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抒发着人们的真挚感情,充满了生活之趣和语言之美,且篇幅短小,写作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而不少同学喜欢读,喜欢写。可是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他们写来写去无外乎是描写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同学,描写这些并不是问题,但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有限,所写的内容往往过于单调、空洞、千篇一律,甚至还有些同学想当然,不惜编造,写根本没见过的事物或没去过的地方。造成同学们在散文写作上的这些偏差,我想,是他们没有很好地把握散文的写作思路。 晚唐有“小杜”之称的大诗人杜牧曾说过:“凡为文以意为主。”意思是决定一篇文章的好坏,最主要的就是立意。说简单点,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任何体裁的文章都不能离开这一点。 有些同学会问:怎样立意?我回答:以小见大。 同学们又要发问了:“我平时的散文写作都写的是小事呀,怎样才能突出一个‘大’字?选择题材时是不是要很大很宽很深?”我回答:“突出‘大’字,题材并非要大要宽要深。” 我们读过很多散文,通过比较就会发现,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记叙日常生活或描绘自然景物,有的甚至是一言一事,一粒沙一滴水,题材并不大不宽不深,但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好呢?就是因为这些写作者从细微处着手,从我们看似平凡的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提炼出一个以小见大的主题来。 比如,我们常见的山川河流、四季景色、太阳、云朵、天空飞翔的小鸟、虫子的叫声、炊烟、暮归的老农等,这些事或物,只要你善于观察、思考,就会从这些平凡的事或物中,提炼出一个主题来。 有些同学们会惊讶地问:“这么多的事或物,让我将它们组织起来都很困难,更不用说提炼一个主题了。” 散文讲究“形散神不散”,很多事或物堆砌一堆看起来杂乱无章,可其中有一条我们很难发现的线索将它们串联在一起。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一、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二、以作品中的“我”来做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如何将上面我列举的事或物串联起来?有许多作家已经用不同的手法写过,当然,他们都是写给成年人看的。在阅读这些作家相关的文章时,我忽然想到,如果以此写一篇给少年儿童看的散文,一定会显得与众不同,平凡中见不平凡,无奇中见有奇。 我思考很久,决定从一个细微处着手,写这样一篇文章。这个细微处,就是我们常常出现在我们睡眠中的“梦”! 让我们看看我写的这篇散文《梦幻童年》。
梦幻童年 羊肠一样弯弯曲曲、泛着白沫的牛湾河从崇山峻岭中冲出来,到了平坦的家门前,顿时变得像一头温驯的小绵羊似的,迈着轻盈的步伐,唱着欢快的歌儿,向东流去。 这日午后,我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睛从敞开的门洞向外张望时,看到水面上缥缈着一层薄薄的轻纱似的水雾。水雾的上空,有一座七色的彩桥若隐若现。 这一切,是如此的美丽,又是如此的梦幻! 恍惚之间,那座七色的彩桥越来越清晰,越拉越长,伸到了我的脚下。不知怎么的,我走上了这座桥。 上桥之后,我才发现,我并不是走在桥上,而是走在童年的春天里。 这是一个充满色彩的季节: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明镜似的水面,碧绿油脂一样的草地,青翠欲滴的叶片,五彩缤纷的花儿,花丛中穿梭着嫩黄、红色、褐色等等等各色的蝴蝶、蜻蜓…… 我与伙伴们有时举着网兜,在缤纷的花丛中,追逐那彩色的梦,梦想自己像蝴蝶像蜻蜓那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有时,我们又躺在如茵的草地上,听着草丛里各种虫子举办的演唱会。 听着听着,似乎,我们都像漂浮在水面上的轻纱,在这个充满色彩梦幻的季节里,慢慢地飞翔起来。 穿过那温暖的春风,穿过那洁白的云朵,我们看到了前方有一团巨大、火红的烈焰! 谁能受得了烈焰的炙烤? 于是,我们脱得赤条条的,像泥鳅似的“哧溜哧溜”钻入水中! 在舒缓的水流声中,我们听到了身体里的骨骼像竹子拔节似的“咔咔”的响声! 那是一种非常悦耳成长之音。 听着这种乐音,我们看到天空在渐渐地升高!周围的一切,都涂上了一层金黄色:金黄色的树叶、金黄色的豆荚……就连飘荡在小屋上空的那一缕缕炊烟,都是金黄色的! 我们骑在牛背上,摘一片金黄的树叶含在嘴里吹着。发出的声音清脆、婉转,逗得鸟儿从树枝上飞下来,在我们头顶盘旋,久久不肯离去;藏在草丛中浅吟低唱的虫儿们,都羞愧地闭嘴。 夕阳西坠,风中隐隐约约有阿爸阿妈们的声声呼唤,那是在呼唤我们归家。我们知道,桌子上一定摆着香喷喷的饭菜! 游子归家的脚步声,在寂静的傍晚响起…… 我首先从山川河流入手,山川河流一般是联系在一起的,水面会有水雾,这种常识同学们都会知道。在阳光的照射下,水雾中会出现美丽的彩虹,这种如真如幻的美景很容易使人陶醉,进入梦幻中。 我们都知道,梦往往是千奇百怪,许多没看见或不存在的事和物都有可能在梦境中出现。 于是,在我的这个梦境中,就出现了太阳,蓝天白云,花朵,各种虫子,微风,骨骼成长的声音,炊烟,景色的变换…… 而且,通过这个梦境中景色的变换,我还将文章的内涵进一步延伸——成长的意义。 这样,我就从“梦”这样一个细微处着手,一篇《梦幻童年》以一种特别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