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助听器也算是个刚需,这领域为何始终没出现颠覆性产品?

 Yunittae 2016-10-29

那个你也许从未注意到过的助听器,在变得越来越好看了。

得益于数字技术驱动,在缩小体积和创意设计方面,助听器领域内的一些创新正在发生。

由 Mads Hindhede 设计的这款名为 BabelFisk 的助听器并不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助听设备,因为它没有一个声音放大器,而是通过把声音转换文字,来实现“助听”这一功能。它的内部置有声音识别系统,并且还有两个用于判定声音方位的微型软件。BabelFisk 从周围的环境中搜集声音并进行识别,再通过其内部的电脑系统,迅速地将声音转换成文字,呈现在镜片上。 另外,BabelFisk 在外观设计上走的是复古风,还挺简洁好看的。

这款名为 El-Egance 的助听器,有着就像是珠宝一样的闪亮外形。这样的一套银制助听器由一个可以用作充电和展示的盒子,一对像是耳环的 2 厘米长的声音放大器,以及一对可以转动调节音量和开关的“戒指”组成。它的设计师是 Ryan Kirkpatrick,他说,“这款助听器可以让使用它的人变得更优雅”。

来自 Nicholas Marks 的这款 PressureAID 助听器有着就像是蓝牙耳机一样的时尚外观。另外,它还配备了防水功能,由于整个助听器的入耳部位都有一层特质的膜层,能使得它在耳道内不会轻易滑动。这样一来,那些听力障碍者们就可以戴着助听器进行刺激一些的运动了。

助听器被当作是科技产品,开始有人谈设计,有人谈商业模式,也都是这几年的事情。

因为价格低廉,这种盒式的助听器可能是之前中国老龄听力障碍者中最常见的一款,需要你用手拿着它的声音搜集和放大器,然后再通过耳机,把放大后的声音传输给听力障碍者。这样的盒式助听器对听力有着较大的损害,并且佩戴起来极为不舒适。

最初,助听器以 229.5 美元的售价出现在 1952 年,六十几年过去了,它的市场普及率和认知度却依然很低。

其实,就像是视力不好的人,需要佩戴眼镜一样。助听器,对于这些听力障碍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东西。然而,助听器的普及程度可远远不及眼镜那么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共有 3.6 亿人,正在遭受听力受损的折磨。在这些听力障碍者里面,仅仅只有 1300 万人有自己的听力辅助设备,并且这些人大多数来自于发达国家。即便是在美国,三千万有听力障碍的人群中,高达 86% 的人没有任何听力辅助设备。助听器,依然是只属于少数人的东西。

也正因为许多人对于助听器的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而全球老年人口数量和听力受损患病率又在不断增加。助听器市场被认为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市场。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 Grand View Research 在报告中指出,在 2013 年,全球助听器市场已经达到了 51.05 亿美元的规模。到 2020 年,这个数字有望达到 69.13 亿美元。其中,助听器的市场普及率快速增长,以及对于更美观的助听器的需求,则是助听器市场的两个突出趋势。

图片来源:flickr

助听器市场是一片蓝海。但问题是,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助听器都还是流行不起来?

在美国,助听器的平均价格为 4700 美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购买一个助听器,是一个需要审慎思考的过程。传统的盒式助听器早已被淘汰,现在的助听器基本上都是全数字化的,因而它的成本价也就更高。这种助听器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芯片的质量,更高级的芯片往往拥有更高清的信号输入,更好的信号整合处理能力、降噪能力以及言语定位能力。

不过,也有句行话说,“三分靠设备,七分靠验配”。最好的助听器生产商之一,Starkey 的首席营销官 Chris McCormick 也说过,“它(助听器)不像眼镜,你戴上就能用”。在购买助听器的过程中,验配师的调配技术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因而,购买助听器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消费行为,它还包括了来自验配师所提供的服务过程。

在全球助听器市场上,有比较知名的六大品牌:瑞声达 ReSound、西门子 Siemens、斯达克 Starkey、峰力 Phonak、奥迪康 Oticon、唯听 Widex。它们采取的都是大品牌助听器厂商+授权验配中心直营的模式,一共占据了整个市场约 95% 的份额。

一个制造成本为 250 美元的助听器,厂家卖给零售商的价格可能是 1000 美元。因为其中包括了市场调研、推广的费用,还有将近一半的利润。而这个 1000 美元的助听器,可能零售商的标价会高达 3000 美元。在美国的 1.3 万个验配师中,他们平均每个月只能卖出 16 个助听器。助听器的高昂的价格里面,还承担着来自验配机构的店铺运营成本以及验配师本人的工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助听器的标价要远远高于它的进货价格。 

这些的专业验配机构因为有着来自品牌的长期授权,也享有一定的定价权。通过这样的方法购买助听器,必然要承受过高的价格。这使得有那么一部分人群,直接放弃了购买助听器。

不过,有不少创业公司看到了这个商机,他们试图改变助听器的销售模式,通过去掉中间商的费用,直接向听力障碍者出售低价的助听器以获得市场份额。Audicus 就是其一,它在线出售数字化的助听器。购买来自 Audicus 的话,你需要先去当地的专业机构进行听力检测,然后上传你的监测报告,通过在线与验配师进行交流,花上几百美元,你就可以得到一幅由 Audicus 寄给你的助听器。另外,Audicus 还承诺 45 天内无条件退换货,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内心对于网上购买助听器的不信任感。 

图片来源:Audicus

然而,传统的高价助听器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高价让大多数人对助听器敬而远之,这直接导致了助听器市场并不是一个吸引人的市场。此外,“高价”所造成的最严重的影响可能是,由于极少有人使用助听器,从而导致大众难以形成对于助听器的正确认知。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听力受损和视力受损并没有什么差别。助听器的“罕见性”却让它不像眼镜那样容易被人接受。人们看到助听器的使用者,就会不自觉地进行打量,甚至询问。这样一来,对于听力障碍者来说,因为听力受损而佩戴助听器就变成了一件多少有些难以启齿的事情。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即便存在听力障碍,也会选择不去接受助听器的辅助,或者尽可能地进行遮挡。

隐形,尽可能地隐形的助听器,或者就像是蓝牙耳机、眼镜,以及其它各种外观酷酷的助听器,也许能够消除这种助听器给人带来的尴尬。而互联网的介入,也许可以取消更多中间成本,推动助听器的普及。

题图来自:豆瓣电影《言语的秘密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