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州有个书生叫李琦,他从小心怀大志要做一个为民为国的好官,为此严于律己,寒窗苦读,今年的朝廷开科大选快要到了,李琦已经做好了赴考的准备。 这一天,他到市集上去买笔墨,刚走到城门口,突然天色大变,黑云滚滚,电闪雷鸣,“咔嚓”一声炸雷,天下起瓢泼大雨来。李琦忙取出油纸伞,可还没等他撑起来,雨突然又停了,云开雾散,露出了太阳。 李琦正在惊异间,突然听到了前面有人在喊:“雷劈死人了!雷劈死人了!” 李琦赶过去一看,果然在一棵树下围了七八个人,中间有人躺着,仔细一瞧,原来是有名的老好人张福叔,张福叔一辈子铺桥修路,行善积德,造福邻里,大伙儿都叫他“活菩萨”。 “天理何在呀!”一个老太太在旁边哭道:“活菩萨不应该受老天保佑吗?怎么还给劈死了呢?” “唉……”另一个人帮张福叔放下绾起的裤腿,又理好衣襟,说:“好人没好报,老天不长眼啊!”…… …… 李琦看着这一幕,心头大受震动,他一直推崇行善和正义,但……为什么?为什么连张福叔这样的好人都被雷劈死了,难道真的老天无眼善恶无报吗…… 正在这时,有人看到了李琦,招呼道:“这不是李书生吗?” 李琦上前行了个礼,心头沉重得什么也说不出来。 “张福叔一辈子行善,死了也该留点什么……”有人说:“李书生你通晓文墨,就给张福叔提几个字吧!” 李琦推辞不得,正好手边就有笔墨,他提起笔,咬咬牙,在张福叔的左臂上写了一行字:行善没好报。写完心里顿时觉得不太妥当,旁边的人看了也唏嘘起来,李琦想了想,又在张福叔的右臂写了一句:总比作恶强。 两行字写完,李琦再也待不下去了,他强忍着心头的沉重与众人告别,回家去了。 第二天,州里的布告贴了出来,大选的日子定了,李琦也收拾了行李,赴卞梁赶考去。 他一路上都有些心神不宁,除了温习功课之外,便是一个人沉吟不语,满脑子转来转去的都是做人行善好还是作恶好,张福叔被劈死的一幕一直在他眼前浮现,让他简直怀疑起天理来:“有多少贪官恶霸都还没有得到惩罚,老天怎么就把一个大善人劈死了呢?难道说老天真的没长眼?那么为善一生又是为了什么呢?就算成了一个好官造福乡里又有什么用呢?没准哪天老天也把我给劈死了……” 两天之后,李琦赶到了卞梁,离大选还有三天时间,他便在卞梁到处闲逛,突然前方一阵喧哗,百姓纷纷避让,有几个宣令官兵骑着马一路奔过,嘴里还喊着:“出黄榜咯!出黄榜咯……” 李琦跟着百姓们来到贴皇榜的地方,只见一个宣榜官正在高声朗读着:“……三日前太子临世时,左右胳臂上各有一行字迹:行善没好报,总比作恶强……朕百思不得其解,今遍寻各位奇能异士,前来解朕心迷,撕其皇榜知其前因者朕定然……” 李琦听到“行善没好报,总比作恶强”两句,心中一惊,又听到“三日前太子临世”等句,脑中突然想通了什么,豁然开朗,顿时心里一片澄明。 天下竟有这等奇事!如果不是他亲历了这两天的事情,是万万难以相信的,但多亏了他经历了这些,才完全打消了之前的烦虑,心志也变得坚定起来。 李琦走向前,毫不犹豫地揭下了皇榜,很快就被带到了金殿上。 他对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百官详细叙述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说太子是相州一位大善人转世托生而来,而那两行字是自己在大善人被雷劈死的时候,一时感慨所提。众人听了,都一时难以相信,有个文官问道:“你所说的如何能证明?” 李琦想了想,说:“字是小人所提,小人可以再提一次,请皇上比对字迹。” 皇帝听了,点点头同意了。 李琦便在纸上将两行字写了一遍,经过和太子身上的字迹比对,果然是出自一人之手。 皇帝问:“有人死了,题字大多歌功颂德以示缅怀,你为何给他提这两句字呢?有什么深意吗?” 李琦老实答道:“小人一心向善,立志要做为国为民的好官,所以寒窗苦读一心赴选,张福叔是小人十分敬佩的大善人,一生行善无数,却遭雷劈而死,小人一时错以为老天无眼,行善无好报,才提下这等激愤之辞,但现在小人明白行善定有好报,张福叔转生帝王之家就是证明,现在小人更加坚信善恶终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那么你还是像以前一样立志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官吗?”皇帝问。 “是!”李琦坚定地回答。 “好!”皇帝捋着胡子点点头,说:“既然你是来赶考参选的,那么只要你能入选前三甲,朕一定给你机会做个好官!” 三天后,李琦赴考,果然中了第三甲探花,皇帝任命他为巡察使,游走各方巡视民情。 李琦路过相州时,特意停下官轿去祭拜张福叔,并把张福叔一生为善、死后托生在帝王家的故事讲给乡邻听,众人听了,纷纷感慨道:“果然是天理昭昭,善恶有报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