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分析简评(5)

 歆曉未央 2016-10-29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81回原文】

原来史太君自中秋节受了些风寒,断断续续吃了些药,仍是未愈,更有园中近来事端频发,未免添些烦恼,更觉神思大减,遂生暮年之叹,平日里受不了身边冷清,时时要凤姐等陪他说说笑笑,因拉上王夫人、邢夫人、尤氏和探春、黛玉一块吃中饭,宝玉断断不可少。麝月见宝玉走了,望着众人正纳闷,只见秋纹、碧痕,绮霰从里间出来,便问他三个,春燕道:“宝二爷说了,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我们今儿便是为这来了。”麝月、秋纹、碧痕、绮霰不觉愕然,何婆、夏婆子一听喜欢的不得了,笑道:“这可好了,宝二爷是菩萨心肠,回来春燕、蝉姐可要好好给宝二爷磕磕头!”大家都兴冲冲的,独袭人、麝月、秋纹、碧痕、绮霰呆呆的不语,袭人道:“二爷去吃中饭了,咱们还是先回各房候着。”不等说完,何婆、柳家媳妇、夏婆子便笑道:“咱们这就回去,吃了饭再来给宝二爷谢恩。”因簇拥着咭咭呱呱出去了,这里秋纹、碧痕、绮霰便问袭人有何事故,袭人淡淡的道:“还不是怕太太为难他们,刚刚二爷说了,这屋里也一个不留。我是呆够了,早就想回家了,你们想留下来就求求二爷罢。”说着脱掉外衣到里间炕上歪着不语。麝月、秋纹、碧痕、绮霰听了都面面相觑道:“怪了,又关我们什么事?”


【V哥简评:

贾母自中秋节受了些风寒,这已经是她在全书第二次得这个病了,上一次是在第四十二回里因为陪刘姥姥逛大观园而受了风寒,从表面的故事来看这似乎是很自然的,毕竟贾母是个上年纪的老年人,实际上这不但与贾家日渐加重的悲剧氛围相呼应,同时也是很有象征意义的。《红楼梦》一书隐写的是明亡的历史,越到后面的故事越接近满清时代的历史的真实,越容易让人看出历史大背景来,而后金在“五行”之中属“金”,对应着四季之中的秋天,是天气后来后金改名为满清,在第十四回里有批语说“清属水”,也就是说满清在“五行”之中属“水”,而“水”对应着四季之中的冬,而满清又是东自冰天雪地的冬北,从这个角度来看“寒冷”在书中有着特殊的寓意,都象征着后金或满清的味道越来越浓了,而贾母受了些风寒也应该有这方面的暗示,这一回里是秋天,刚刚过完八月十五,似乎意味着后金越来越猖獗,大明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作者在八十回以后的故事描写的季节大多是秋天和冬天,这一点与前八十回有很大的不同,这都是极具象征意义的。

宝玉居然当众声称要将屋里丫头一个个都放出去,这一点让人感觉有些太突然,这样做合理吗?要知道宝玉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似乎感觉跟当皇帝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除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外,身边侍候他的丫头多到认不过来的程度,将她们一个个都赶走了宝玉自己能生活自理吗?其实早在第六十回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可以证明宝玉早有放出丫头的做法,应该就是这件事的伏笔:

春燕笑道:“妈,你若安分守己,在这屋里长久了,自有许多的好处。我且告诉你句话:宝玉常说,将来这屋里的人,无论家里外头的,一应我们这些人,他都要回太太全放出去,与本人父母自便呢。你只说这一件可好不好?”他娘听说,喜的忙问:“这话果真?”春燕道:“谁可扯这谎做什么?”

以前我们以为这段是闲笔,现在看来原来这是暗示第八十一回的事,只是以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这会是真的,所以作者设计得非常高超,给了我们如此精彩的伏笔,让人防不胜防。除此之外,这一回里还有一段:

近因柳家的见宝玉房中的丫鬟差轻人多,且又闻得宝玉将来都要放他们,故如今要送他到那里应名儿。

看来作者没少埋下这样的伏笔,也就是说这一回宝玉的作法是合理的,是作者早就预谋好的。然而宝玉这次撵所有下人确实就显得很另类了,难怪麝月、秋纹、碧痕、绮霰几个感觉莫明其妙呢,而袭人一语道破了这其中的原因,宝玉是怕王夫人难为大家,不过这个理由不太合理,因为前一段被赶走了一部分以后,剩下的大多是袭人的死党,就凭袭人在王夫人前的面子也应该不会太为难她们的。也许正因为剩下的一个个都是象征着满清的人,所以宝玉才下如此狠心,因为宝玉的本性是“爱红”的,是喜欢朱明的,所以对象征满清的角色自然是非常厌恶的,其实把人都撵出去还有更高一层的象征意义。】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81回原文】

且说宝玉和众人陪贾母说笑了一回,见贾母气色大不如前,连饭也吃不了几口了,凤姐说了两个笑话也打不起精神细听,强撑着要打瞌睡,王夫人、凤姐、宝玉看了心里都不是滋味。一时大家都吃完饭,漱口净手,要回各人房里去,邢夫人、尤氏和探春、黛玉先走了。王夫人见宝玉在后面跟过来,不解道:“你又跟过来做什么,快干正经事念书去罢!”宝玉笑道:“我还有话要给太太说,就几句话功夫。”王夫人道:“又是怎么了?快快说来。”宝玉便说家里日渐穷蹇,放走一些下人可以节省开支,自己从此安心读书,不再与女孩子嬉闹;又说要将春燕、佳蕙、蝉姐儿、莲花儿连同怡红院的众丫头俱亦放出。王夫人心里已明白大半,笑道:“有几个不用你说也不能留园子里,你看着办罢。从今以后认真读书是正理,再脱滑使懒,看你父亲不教训你!”宝玉应了一声,低头退去了。黛玉远远看见王夫人同宝玉站在花丛边说着什么,转身也回潇湘馆去,刚吃了饭,出了一身虚汗,又咳嗽了几声,一阵冷风吹来,顿觉浑身发凉,又看了看园中的秋色,比以往愈发萧索凄冷。低头正走着,见紫鹃赶来,将件家常衣裳往他身上披,道:“姑娘也保重点身子要紧,天气越发转凉,还穿这么少。”黛玉笑道:“又多嘴多舌的,那里就冷死我了?”一时回到潇湘馆,歪在炕上看了会书。至黄昏时分,只见绮霰眼泪汪汪进来,紫鹃迎了出去,约摸过了一顿饭工夫紫鹃才回来,眼圈红红的,黛玉诧异问他道:“他来又是为什么事?”紫鹃道:“宝二爷已将春燕他们放出去了,连怡红院也不留下一个,绮霰与我好了一场,同我道别,明日就和袭人、麝月、秋纹、碧痕回家去了。”黛玉呆了半晌道:“去了也好,宝玉怕太太为难他们,不如明儿你同雪雁几个也走罢,我也学学宝玉撵人!”紫鹃没好气笑道:“姑娘真会开玩笑,什么都学!”一转身出去了。


【V哥简评:

这段里也提到了黛玉与冷的关系,要知道黛玉是最怕冷的,在前八十回中多有提及,在第八回的时候她就说过:“那里就冷死了我!”在八十一回随后几回的情节里,有很多与“冷”有关系的描写,大家需要格外注意,这都是暗示着满清的时代就快到来了,而贾家的氛围也是越来越悲惨,作者尽可能用这样的手法来不断渲染书中的大环境。而黛玉天先体弱,最怕的就是冷,她在第三回进贾府的时候提到自己吃的是“人参养荣丸”,这可是个热性药,所以都是为了增加体内的“热”来抗拒冷。

没想到宝玉在处理袭人的问题上居然表现得如此狡猾,在与母亲说撵人的话中就是不直接提到包含袭人,玩了个文字游戏,让人刮目相看,与自己的老娘斗智斗勇,几句话把王夫人给糊弄过去了,而且还包装得道貌岸然的。于是他等于拿到了上方宝剑,可以随便处理屋里的丫头了。怡红院放丫头的场面一定是相当感伤,然而作者并没有直接正面描写,不然一个个地介绍大家抱头痛哭也写不过来,而是从另一角度来介绍,同时通过黛玉的嘴交待了宝玉撵人的真正原因。不过给人感觉宝玉的做法有些小题大作了,也许怡红院内部确定很混乱,有很多见不得人的事。而他这样心狠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无论如何一定要把袭人赶走,让袭人跟大家一起走也能让她体面一些,不然只撵走了她一个人那她就太丢人了,也说明他对袭人告密之事确实相当的愤怒。

而这段中黛玉又开了个不太合时宜的玩笑,一直以来黛玉给我们的印象是哭哭啼啼的,实际上她开起玩笑来可了不得了,在前八十回中有不少她打趣人的地方,这一点非常典型,因为黛玉除了小性、多疑、易怒、爱哭以外,非常喜欢开这样的玩笑,在前八十回里还有一次开得也不是很合适,那是在第六十二回里:

湘云便用箸子举着说道: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那讨桂花油。

  众人越发笑起来,引的晴雯、小螺、莺儿等一干人都走过来说:“云姑娘会开心儿,拿着我们取笑儿,快罚一杯才罢。怎见得我们就该擦桂花油的?倒得每人给一瓶子桂花油擦擦。”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众人不理论,宝玉却明白,忙低了头。彩云有心病,不觉的红了脸。宝钗忙暗暗的瞅了黛玉一眼。黛玉自悔失言,原是趣宝玉的,就忘了趣着彩云。自悔不及,忙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

黛玉光顾着嘴痛快了,没有考虑到彩云的感受,这一点到是与本回的玩笑相似,也说明到了第八十一回里黛玉的性格还是一如即往,精气神还都在,如果这是本续书的话能做到这样那可不容易。】


【V哥简评:

宝玉在跟王夫人的对话中提到了贾家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一点我们在前八十回已经有所察觉了,凤姐不但天天为贾家的开销担心,而且贾家吃饭都出现了问题,在第七十五回里有这样一段:

贾母因问:“有稀饭吃些罢了。”尤氏早捧过一碗来,说是红稻米粥。贾母接来吃了半碗,便吩咐:“将这粥送给凤哥儿吃去,”又指着“这一碗笋和这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颦儿宝玉两个吃去,那一碗肉给兰小子吃去。”又向尤氏道:“我吃了,你就来吃了罢。”尤氏答应,待贾母漱口洗手毕,贾母便下地和王夫人说闲话行食。尤氏告坐。探春宝琴二人也起来了,笑道:“失陪,失陪。”尤氏笑道:“剩我一个人,大排桌的吃不惯。”贾母笑道:“鸳鸯琥珀来趁势也吃些,又作了陪客。”尤氏笑道:“好,好,好,我正要说呢。”贾母笑道:“看着多多的人吃饭,最有趣的。”又指银蝶道:“这孩子也好,也来同你主子一块来吃,等你们离了我,再立规矩去。”尤氏道:“快过来,不必装假。”贾母负手看着取乐。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如果连贾家这样富贵的人家都变得如此困窘,那一般人将会多惨淡?所以书中的悲剧氛围体现在方方面面,作者从各种角度来不断地渲染。到了第七十七回里,凤姐因病需要吃些人参,可居然找不到象样的,于是王夫人亲自去找:

因用上等人参二两,王夫人取时,翻寻了半日,只向小匣内寻了几枝簪挺粗细的。王夫人看了嫌不好,命再找去,又找了一大包须末出来。王夫人焦躁道:“用不着偏有,但用着了,再找不着。成日家我说叫你们查一查,都归拢在一处。你们白不听,就随手混撂。你们不知他的好处,用起来得多少换买来还不中使呢。”彩云道:“想是没了,就只有这个。上次那边的太太来寻了些去,太太都给过去了。”王夫人道:“没有的话,你再细找找。”彩云只得又去找,拿了几包药材来说:“我们不认得这个,请太太自看。除这个再没有了。”王夫人打开看时,也都忘了,不知都是什么药,并没有一枝人参。因一面遣人去问凤姐有无,凤姐来说:“也只有些参膏芦须。虽有几枝,也不是上好的,每日还要煎药里用呢。”王夫人听了,只得向邢夫人那里问去。邢夫人说:“因上次没了,才往这里来寻,早已用完了。”王夫人没法,只得亲身过来请问贾母。贾母忙命鸳鸯取出当日所余的来,竟还有一大包,皆有手指头粗细的,遂称二两与王夫人。王夫人出来交与周瑞家的拿去令小厮送与医生家去,又命将那几包不能辨得的药也带了去,命医生认了,各包记号了来。

这样的事在第五十五回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前面的故事中贾家从来没有为这样的事发过愁,然而越往后越透露出一种贾家已经开始败落的氛围。在第三十一回里晴雯不是这样说过吗?

“先时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个大气儿,这会子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

贾家那时是多么的富贵呀!真是时过境迁,天壤之别呀!这跟第二回里冷子兴说的完全一致:

“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如今生齿日繁,事务日盛,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画者无一,其日用排场费用,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