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气养生"与"以德养生"

 任金平 2016-10-29

 

  “以气养生”是一种动静结合以养护元气为主的养生之道。道教认为,人的元气为生命之源,得到元气的人会健康地活下去,反之一旦失去元气就会死去,欲葆生命之体,就必须养气。养气又分为服气和行气两个方面。服气,即吸收天地之生气,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时间以每天清晨为主,以晴天为主,端立或平坐,闭目叩齿,舌抵上颚,津液回咽,吸气平稳适度有力。行气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实际就是用体力真气抵抗外部邪秽之侵袭,从而达到气血两旺,身体免疫力增强的效果,这便是道教“以气养生”的主要方法。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宽胃养气,人类依靠肠胃以消化和吸收营养,宽胃养气十分重要,所以在饮食上要注意节制;长啸舒气,长啸时对鼻喉胸腹能起按摩和刺激作用;安静通气,每天白昼如能保持大脑安静半小时或一小时,可充分发挥脑细胞的潜力,协调生理与情绪,减少热能的消耗。

  

  “以德养生”,就是要求养生的人们应该依据一定的社会伦理规范对精神和身体进行保养,它蕴含着一种顺应天道的养生理念。 _自从孔子提出“仁者寿”的观点之后,历代思想家、医学家、养生家几乎都倡导以德养生。我国古代继承“仁者寿”的优秀传统而强调以德养生的学者是大有人在的,例如,明代的吕叔简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其意明白如昼,即养生最首要的就是修养道德。他还进一步指出:“无价之药,不名之医,取诸身而已。”意思是说,最好的药物、最好的医生就来自自身的道德修养,具体来说就是:“以寡欲为四物,以食淡为二陈,以清心省事为四君子。

  

  在道教的养生思想中,“以德养生”也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道教创始人的老子就主张应该“少私念,去贪心”,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一个在物质享受上贪得无厌的人,必然会得陇望蜀,想人非非,甚至损人利己,损公肥私,自己也会终日神不守合,因心理负担过重而损害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