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海金沙

 竹篮打大钻石 2016-10-28


概述


又名金沙藤、左转藤、竹园荽,为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图片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孢子。


性味归经


味甘、咸,性寒。归膀胱、小肠经。



功效


清利湿热,通淋止痛。



主治


用于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相关配伍


1、治诸淋:与海金沙、石苇、滑石、猪苓、泽泻、赤苓、肉桂、白术、芍药、甘草配伍。(《证治准绳》)


2、治脾胃肿满,腹胀如鼓,喘不得卧:海金沙同白术、甘草、牵牛为末服。(《本草纲目》)


3、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一两,蜡面茶半两,捣碎。每服三钱,生姜甘草煎汤下,日二服。亦可末服。(《图经本草》)



用法用量


6~15g,包煎。



禁忌


肾阴亏虚者慎用。



炮制方法

秋季孢子未脱落时采割藤叶,晒干,搓揉或打下孢子,除去藤叶。



生理特性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1~5m。根状茎横走,生黑褐色有节的毛;根须状,黑褐色,坚韧,亦被毛。叶多数,对生于茎上的短枝两侧,二型,纸质,连同叶轴和羽轴有疏短毛:营养叶尖三角形,长、宽各10~300px,二回羽状,小羽片掌壮或3裂,宽3~8mm,边缘有不整齐的细钝锯齿,孢子叶卵状三角形,长、宽各10~500px,多收缩而呈深撕裂状。夏末,小羽片下面边缘生流苏状的孢子囊穗,穗长2~5mm,黑褐色,孢子表面有小疣。



产地


主产广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西、福建、陕西等地亦产。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治湿热肿满,小便热淋、膏淋、血淋、石淋茎痛,解热毒瓦斯。


2、《嘉祐本草》:通利小肠。得栀子、马牙硝、蓬沙,疗伤寒热狂。或丸或散。


海金沙的故事

没有找到海金沙的故事,找了段YouTube上基隆社大介绍海金沙。看视频。大妈们学的非常认真!看完后有加深印象没?



在遥远的4亿年前的志留纪晚期,海金沙默默地从水中来到陆地,开始在亘古洪荒的大地上出现。它绿色的眼睛里记录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宇宙的斗转星移和世间的沧海桑田,时时提醒着我们,宇宙的生生不息,时间的浩淼无限。


500年前就有人如此的形容它:生山林下,茎细如线,引于竹木上,叶背多皱纹,皱处有沙子,黄赤色,状如蒲黄粉;不开花,细根坚强,其沙及草皆可入药。其细小如沙的颗粒,细腻光滑,置于手中,犹如细沙从指缝间滑落,这或许就是海金沙名字的由来吧。


其实,这种沙非叶、非花,是种子又不是种子,它只是那可爱的掌状小羽叶上的孢子。孢子如它,有众多的兄弟姐妹,却注定无法与它的爱情相遇。没有爱情相伴,只能独自哼着歌的海金沙却喜爱攀援。作为唯一能够用叶轴攀爬的蕨类植物,攀爬是它的天性,向上是它的品格。凭着坚韧不拔的品性,海金沙从远古一路走来,生长得越来越繁茂,用它的藤和孢子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来源于百度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