覺,設計了一些治療次第,後面弟子不能領會師父用意,又沒有師父的深刻直覺,常常只是依樣畫葫蘆的照做,不僅無效,還會弄出很多問題。難怪以前師父常常說:“不對!”“我這樣教你的嗎?”問題在,那時很多根本無法領會師父所教東西。 Alice Lin 時候到了,才能體悟... 4 · Hide · 27 August 2014 Talon Cheng 不知道開四關是否也有這樣的思考邏輯在裡面? 2 · Hide · 27 August 2014 林兩傳 Talon Cheng 我想開四關有些這種“解開表層筋膜”的作用,但作用不是太大,它的作用在比較內層氣機流動的一種引動,有點在四肢末端到水攪和的味道。 這純粹是個人感覺,和習慣用法,還要就教高明。 11 · Hide · 27 August 2014 Ben Lin 老師要處理上肢時是否也趴著針? 1 · Hide · 27 August 2014 林兩傳 上肢坐著好處理,因為肋骨胸椎可以動,勢好掌握。 針下肢也可以坐著,或許比趴著更好,只是要高坐,不然醫師要彎腰很辛苦。 9 · Hide · 28 August 2014 Ben Lin 下肢還是趴著好...蹲久心易不靜 3 · Hide · 28 August 2014 李繼宏 老師鬆背跟師公用棒子劃跟點擊是一樣的意涵? 1 · Hide · 28 August 2014 李繼宏 整個背部輕輕滑罐或者是用拍痧棒輕輕打一打,也是異曲同工之妙! 1 · Hide · 28 August 2014 余爵佑 難怪我碰到小腿弄不開的,摸一摸常會摸到委中那邊去搞,我都覺得自己在亂try,原來還有一些道理…(瞎貓一隻) 2 · Hide · 28 August 2014 林兩傳 李繼宏 鬆背常常只是把筋膜系統打散,比較好重組,跟開穴疏通表層筋膜不太一樣。 畫動表層筋膜時,拖著走,用手按壓推揉做不太到。 刮痧像一些,但師父的治療棒敲擊有喚醒深層結構的作用,不單純是刮痧。刮痧加短時間的定點拔罐像些。 11 · Hide · 28 August 2014 Ko Yu Liu 林醫師,調整深淺層筋膜,與肌肉的筋結點,假如不用針,而是找出骨架不正之處或是肌肉筋結處利用上下支點定位,利用四肢的牽引過伸給于調整,功效與觀念是否會與針剌一樣。謝謝。 Hide · 28 August 2014 林兩傳 Ko Yu Liu 完全不一樣。概念不同。針刺作用在喚醒,是順著中軸的還原。有支點定位,筋膜繃著,只是線性或面的延展,是醫生要的路,跟病人三度空間順著所有中軸的自行歸位不同。 8 · Hide · 28 August 2014 Ko Yu Liu 謝謝! Hide · 28 August 2014 Talon Cheng 謝謝老師指導! Hide · 28 August 2014 Loading... Try Again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Can't connect at the moment. 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processing your request. EditDeleteHideReportBanDelete Comment and Block User |
|
来自: ArthurLeong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