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五)
2014年河南省
2014年河南省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9—20题。(共4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9.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20.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o(2分)
答:
19.①与友人的惜别之情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思对即可。一点1分,共2分)
20.“辅”示例: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1分)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1 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望”示例: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1分)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014年黑龙江省
201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01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201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2014年黑龙江省大庆市
【古诗阅读】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 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明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8.诗的颔联、颈联写出了环境 、 的特点,“空人心”的意思是指禅院的景色使人内心 。(3分)
9.诗的尾联动静关系处理得很巧 妙,请结合诗句分析。(2分)
答:
8.(3分 )宁静,幽美(突出“静”和“美”之意即可),杂念顿消(纯净、安然,意思对即可)
9.(2分)“静”是指“万籁俱寂”,“动”是指“钟磬音”,用钟磬音的悠扬不绝衬托环境的幽静,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意思对即可)
2014年黑龙江省鸡西市
2014年黑龙江省伊春市
2014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2014年黑龙江省鹤岗市
2014年黑龙江省黑河市
2014年黑龙江省绥化市
(6)赏析《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①全诗采用了 的手法,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 (1分)
②这是一首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 。 (1分)
(6)①夸张 ②爱国热情 评分说明:(1)一(5)题共8分,每空1分。错别字、漏字、添字则该空不得分。 (6)题(2分)每小题各1分,第②小题只要有“爱国”字样,即可得分。
2014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
201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
14.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答:
14.示例一:“直”“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 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评分标准:(2分)写出特点1分;语句通顺1分。
2014年吉林省
2014年吉林省
【乙】阅读下现诗歌,回答问题。(5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①千声随意移②,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③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婉转地叫。②移:移动,这里指飞翔。③向:在。
15.“始知锁向金笼听”中的“知”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
16.本诗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2分)
答:
17.从对画眉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向往怎样的生活?(2分)
答:
2014年吉林省长春市
2014年吉林省吉林市
2014年吉林省四平市
2014年吉林省辽源市
2014年吉林省通化市
2014年吉林省白山市
2014年吉林省松原市
2014年吉林省白城市
2014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14年辽宁省
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
7.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7.D )(3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这是辛弃疾写给好友陈同甫的一首词,全词以“壮”语贯穿始终。
B.上阕有对沙场点兵军容的描绘,并用“秋”字给整个场面增添肃杀之气。
C.下阕写出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D.全词采用写实的手法,真实生动地描绘出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形象。
2014年辽宁省大连市
(三)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13.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说说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答:
(三)
13.(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飞花”比作“梦”,把“丝雨”比作“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飞花轻盈、细雨蒙蒙的特点,新奇传神。
2014年辽宁省鞍山市
2014年辽宁省抚顺市
2014年辽宁省本溪市
2014年辽宁省丹东市
2014年辽宁省锦州市
2014年辽宁省营口市
2014年辽宁省阜新市
5.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B(2分) )(2分)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诗人自己轻车简从,要到西北边塞的居延慰问将士。
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诗人把自己比作“征蓬”“归雁”,充分表达了这次出使边塞时愉悦和舒畅的心情。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雄辉壮美的塞外风光,体现了苏轼对王维的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都护在燕然”中的“燕然”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燕然”,同指燕然山,东汉窦宪曾在此刻石记功。
2014年辽宁省辽阳市
2014年辽宁省铁岭市
2014年辽宁省朝阳市
8.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以下问题。(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题目中“酬乐天”是什么意思?(1分)
答:
(2)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 )(2分)
A.首联,诗人回顾了自己不幸的遭遇,心情酸楚而愤懑。
B.颔联用“烂柯人”之典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沉舟、病树”呼应了首联。
D.“长精种”即振作精神,写出了诗人的乐观、豁达。
8.(1)(1分)以诗赠答(酬答)白居易 (2)(2分)B
2014年辽宁省盘锦市
2014年辽宁省葫芦岛市
2014年青海省
2014年青海省
2014年青海省西宁市
2014年陕西省
2014年陕西省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 分)
山 行
清· 姚 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 注】蘼芜(míwú):香草名。
21. 请品析第二句中“窈窕”一词的表达效果。(2 分)
答:
22. 结合全诗,分析“一路斜阳听鹧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 分)
答:
(四) 21. “窈窕”一般是形容人形体美好的,在这里形容春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轻柔的春风带给人们美好的感觉。(也可以联想为:散发着清香的靡芜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摆,如舞姿飞扬,情态美好。)
22. 诗人沐浴着春风,轻快地行走在山间,踏着夕阳,听着鸟鸣,看着周围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田园风光,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2014年湖南省
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②无主:无人过问。③更著:又遭受。著,同“着”,遭受的意思。④一任:任凭。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 的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 的品质。(3分)
9.“已是黄昏独自愁”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零落成泥碾作尘”中的“碾”字有何表达效果?(3分)
答:
8.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9.拟人;“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表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考点分析】考察的是对诗歌意境、情感主旨、写作手法的把握以及“炼字”能力。
2014年湖南省株洲市
(三)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26.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 ;作者埋怨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
(三)26.载;(2分)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意思对即可)(2分)
郑重说明: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
2014年湖南省湘潭市
2014年湖南省衡阳市
(一)阅读《过零丁洋》,完成6-7题。(4分)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请在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中任选一联,从写法角度作简要的赏析。(2分)
答:
7.尾联“人生自古准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一)6.参考答案:示例:颔联:以“风飘絮”“雨打萍”为喻,形象地抒写了国家山河破碎、个人身世飘零的悲哀。颈:巧借“惶恐”“零丁”两个地名的谐音双关,暗示了形势的险恶、作者境况的危苦和对前途的忧虑。
评分标准:2分,写法、作用各1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7.参考答案:示例:表达了作者合生取义、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评分标准:2分,符合诗意,言之成理即可。
2014年湖南省邵阳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8-14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观沧海》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去国怀乡:离开 B.锦鳞游泳:代指鱼
C.微斯人:微小 D.东临碣石:登临、靠近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或/异二者之为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0.下列选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多会于此 苛政猛于虎 B.其喜洋洋者矣 其真无马邪
C.感极而悲者矣 濯清涟而不妖 D.前人之述备矣 醉翁之意不在酒
11.对诗文内容或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均登高望远而写景。甲文“予观夫巴陵胜状”中“观”仅有“观望、观赏”之感;乙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则凸显了诗人居高临下,俯视一切的澎湃激情。
B.甲文乙诗同是通过描绘水的浩渺壮阔,用以表现作者宽广博大的胸襟。
C.甲文“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反映了作者对君王的愚忠思想;乙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通过萧索的秋景,反映了诗人战败后的悲凉心情。
D.甲文集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与政治抱负;乙诗则展开大胆的想象与夸张,写景虚实并用,抒发了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气概。
12.下列对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最后一段的议论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果省去则更像一篇写景抒情散文;乙诗最后两句是乐府诗的俗套,为合乐而用,与诗的内容密切相关。
B.甲文第3、4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景物的一阴一晴,表达了览物之悲与喜,两相对照,引出第5自然段,点明文章主旨。
C.乙诗以“观”字统领全篇。描写了海水、山岛、树木、百草、秋风、海波以及海面吐纳日月星汉等壮观景象,看似句句写景,实为字字抒情。
D.甲文中的“斯人”指的是“古仁人”。“微斯人,吾谁与归?”采用倒装句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强烈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3.将甲、乙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译文:
14.展开想象,体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境,并分析“若出”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014年湖南省岳阳市
(二)新晴
宋·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5.请你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诗歌的一、二句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答:
26.本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妙处?(2分)
答:
2014年湖南省常德市
2014年湖南省张家界市
2014年湖南省益阳市
10.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2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由和惬意。
C.诗中的“心远”、“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2014年湖南省郴州市
(一)诗歌鉴赏(4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2分)
答:
10.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2分)
答:
2014年湖南省永州市
15.阅读下列一首唐诗,仿照赏析示例填空,完成赏析。(3分)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恬静的春夜图。诗的开篇两句从视觉角度描写春初月夜之美。
首句一个“半”宇,用得精确传神,使画面明暗相间,错落有致。后两句运用倒叙手法
____。末句“新透”二字________。(3分
2014年湖南省怀化市
2014年湖南省娄底市
(二)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5.这首小令的前三句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深秋晚景图?(2分)
答:
16.这首小令中的“断肠人在天涯”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5.萧瑟(萧索)(1分)、荒凉(1分)。
16.孤寂愁苦,思念家乡。(2分,答“思乡”或“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
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也可)
2014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