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硫黄

 竹篮打大钻石 2016-10-28

概述


又名石硫黄、石流黄、流黄、石留黄,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四川、河南等地。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图片




入药部位


矿物。


性味归经


味酸,性温。归肾、大肠经。



功效主治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内服用于阳痿足冷,虚喘冷哮,虚寒便秘。



相关配伍


1、治男子腰肾久冷,心腹积聚,胁下冷癣,腹中诸虫,失精遗溺,形羸力劣,脚膝疼弱,冷风顽痹,霍乱转筋,虚滑下利;又治妇人血结寒热,阴蚀疽痔:硫黄十两。净拣去沙石,研细飞过,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口,以盐泥固济晒干,地内先埋一小罐子,盛水令满,安合子在上,用泥固济讫,慢火养七日七夜,候足,加顶火一斤煅,候冷取出,研为细末,以药末一两,用蒸饼一两,汤浸握去水,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多至百丸,温米饮下,空心服之。(《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金液丹)


2、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等: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上等分,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讲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妇人醋汤下。(《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半硫丸)


3、治卒得疥疮:麻油摩硫黄涂之。(《肘后方》)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油调涂敷患处。内服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



禁忌


孕妇慎用。不宜与芒硝、玄明粉同用。



炮制


采集加工


采挖后,加热熔化,除去杂质;或用含硫矿物经加工制得。


炮制方法


制硫黄:取净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显黑绿色时,取出,漂净,阴干。每100kg硫黄,用豆腐200kg。



鉴别


药材性状:呈不规则块状。黄色或略呈绿黄色。表面不平坦,呈脂肪光泽,常有多数小孔。用手握紧置于耳旁,可闻轻微的爆裂声。体轻,质松,易碎,断面常呈针状结晶形。有特异的臭气,味淡。



相关论述


1、《本经逢原》:“《本经》治阴蚀疽痔,乃热因热用,以散阴中蕴积之垢热。但热邪亢盛者禁用,又言坚筋骨者,取以治下部之寒湿。”


2、《本草纲目》:“硫黄秉纯阳之精,赋大热之性,能补命门真火不足,且其性虽热而疏利大肠,又与燥涩者不同,盖亦救危妙药也。”



硫黄的故事

韩愈不痊,元稹溘然。


杜牧腥膻,云亭弃棉。


疾亡暴夭,不过中年。


张枯七绝,免付酒钱。


丹风之害,医道骗旋。


和剂局方,固真寒谴。


身热脉出,坚筋暖田。


切勿过用,过之危悬。


外用奇效,决非妄言。


【形态采制】


硫黄又名石硫黄、黄牙、石硇砂、神惊石等,是一种块状矿石,主含硫。其制法一般为5千克净硫黄用10千克豆腐同煮,豆腐变黑取出,去净豆腐,凉干即可。


硫黄辛、辣、热,归肾、膀胱经,其功有壮阳与治疮两种。内服不能过量,不能久服。宋代寇宗爽说:“今人治下元虚冷,元气将绝,久患寒泄,脾胃虚弱,垂命欲尽,服之无不效。”李时珍说:“亦救危妙药也。”《孙升谈圃》云:“硫黄神仙药也,每岁三伏,日饵百粒,去脏腑积滞有验。”《和剂局方》是宋太医局编的,一方为金液丹,固真元,暖丹田,但疾愈而止,不能久服。


(来源于百度百科)

转发有礼

自即日起转发当天微信到朋友圈,凭截图可到药博商城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