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暮云:苹果的故事

 huixinren1984 2016-10-29

史蒂夫·乔布斯走了。他说,iDead。听闻噩耗,果粉们说,iSad。就连在他去世前就已推出的iPhone 4S,立刻也被后知后觉地解读为原来是“iPhone for Steve”。


此刻这logo那缺了的一块,怎么看都像是一张惊讶的合不拢的嘴。可是我的嘴还是要闭上的,闭上后好沉思默想,想借着这个logo,旁敲侧击地缅怀一下乔帮主。

 

1.图灵的苹果



这个logo的由来,最广为人知的都市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代天才阿兰·图灵。诺贝尔死的时候还没有计算机,因此世界上没有诺贝尔计算机科学奖。今日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是以图灵命名的图灵奖。


阿兰·图灵(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被视为计算机科学之父。1931年图灵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毕业后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二战爆发后回到剑桥,后曾协助军方破解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在某种程度上帮助盟军加速取得了二战的胜利。


图灵还提出过著名的“图灵测试”,这一方法是用来检验“机器能否具有人工智能”的。图灵测试的内容是:


被测试方是一个人和一台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方是分开的,测试人只能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方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辨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图灵还是一位世界级的长跑运动员。他的马拉松最好成绩是2小时46分3秒,比194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金牌成绩慢11分钟。1948年的一次跨国赛跑比赛中,他跑赢了同年奥运会银牌得主汤姆·理查兹(Tom Richards)。


用通常标准来衡量,这是不折不扣的天才了,而且是至少两方面的天才。但真正让他出名的却是另一件不知是属于心智方面还是身体方面,亦或是灵魂方面的问题。


他是一个著名的同性恋者。


放在今日,可能这一标签反倒会成为令他无人敢碰的保护伞。如今的世代,在对待同性恋者的问题上,唯一政治正确的态度就是微笑着向他们或她们说:“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可是在二战刚刚结束,铁幕缓缓落下的英国,无论你是哪一种同志,结局都是不幸的。


1952年,他的同性伴侣和一名同谋一起闯进了图灵的房子实施盗窃。图灵为此而报警。但是警方的调查结果使得他被控以“明显的猥亵和性颠倒行为”。他没有申辩,并被定罪。在著名的公审后,他被给予了两个选择:坐牢或荷尔蒙疗法。他选择了荷尔蒙注射,并持续了一年。在这段时间里,药物产生了包括乳房不断发育在内的副作用,并令他罹患严重的抑郁症。


1954年,图灵在实验室中咬了一口一枚浸满氰化物溶液的苹果,之后死亡。


许多人认为他是自杀,但包括他母亲在内的许多人坚持认为那是个意外。


苹果公司那个咬了一口的苹果logo,被认为是在纪念或者悼念计算机科学之父,可以说并非空穴来风。但这个说法从未得到苹果官方的任何承认。倒是有过几次非官方的否认。


有时我会想,如果将“图灵测试”用在图灵身上会发生什么呢?我想要问的问题是:“你真的是同性恋吗?”无论他如何回答,身为测试人的我,又该如何判断哪一个是“他”本人的回答,哪一个又是他的心魔的回答呢?

 

2.牛顿的苹果


 

关于苹果logo的另一个比较靠谱的说法是:这只苹果是代表当年砸中牛顿的那只苹果。


很多人相信当时是上帝亲手把这只苹果丢下去的,用以提醒这位震古烁今的天才究竟是谁创造了万有引力定律。后人邓·胡安有诗云:


牛顿视苹果落地

沉思里的惊鸿一现

道来:我不愿耗费心思向世人解释

无论以何种先贤之信条抑或计算之结果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乃“重力”所致之普遍现象

此亦凡人所能理解之境

自亚当,自苹果之堕


不过这个经典的故事其实主要来自牛顿身边人的讲述。约翰·康杜特(John Conduitt),牛顿在皇家造币厂时的助理,同时也是牛顿的外甥女婿,在他有关牛顿生活的著述中提到了这件事:


“1666年,他再次离开了剑桥大学,回到了住在林肯郡的母亲身边。当他在一座花园中沉思散步时,他突然想到重力(它的作用让一颗苹果从树上掉到地上)不会仅局限于地球周围的有限距离内,而是会延伸到比平常认为的更远的地方。他自言自语道,为什么不和月亮一样高呢——如果这样,一定会对她的运动产生影响——也许可以让她保持在她的轨道上。于是他开始计算那样的假设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同时代的作家威廉·斯蒂克利(William Stukeley)牧师在他的《艾萨克·牛顿爵士生平回忆录》(Memoirs of Sir IsaacNewton's Life)中记录了1726年4月15日他在肯辛顿与牛顿的一次谈话。据他说在该次谈话中,牛顿回忆道:“那时引力的概念进入了我的脑海。在我正在沉思时,苹果的下落引起了我的思考。为什么苹果总会垂直地落在地上?为什么就不能走侧面或者向上升,却永远地朝向地球的中心?”相似的说法还出现在伏尔泰的著述《Essay on Epic Poetry》(1727)中:“艾萨克·牛顿爵士在他的花园里散步,首次想到了他的引力体系,接着便看见一颗苹果从树上掉下。”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描述都可能夸大了牛顿本人自己叙述的在家(埃尔斯索普庄园)里靠窗坐着时,看见苹果从树上掉落的故事。


本段题图便是乔布斯当年创立苹果公司时使用的第一个logo。可见乔布斯选择了相信这个传说。那一刻,当年砸中少年天才牛顿的那只或许存在的苹果,或许也砸中了他。

 

3.亚当的苹果


 

而在西方,人们普遍相信的一个最著名的有关苹果的故事是:苹果正是伊甸园中那棵“分别善恶树”上的禁果。这传说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今天在英语中还以“Adam’s apple”来指代男人的喉结,意思是亚当起初并没有喉结,吃了禁果后,苹果核卡在嗓子眼里成了喉结。真不知这是一种什么逻辑,这简直和认为“男人肯定比女人少一条肋骨”一样古怪。


事实上圣经从没说那禁果是或不是苹果。既然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分别善恶树”,那想必就是一种特别的“分别善恶果”吧。或者根据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眼睛明亮后立刻用无花果树的叶子给自己编裙子一事来判断,禁果更可能是无花果也说不定。


但无论如何,被夏娃咬了一口的苹果,就成了人类智慧开端的象征。只是,空有智慧却没有能完全驾驭智慧的灵魂,而且还不认识智慧本身的创造者,这使得所谓人类智慧的开端同时就成了人类苦难的开端。

 

4.阿甘的苹果


 

最后一个貌似总结的苹果的故事,其实是一个故事中的故事。


《阿甘正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就是阿甘退役后为实现战友遗愿便去弄了艘捕虾船开始从事渔业。挣了大钱后他因故收手不干,而且也不知该如何处理手中的巨额资本。于是有人告诉他不妨投资股票。他问投资什么股票比较好,那人说水果业最近好生了得。于是阿甘便以他一贯的“凡事相信”的单纯精神跑进交易所,往他看见的第一支水果业股票里投上了所有的钱。


忘了说了,他买的那支股票,叫做“苹果”。单从名字上看,的确是个水果业公司。


阿甘这种“傻人有傻福”式的单纯信心实在是对亚当夏娃——亦或整个人类——的自作聪明的一个绝妙的讽刺。


这个清心的人显然没有图灵、牛顿和乔布斯的天才,虽然他跑得可能和图灵一样快。图灵能够破解纳粹的密码,却无法破解自己心灵的密码。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更借此深刻认识了创造万有引力定律的那一位。乔布斯,被认为改变了世界,但不知他改变世界的方式,是否比亚当夏娃异口同声地咬下去的那一刻更为意义深远。




这散漫无稽的几个苹果的故事恐怕早已脱离了纪念一下乔帮主的本意,但是若即若离之间又仿佛觉得这几只苹果的背后都有着上帝目光的注视一般。若是有心且兼而有信,人就能从万事万物中窥见上帝的荣光。这个世界上,有人拒绝他不能证伪的,也有人相信他不能证实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都可以叫做信心。只不过前者必定走向虚无,而后者却可能通向真实。同样的苹果,究竟是有剧毒,还是有原罪,是能启蒙,还是能致富,其中的区别并不在苹果,而在苹果后边的人,和人后边的神。


那么,本文就在这里画上句号吧。iEnd。


2011年11月1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