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经论道】浅谈修辞手法在律绝中的运用

 昵称36840193 2016-10-29

无  缘:河南夏邑县第一初级中学教师。

浅谈修辞手法在律绝中的运用?

                                                            

无  缘

 


    律绝是绝句的一种,一般押平声韵(也有押仄声韵的),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它们就等于半首律诗。以其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创作中,讲究联想,运用反衬、比喻、夸张、对比﹑反讽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为此,前人遗留下大量优美诗篇,我们在学习、欣赏的同时,更要继承、发扬。下面我辑录一些资料,整理出来供大家分赏,也希望业内人士多建议,以期不断完善。

一、反衬
    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毛宗岗所说“写鲁肃老实,以衬托孔明之乖巧”即是。反衬手法在唐诗中的应用最为普遍。比如王维《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本首诗的重要艺术手法便是反衬,用以突出诗人所描写的中心内容即幽寂两个字,表现在前两句中的“不见人”,后两句中是“青苔上”。先说前两句,诗人目的是写他在山中“不见人”。因而山只是一座“空”山。但他并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空无一人,而是用仅闻他人语响而不见他人影现的手法,来说明山中之“寂”,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写的名句“鸟鸣山更幽”中以鸟的声响来反衬山之幽静是完全一致的。同样,后两句中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幽暗景色,即突出“青苔上”的“幽”景,但他却不直接描写整座山林一片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更幽,而且经此明者的对比,幽处就显得更幽了,这就是反衬在本诗中妙用。

二、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说:“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诗歌创作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的认知形式,只不过这种认知形式主要立足于作者的心理、情感。因此,诗歌创作中比喻的运用,是借以美化自己的感受,抒发自己的情感,努力使这种心理感受与情感活动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比如王维《红豆》: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作的首句先摆出“红豆”,这是相思之物,友情之物,既切题,又切对方居处的产物。“生南国”为言红豆产地,恰又为友人今居之地。此句逗引出三四句。二句“春来发几枝”,表似提出疑问,实为赞叹红豆树生命力强,繁殖力亦强,每年均要多生出许多枝条,多长出许多红豆。而此句的真正含义,恐怕是借红豆树的多发几枝来暗喻诗人对友人相思之情的不断增长,尤其是在这春花烂漫时节,更要添加许多思念之情。这样,通过以上的借物铺垫,后面的直抒胸臆便似水到渠成了。再如杜牧《赠别》二首(选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这首诗,把一位美丽多姿的少女喻作春光明媚的二月时初萌的豆蔻花蕾,又把豆蔻当作情爱的象征物用。在古今诗作中将豆蔻的形象描绘的最美的,大概便是杜牧这首《赠别》了。首先色彩鲜亮明艳,能给人以清纯可爱之感。豆蔻花有浅黄、浅红两大类,只是淡淡的色晕。并非为大紫大红炫人眼目的光芒。如此清嫩淡雅的花色,似乎应该同少女联系才和谐,而大紫大红却是妇人衣饰的特色。因此当读者念到“豆蔻梢头二月初”时,马上就会联想那肤色白皙、双眸清亮的少女形象来。其次是形态的纤细柔曼,尤给人以娉婷袅娜之感。豆蔻花成穗状,嫩叶卷之而生,叶渐展。花渐出,花生叶间,颤颤悠悠,用来形容少女的轻柔苗条的身姿十分适宜。诗人用“娉娉袅袅”四字写少女之美,真让读者联想到诗人笔下的豆蔻花大约是这位少女的化身吧。

三、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丰富的想象和强烈共鸣。比如李白《秋浦歌》: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是李白最著名的诗篇之一。首句劈空而来,作了奇妙的夸张,说得简直不近情理。一个人的头发,很少有超过他本身的长度的。可是他在下面的一句,接得多么好啊!三千丈,表示很长。因为忧愁而头发变白,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缘”,因为。“个长”,就是这么长,现在有些地方还有“个长”、“个大”的口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具体的事物转化成了抽象的事物。人们注意的重点,从“白发”而转移到了“三千丈”这个数目。于是“白发三千丈”很自然地被人理解为艺术的夸张,这句诗就成了绝妙的浪漫主义的构思,使人感觉到意趣横生。然而自己要知道白发,必须对镜。现在诗人在清亮的铜镜里,看到了自己的萧萧白发,知道是由于忧愤深广所造成。这时有感慨了。于是又进入更离奇的幻想、更巧妙的构思:我的满头白发,这么多,看来有三千丈了,是因为心头有无限的愁丝所造成的。这个明镜,是没有感情的,就该没有愁绪吧,怎么也映满了秋霜呢?秋霜是白色的,这里诗人用来形容白发,更增加了森冷的感觉。这种语言,并不是故弄奇巧,而是情绪深沉的慨叹。连无情的明镜,也都感染了愁绪了,也都很萧索了,至于对镜的本人,那还用说吗?

四、悬想 
    悬相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不在眼前的事物具体、形象的描述出来。能再现作者理想,丰富诗文表达内容。比如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本诗即运用了悬想手法,诗人写作时是因久寓蜀地寂寞之中思家情切,但他偏不先说自己思念妻子,反说妻子来信“问归期”,写亲人对自己的遥念。这样写的好处是为了达到相互映衬的目的,即双方的共同思念来加深各自的爱恋深度。所以,本诗首句便说妻子的思念,二句又用自己的思念呼应(但不直说,只托于池水上涨的形象),三四句再用“共剪”、“却话”呼应上文,便把两人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灵犀相通的爱恋深情写活了。其次是场景描写跳跃性大,跨度极广。首句即包括长安、巴山两地,二句突出巴山,三四句又重复长安、巴山。四句诗运用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时空转换,巧为剪接,妙合无隙,堪称天造地设之作。再次是情景交融,上涨的池水即是诗人胸怀中爱情波涛的外化,“秋池夜雨”之景中充溢了多少作者对妻子的关切的爱恋!另外,本诗中的“期”和“巴山夜雨”笔沓为文,读来摇曳多姿,铿锵成韵,富有民歌特色。全诗写得真是体贴入微,情深意切。从见他乡夜雨而生两地思念,再到盼望相见,感受至深,自然流露,凄寂之中见温情,让人在寒意中生温暖,因此这首诗是唐人寄内诗中难得的佳作。

五、比兴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通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有的诗是个别地方采用比,而有的则是整个形象都是比,就像后代的咏物诗;“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有的“兴”兼有发端与比喻的双重作用,所以后来“比兴”二字常联用,专用以指诗有寄托之意。比如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本诗从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请求援引的诗。很显然,诗人将自己比作新嫁娘了,而“舅姑”则指主考官,“夫婿”是对张籍的称呼,未句“画眉深浅入时无”则是说“我的文章能否符合主考官的胃口?”更有趣的是张籍接到朱庆余这首诗后,也写了一首用比兴体作的答诗,题为《酬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新,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这首诗足以打消了朱余庆的顾虑。张籍是这样回答朱庆余的:你朱庆余现在好比是一位刚刚打扮好的越地女子,自知明目皓齿、光彩照人,却又如此沉稳自重。那些身穿齐地出产的高贵丝绸的女子们,人们往往对她们不屑一顾。这是因为你的才貌远远超过她们,尤其是你所吟唱的《采莲曲》又是那样动人心弦,那是千金万银都比不上的。这首诗里,张籍将朱庆余比作越女,是因为朱的籍贯是浙江绍兴。“出镜新”语意双关,一是指朱的来处是镜湖,二是指朱诗中的“妆罢”二字。二句用“明艳”也同朱诗中的“妆罢”有关。而“沉吟”则同“低声问”相联系。沉吟的本意是沉思吟味,此处引申为沉稳自重。三句中的“齐纨”是指其他举子的文章,是说他们的水准不如你朱庆余。那么未句中的“一曲菱歌”便宜比作朱庆余的文章诗篇了。所以张籍是以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的同样笔法,即比兴体笔法回答了朱的问题,打消了他的疑虑,后来朱庆余果然高中进士第。这两首诗以及两人的交往于是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六、反讽
    反讽又称倒反法、反语,为说话或写作时一种带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单纯从字面上不能了解其真正要表达的事物,而事实上其原本的意义正好是字面上所能理解的意涵的相反,通常需要从上下文及语境来了解其用意。比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作从正面着手,丝毫不含贬意。首句特标“求”“访”,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心意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真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贾生才调”用“更无伦”来赞叹,令人心仪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生、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文帝与贾生探讨不知不觉竟“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通过这个细节的渲染,把汉文帝由“求”而“访”而“赞”而对贾谊之才的推重推向最高点,但转折的笔调也在之高潮之中开始了,不过,诗人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即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了“可怜”两字,可怜,即可惜。而这貌似轻描淡写的“可怜”,好像比不上“可悲”、“可叹”情感色彩来得更强烈,但与后一句“不问苍生问鬼神”一起与前两句形成强烈的反讽。一个帝王,如此郑重求贤,虚心垂询,对贾生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让我们以为是在商讨治国安民之道,结果却是为“问鬼神”的本源问题。这是怎样的求贤?而贾谊满腹经纶和安邦治国之道,皇上不问他这些,大老远地召来,却是被问鬼神之事。这是帝王的悲哀,还是贾谊的悲哀?在这强烈的反讽之中,我们看到一个帝王一个臣子的悲哀,看到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悲哀。

七、对比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指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以达到强烈的表达效果,或使对立的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构成对比的前提条件必须是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比如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本诗即是采用对比手法。诗的前两句便是集中笔力写热烈欢快。你看,月色朗照,高楼仿佛披上了银装,玲珑剔透得似乎同玉雕一般。那高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似乎到达天半。从楼中飘出优美的乐声,另外还有那些恩宠有加的嫔妃们的欢语笑闹声。在徐徐夜风的吹送之下,这两种声响混杂在一起,被传到很远的地方。诗的后两句转为描写冷清无奈。你看,在同一夜色之下,两处的境遇竟是如此不同,幽居在深宫中的失宠宫人遥望到那不可企及的高楼,聆听到那难以附和的笙歌笑语,心中感到失望之极,无聊之极,悲伤之极。那些漂亮的高楼、美好的音乐本来都曾属于过自己,可现在随着她的只是那无情的明月以及那单调无味的滴漏声,怪不得她寂寞难耐,只好卷起帘子仰头观看那满天的星河,仿佛想从那里寻求一些慰藉。诗人愈是将得宠宫妃的寻欢作乐的场面描写得热烈欢快,越能对比出失宠宫人的冷清无奈。

八、抑扬
    抑扬就是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指在作品中为了更好地颂扬或贬抑人物或事件,经常采用的以扬(抑)为手段,以抑(扬)为目的,以退为进,或以进为退的一种写作技法。
    先抑后扬:是指本来想要颂扬某种人或某个现象或某种倾向,于是先描述或勾画他(它)的不好处,然后转而表现他(它)的很好,同样使读者从情节的跌宕中引发思考,受到启迪。比如杜牧《赠别》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本诗开篇先说自己和歌女看似多情然却无情,还说“樽前笑不成”,如此写来双方似乎真的成了无情无意无动于衷的木偶了。其实不然,写人之无情和笑不成,实因情之过深和愁之过多,所以即使勉为其情我免为其笑,反倒令对方感到别扭和生分了,倒不如保持沉默为好。这就是先抑。另外更有后两句的扬告诉读者,且慢定论,你看连蜡烛都被感动情浓意重,唏嘘不已,难道男女主人公就真的“总无情” 和“笑不成”吗?不是,作者于此要告诉读者的是:尽管我们自己“总无情”、“笑不成”,但连蜡烛都在为我们的离别而“有心”(即有情),而“垂泪”(即有意),那就证明了我们才是世上最有情有意的一对。这就是扬。曲笔行文,此诗可称典型范例。
       先扬后抑:是指本来想要贬抑或批判某种人或某个现象或某种倾向,于是先尽量用较多的篇幅描述或勾画他(它)的好处,然后转而表现他(它)的不好,使读者从情节的跌宕中引发思考,受到启迪。比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街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本诗开篇描写一个不知愁滋味的少妇,妆扮齐整,高高兴兴地上楼去远望风景,即是扬。可是“忽见”以后,一个“悔”使全诗诗意陡然从高处跌落而下,从不知愁剧变而为悔恨,即为抑。短短的四句话,刻划了一个出征军人妻子复杂的心理过程。不过,抑扬技法要注意掌握好抑扬转化的火候和分寸,即抑要抑得有理,扬要扬得合情。
    律绝,在唐宋两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风靡于世,创作之繁荣,名章佳什犹如群芳争艳,美不胜收,可谓空前绝后。 在创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这一短小精炼的诗歌形式在表情达意上更加的言辞生动、形象鲜明,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载于2016年《中州诗词》第二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