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的筒子楼,消失中的时代记忆

 lareinacn 2016-10-29


走进筒子楼

就走进了一段狭长的生活

楼道内的炊烟

邻里间的谈笑

还有无数个简单的日子

全都浮现在泛黄的

如旧照片般的场景里




(为了不影响他人,点击前接入耳机)



小时候,我住的大院里有好几处筒子楼,那里住着我不少儿时的玩伴。虽然,我随父母住在不远处的单元楼里,但那里住的人少,孩子更少,所以,每次放学后,我都会往筒子楼里跑,串东家走西家,有时玩到很晚都不想回去,直到大人来叫。


那时的感觉就是住在筒子楼的人好多、楼里好热闹:一家做饭整个楼道都被葱花味、锅碗瓢盆的声响充满着,煤气罐相互借用,楼道共同打扫,孩子可以放心的交给邻居照看,谁家要是有个亲戚来串门,全楼的人都能沾光改善一下伙食。整个筒子楼气氛融洽、快乐,就像一个充满人情味儿的大家庭。




筒子楼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中国住房分配紧张所诞生的产物,它由一条长长的走廊串起了两侧几十个房间,形似筒子,故而得名。强烈的计划经济色彩,让筒子楼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带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筒子楼的房间都不大,面积一般在10平米左右,洗漱间和卫生间是公用的,做饭就在楼道。今天看来,这个条件是极差的,可在当时想住上这样的房子还要排队,按年龄、工龄、级别、职务、职称,以及获过什么奖等等因素来等房子。社会秩序如此,衣分三色,食分五等,自古皆然。


在那个单位福利分房的年代,想为家人求得一个安身之所除了上面的几条硬指标,一哭二闹三上吊这些谈判技巧也必须熟练掌握。经常是新房的地基刚好,大家便拖家带口来找领导诉苦,最后,被哭懵了脑袋的领导只得大笔一挥,于是房子立刻分光,这速度简直堪比今天一二线城市的期房预售。不过,也常常看到,辛苦奋斗了几十年的老干部,一直等到了五十多岁却只等到了几平米的筒子楼,或者三居室中的一间,这样的情形也很让人心酸。




筒子楼的水房是公用的,每层一间的厕所,也是男女共用,有人就搭上门。每层楼要住二三十户人,早晚时间公用设施的紧张犹如春运期间的列车。遇到水压不稳的时候,全楼的人洗菜、洗碗、洗脸、洗脚都要到楼下去,众人挤在狭小的水房,场面颇为壮观。




筒子楼没有厨房,大家都是在楼道里支上锅灶,生火做饭,整个楼道就是个大厨房。经历了从干柴、煤块、煤球到燃气灶的丰富历程,其间也不乏暖壶煮挂面、煤油炉做饭等生活小窍门。


或许,你会问为什么不能一家安一个厨房,人总是要吃饭的啊?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当时的社会环境说起。在五六十年代,筒子楼的建筑理念是“家务劳动社会化”,要吃饭请到单位公共食堂。筒子楼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俨然是活生生的共产主义乌托邦。然而,楼里居民上下班时间不同,过了开饭钟点就没有饭吃,这样大家又纷纷开上了小灶,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情形。 




每到饭点,筒子楼里开始做饭,楼道内便烟熏火燎,很是热闹。谁家炒萝卜或是焖羊肉,香味瞬间飘散全楼,大家都能“分享”,缺个葱少个蒜的,彼此也能互通有无,自然还可以互相观摩,交流厨艺,互促互进。




然而,随着设施的老化,今天筒子楼里的生活已经越来越不便。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房子没有钢筋,多采用木板加上竹片的结构,不仅在坚固性上大打折扣,每逢下雨还嘀嘀嗒嗒漏个不停。




筒子楼狭小的室内面积,使人们的居住环境十分不易。这里的走廊和一半以上的房间常年见不到阳光,即使是正午时分,楼内也要点着灯。

几十年过去,走廊里堆砌着不同的杂物,但是无论大小、多少,老楼都不假思索的接受。即使如今,老楼也一如往常的包容。




由于房屋老旧,今天的筒子楼都加装了消防报警装置。而旁边那个旧时的电灯开关,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样貌,印刻着那个时代的特殊烙印。




筒子楼常年缺乏打扫,楼内到处堆积着厚厚的尘土,墙角处挂着蜘蛛网,电线也早已老化,灶台旁的墙壁随处可见油烟熏过的污垢。




岁岁年年,筒子楼内虽然居所狭小,条件简陋,但这里的人们却因为长久的相识、邻里的友爱,散发着浓浓的人情味。很多人后来搬进了单元楼、购买了商品房,生活有了改善,但告别了筒子楼,他们也从此告别了充满人气和人情味的生活方式。






今天的筒子楼,依然没有宽带,没有有线电视,但这里的人们生活如常。每天中午,邮递员会把当天的报纸敲门送进你屋里;到了晚上,大家吃完饭聚在一家听广播看电视,聊聊天;楼内还有专为筒子楼居民服务的理发室、棋牌室、杂货店,可谓五花八门,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基本齐全,也算是足不出户吧。




今天,这栋历经风雨的老楼,整整走过一甲子。它见证过新婚得子的喜悦,亲人离世的痛苦,也见证过夫妻的举案齐眉,兄弟的分道扬镳。而现在,它深陷四周高楼的阴影下,如同岁月深谷中渐行渐远的孤灯,在老旧与现代中挣扎前行。


只是,这筒子楼终将还是要消失的。


今天的北京,随处可见鳞次栉比的高楼,简洁的几何体,流畅的线条,鲜明的色调和面无表情、行色匆匆的人们。筒子楼,曾经象征那个血色浪漫的年代,如今,却已成为泛黄的往事,那些发生在筒子楼里的故事,连同往日的余温和时代的烙印,都被慢慢挤压到记忆的最底层。若干年后,当筒子楼送走这里的最后一批房客,或许也会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但那些曾发生在这里的故事,还有所有的悲欢离合,都不会被忘记。




后   记
 

       不久前我重回大院,拍下了这座仅存的筒子楼。

      今天,大院的变化很大:院门扩建了,食堂是新盖的,电影院已经拆掉成了停车场,医院也改成了社区卫生服务站,方便了周围居民;还有我经常去的那个大操场,已经换成了塑胶跑道。记得小时候过年,觉得放炮不过瘾,带着几个小伙伴在当时的沙土操场中间挖了个大坑,用篝火点了一个煤气罐,制造的巨响惊动了全院的警卫。后来,那件事成为我很长时间引以为豪的一项壮举,即便今日提起,当年之勇气,依然犹未可及。

      在这个大院里,装着我全部的童年和儿时的记忆。每一处树影下,都撒满了少年时无法磨灭的壮志,宏伟的人生计划和坚定的希望。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而心底那些曾经的追求和理想,那些简单的快乐和满足,还会在夜深人静之时,偶尔涌上心头。





 和 弦 作 品  

脚步丈量世界 · 影像感动生活





关于作者:和 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