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轻的手工造物,却有苦行僧般的匠艺制作

 树悲风 2016-10-29

YINGXIANG PRODUCT
点击上方蓝字“映相”关注我们

云中锦书,才子骚情,都为它所承载。古人皆知洛阳纸贵,而我们现在正在目睹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行业,在渐渐式微。

元书纸是竹纸的一种,古称赤亭纸,又名谢公笺。以其使用场合、用途、监制官员的名字命名,与很多典故息息相关。

喻茂钢,从小接触这份传统行业中已达20年。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是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做着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事情。但是去年开始,父母年纪增大,慢慢的也力不从心了;如果这手艺断了,还是可惜的。对他来说,这份中国传统手工艺意义特殊,他决定回家乡接手父母的事业。
小满后,开始削竹子了。这个是山上刚刚砍下来的,当年生的嫩竹。农历小满后,新的嫩竹生长到合适的程度,就要抓紧砍伐——因为竹子破土而出,见风就硬,留给造纸人的时间只有两周。

▲这道工序叫拷白。削去青皮的嫩竹筒叫白筒,拿白筒在大石上甩打,使其破裂成碎片,再用铁锤在石墩上把竹节敲烂


▲竹皮料做的纸,四尺70x138cm的尺寸,保留了竹纸散墨慢的特点,又比毛边纸惊喜,质感好


▲这种叫花草宣,算是归类于皮纸之类的,加树叶或者花瓣的倒是不常见,手感很好,纸张薄而通透,虽然拿来写字有点没法用,但是拿来做包装纸,真的很好看

经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团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的实地考察,喻先生的家乡被授予了“中国竹纸之乡”称号,成为第27个特色区域。
▲这个叫元书纸,当地毛竹做的,是他家乡的特产(坐标富阳),自北宋开始就有“京都状元富阳纸,十件元书考进士”的说法。

已经50多年没有人做过如此正宗的传统元书纸了。类似样品册一样的东西,方便给人家试写。这种精品级的传统元书纸,可以说只有喻先生这里有,其他的做不到这么细腻,光洁的程度!

元书纸有大的规格的,尺寸有68x170cm,是喻先生这最好的纸,真的是镇店之宝。论做工、纸张光洁度、渗墨性、吸水性等等,和红星纸比,喻先生都有足够的信心,因为用料相当讲究,所以出厂价格也有4位数了。

放在以前,这行从业人口有整个区几万人,现在还在做这个的,仅剩百来人。夏天是理想的做工季节,一旦到了冬天,难免满手冻疮。
▲这个叫皮纸,也叫桑皮纸,现在已经没有师傅会做了。
当名家书画被赋予了太多的附加价值,又有多少人会去关注承载艺术的元书纸呢?放弃大学所学专业,回到家乡从事老一辈的传统手工业,只为不想看到它的消亡。

END


生活,就是一场实验

我们是映相,一个专注于别样生活方式的社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