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姿势】加气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碧野田间牛得草 2016-10-30
加气混凝土的发展历程


一、国际加气混凝土的发展


1

早期发展

加气混凝土最先出现于捷克,1889年,霍夫曼(Hofman)取得了用盐酸钠制造加气混凝土的专利。1919年,柏林人格罗沙海(Grosahe)用金属粉未作发气剂制出了加气混凝土,1923年,瑞典人埃克森(J.Eriksson)掌握了以铝粉为发气剂的生产技术并取得了专利权。以铝粉发气产气量大,所产生的氢气在水中溶解量小,故发气效率高,发气过程亦比较容易控制,铝粉来源广,从而为加气混凝土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此后,随着对工艺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改进,工业化生产日益成熟,终于在1929年首先在瑞典建成了第一座加气混凝土厂。

SEE MORE →


2

全球普及工业化生产

从开始工业化生产加气混凝土至今不到七十年的历史,加气混凝土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在瑞典形成了“伊通(Ytong)“和”西波列克斯(Siporex)'两大专利及相应的一批工厂,而且在其它许多国家也相继引进生产技术或开发研究自己的生产技术,特别是一些气候寒冷的国家如挪威、荷兰、波兰、丹麦等国,研究成功自己的生产技术,形成了新的专利。如德国的海波尔(Hebel)、荷兰的求劳克斯(Durox)、波兰的乌尼泊尔(Unipol)和丹麦的司梯玛(Stema)。二战前,加气混凝土仅在少数北欧国家推广应用,而现在,无论是严寒地区,还是赤道附近的炎热地带,生产和应用已遍及五大洲60多个国家。

SEE MORE →


二、中国加气混凝土的发展


1

30年代最早生产使用记录

我国早在30年代就有了生产和使用加气混凝土的记录。当初,在上海平凉路桥边,建成一座小型加气混凝土厂,其产品用于现国毛六厂几幢单层厂房和上海大厦、国际饭店、锦江饭店,新城大厦等高层建筑的内隔墙,并一直延用至今。

SEE MORE →


2

解放后的工业化生产

解放后,我国十分重视加气混凝土的研究和生产,1958年,原建工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始研究蒸养粉煤灰加气混凝土,1962年起建筑科学研究院与北京有关单位研究并试制了加气混凝土制品。并很快在北京矽酸盐厂(现北京轻质材料厂)和贵阳灰砂砖厂(现贵阳高新华宇轻质建材有限公司)半工业性试验获得成功。1965年引进瑞典西列克期公司专利技术和全套装备,在北京建成我国第一家加气混凝土厂——北京加气混凝土厂,标志着我国加气混凝土进入工业化生产时代。

SEE MORE →


3

现代对生产工艺设备的研究开发

从1971年对引进的西波列克期技术装备进行测绘,消化吸收起,开始了我国加气混凝土工艺装备的开发使用。先后形成了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的6m翻转式切割机级(目前,各设备制造企业已推进了3.9X1.2、4.2X1.2m等机型);上海杨浦的4m预铺钢丝卷切式切割机组;北京建材设计研究院的3.9m预铺钢丝提拉式切割机组;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和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翻版的海波尔切割机组,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消化吸收海波尔的JHQ切割机组;常州建材研究设计所消化吸收的司梯玛成套设备和4m和6m系列分步式切割机(仿伊通)及配套设备等,为加气混凝土装备的国产化打下了基础。

SEE MORE →


4

中国发展取得的成就

自1965年度建设第一家加气混凝土厂起,经历了近40年时间,我国不仅建成了各类加气混凝土厂逾400家,总设计能力超过3000万m3。成为国际上应用粉煤灰生产加气混凝土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国家,并且进一步拓展了原材料的范围,成功地将其它工业废弃物如石灰加工产生的碎末、水泥管桩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浆以及玻璃、采煤、采金业的尾矿等作为硅质材料大量用于加气混凝土生产。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全国还涌现了一批从事加气混凝土生产、设备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建立健全了科研、设计、教学、施工、装备和配套材料等系统;制定了从原材料、产品、试验方法和施工应用的标准和规范,使我国加气混凝土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SEE MORE →


1981年

年产量60万m3          生产规模100万m3    生产企业43个




1985年

年产量140万m3        生产规模270万m3    生产企业64个





1990年

年产量175万m3        生产规模415万m3    生产企业85个






1995年

年产量350万m3        生产规模670万m3    生产企业133个





2000年

年产量500万m3        生产规模1000万m3  生产企业230个






2002年

年产量650万m3        生产规模1600万m3  生产企业270个




2004年

年产量980万m3        生产规模2600万m3  生产企业359个






2007年

年产量2200万m3       生产规模4650万m3  生产企业596个




2009年

年产量3100万m3       生产规模5850万m3  生产企业700个






加气混凝土产品应用到房屋建筑的优点

1、重量轻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一般重量都在每立方米500-700千克,只相当于粘土砖和灰砂砖的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普通混凝土的五分之一,是混凝土中比较轻的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填充墙和低层建筑的承重墙。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让这个建筑的自重比普通砖结构建筑的自重降低百分之四十以上,由于建筑的自重减轻,地震破坏力小,所以也大大的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保温隔热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导热系数一般在0.11-0.18W/m·K,是粒土砖和灰砂砖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是普通混凝土的六分之一。二十厘米厚的加气混凝土墙体的保温效果相当于四十九厘米厚的粘土砖墙体的保温效果,隔热性能也大大优于24厘米的砖墙体。大大的减薄了墙体的厚度,扩大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也节约了建筑材料的厚度,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降低了工程造价,减轻了建筑物的自重。

3、强度高

经过实验说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抗压强度大于每平方厘米25千克,相当于125号粘土砖和灰砂砖的抗压强度。

4、抗震性

在震及7.8级的地震中,加气混凝土建筑只出现了几条裂缝,而砖混结构的建筑几乎全部倒塌,结构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因为加气混凝土容量轻,整体性能好,地震时候的惯性力小,所以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这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是有很多的益处的。

5、加工性

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很好的加工性能,能刨、能锯、能钉、能钻,并且能够在制造的过程中加钢筋,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方便。

6、耐高温

加气混凝土砌块在温度为600摄氏度以下的时候,降压强度会稍有增长,当温度在600摄氏度左右的时候, 抗压强度会接近常温时的抗压强度。所以加气混凝土的防火性能够达到国家一级防火的标准。

7、隔音性

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气孔结构可以知道,因为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内部结构像面包一样,均匀的分布着大量的封闭气孔,所以具有一般建筑材料不具有的吸音性能。


你可能还喜欢以下文章

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时常见损伤及原因

【工艺】加气混凝土常见缺陷成因及对策

【简析】各类加气混凝土配比范围

  加气混凝土坯体切割后常见损伤

 加气制品出现裂纹原因简析

 加气混凝土基本概念之钙硅比

 加气混凝土如何测算钙硅比

 如何计算加气混凝土各物料的配比用量


本文摘自《加气混凝土讲义》

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这样下一位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您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为传递正能量的人点赞!

如有您有新型设备、新型工艺、节能降低成本的办法欢迎来本平台做推广,向致力于推动加气混凝土行业健康、高效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