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骨文书法“以笔代刀”、“刀笔味”初探之二

 关东老圃 2016-10-29

甲骨文书法“以笔代刀”、“刀笔味”初探之二
     


     
     

   分类:与甲骨文对话
|
标签:
甲骨文  

书法  

以笔代刀  

刀笔味  
     


     

            2007-09-25 16:42
            阅读(121)评论(0)
     

   

     
     
 

 一是下笔。有露锋起笔和不露锋起笔之分。露锋起笔是笔毫稍斜与笔画方向成一定角度,笔尖顺锋入纸,随即按笔到笔画一定粗细稳定快速行笔。这样在起笔处形成一尖锋,象刀刻骨入刀形成的尖锋一样。有的甲骨字并不是露锋起笔,冲刀刻下,形成圆笔。用毛笔写不露锋的甲骨文,是垂直在纸上落笔,控制力度一步到位(即按笔到一定粗细的笔画)尔后行笔。


二是行笔。为体现甲骨字线条的瘦劲、坚挺、犀利、峻峭,要用中锋行笔,不用侧锋,行笔要疾,要稳。疾,行笔要快,不犹豫,用笔洗练,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稳,对于横、竖、直画,不能有明显的提按,控制笔锋,力度均匀,写出刚劲和力感。书写时只有把握好稳定、快速行笔,才能达到入木三分,表现出“以笔代刀”的锋利与爽快,体现“刀笔味”的凝重与高雅,达到线条遒劲秀美,气意连贯,稳重大方,气势逼人的境界。


三是收笔。收笔也有露锋和不露锋之分。露锋收笔,根据所写笔画的长短,控制腕力和笔锋,在稳定快速行笔中,边行边提,直到笔锋离纸,形成悬针形。这种露锋收笔,体现的风格是运笔犀利、刚劲如契、峻峭挺拔、锋利爽快。不露锋收笔,则在快速行笔中,行到终点立即停住,收锋提笔斩齐。这种不露锋收笔,体现的风格是运笔劲健、精气内敛、遒美丰腴、含蓄浑厚。


四是方折与曲笔。要体现甲骨文字的“刀笔味”,字的转折处必须是爽利的方折,书写时要用接笔,而不能用连笔。如果折画用连笔写成,则转折处易形成圆弧,影响刀笔味的表现。曲笔用毛笔书写时仍用中锋,无论内弧、外弧还是上下弧、连接弧,在成弧线的过程中,要控制笔锋始终处于笔划的中轴线平滑过渡,不可形成侧锋。如果属开口的弧划,下笔笔尖顺锋入笔,边行边按,到弧划的中间按笔到位,尔后再提笔出锋。在曲划写成的过程中,要适度提按,行笔要快,一气呵成。当然也有些字的曲划是封口的,或几段曲线相接,这种情况下,是直锋入笔,不能有提按,平稳运笔,有的一笔写不下来,可分段重新起笔书写。关键在于接点处,不得留空隙,不能留接点,连接要平滑。当然,也有的曲划不是写成平滑的弧划,而把几段弧线变成直线一段一段连接起来,形成一种弯曲的“硬折”,也能体现甲骨文的契刻韵味。(横、竖、曲、折、短画示例字见下图)


横笔和竖笔


 


 


 


 


 


 


曲笔


 


 


 


 


 


折笔


 


 


 


 


 


 


竖笔、折笔、曲笔的结合


 


 


 


 


 


 


竖笔、曲笔的结合


 


 


 


 


 


五是点和短画。甲骨文中的“点”是一种特殊的短画。短画和点在甲骨文字中多以“字缀”的形式出现。以“点”为例,其所表意义很多,如表示水滴、谷米粒、泪滴、血滴、尘土、土粒、气味、唾沫等。其形态各异,有三角形、有枣核形、米粒形、纺锤形、方形等。书写时虽没有什麽特殊用笔方法,但在不同的字中因所会之意的不同,而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点画,点睛之笔,使甲骨字更显得生机灵动,副有节奏性和力感。


甲骨文“酒”字。


三短斜划(或三点)表示从酒器中洒出的酒液或


散发出的酒香味。


 


 


 


甲骨文“土”字。


两点表示土粒或土尘。


 


 


 


 


甲骨文“浴”(也释“温”)字。


人旁边的小点表示水滴。


 


 


 


 


甲骨文“疾”字。


人旁边的小点表示人病了,在发汗,也表示人病的发抖。


 


 


 


 


甲骨文“牧”字。


牛旁边的小点表示从牛身上扫下的尘土。


 


 


 


 


甲骨文“燎”字。


木和火旁的小点表示火焚烧木柴迸出的火星。


 


 


 


 



甲骨文“黍”字。


禾旁边的小点表示成熟落下的谷粒。


 


 


 


 



甲骨文“沈”或释“沉”字。


牛旁边的小点表示牛沉下河时溅起的水滴,或表示水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