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什么让她成为“当代李清照”

 东方竹马 2016-10-30


她是活在梅贻琦清华日记的人物,是“当代的李清照”(焦菊隐语)


她书法、诗词、昆曲皆妙,被誉为“民国最后一个才女”


一曲微茫度此生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合肥,曾祖张树声曾任两广总督,父亲张冀牖为开明教育家,姐夫即沈从文。张充和为沈尹黙女弟子,工诗词,擅书画,通音律,尤长昆曲,被誉为“民国最后才女”。




张充和出生后被送回安徽接受传统教育,在吴昌硕弟子朱谟钦指导下学习古文和书法,直至16岁,才重返苏州。



抗战前张充和在北平


抗战期间,张充和与张兆和一家住在西南的小镇呈贡,诗人和书法家们喜欢聚在张充和的房间里,他们喜欢那里的氛围,也喜欢张充和的笔、墨和砚台。张充和说,即使手头再紧,有些东西她还是很讲究:“我不爱金银珠宝,可是笔、砚都得是最好的。”


《充和曲影》张大千 1938年作


在重庆,她结识了沈尹默,向其请教书法。每隔一段时间,她会坐一个小时的公共汽车或是送煤油的大卡车,去往位于歌乐山的沈尹默家中求教。书法之外,她还向沈尹默学习诗词,随后写出了一些极好的作品,留下了“描就春痕无着处,最怜泡影身家”等许多佳句。在重庆期间,她写出了最好的诗词作品,其中有两首是以桃花鱼为题材的。在她心目中,桃花鱼有多重意义:它是“凌空”的隐喻,由于它出现在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它也隐喻着春天;此外,桃花鱼也暗喻着战争期间,许多牺牲在重庆沙洲上的跳伞者。




张充和晚年在《桃花鱼》里

将18首诗词全部用小楷誊抄了一遍


1947年,张充和在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和昆曲,借住张兆和家中,不久认识了傅汉思。1948年傅汉思和张充和在北平结婚。1949年1月,张充和在上海登上戈顿将军号客轮前往美国,随身携带的只有几件换洗衣物,一方朋友赠送的古砚和几枝她最喜欢的毛笔,一盒历史悠久的古墨—大约有五百年历史了。其他的东西,书籍、宣纸、她收藏的明清卷轴都用邮寄寄到美国。除了明清卷轴,其他东西都安然抵达。1962年傅汉思受耶鲁大学东亚系聘为教授,教授中国诗词,张充和则于同校美术学院讲授中国书法,传播昆曲艺术。



1940年代张充和昆曲扮相



张充和与丈夫傅汉思


张充和因学识渊博而颇有名望。她移居美国后,人们会因艺术、书法及中国戏曲史方面的问题来向她请益;遇到需考释或校正的各类问题,从书画的题跋阅读到版本鉴定,从解释一首古诗中的典故,到辨识十八世纪某件奏折上君王的手迹,大家也都会请她解答。老辈学者们如果经过新英格兰地区,一定会到她的居所稍作停留。张充和才思敏捷,学养深厚,且将严谨和灵活集于一身,她谈吐中的机锋和双关语,常能给人很大的乐趣。



1983年美国夏威夷,

张充和与孙天申演昆剧《牡丹亭》“游园”

张充和饰春香、孙天申饰杜丽娘


1972年尼克松访华,报书法的学生一下子爆满,张充和曾经戏称“弟子三千皆白丁”,是说来上书法课的学生都是白人。70岁生日时,她用隶书写过一副对联:“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隶书七言联》


与沈尹默的师生缘


按照张充和先生的回忆,她跟随沈先生习字是从1941年始。“我在重庆国泰戏院演昆曲《游园惊梦》演出很轰动。章士钊作了诗,很多诗人唱和,沈先生也和了两首,就抄录在纸上托人转给我,这样我们就认识了,以后就常常向他求教。那时候到沈先生家,一进去先报上名字。他听说我来了总是很高兴,我就站在那里看他写字,一站就站个半天。”



张充和画的《山居图》


“沈先生(沈尹默)性格乐观,一点儿也没架子,写字就用一张小桌子,站着写,我就站在一边为他拉纸。看他写字真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但他不要我学他的字,也不要任何人学他的字。他说,要学,就学他娘家的字——他说的‘娘家’,是他学书法追随的各流各派的老祖宗。”沈尹默指导的时候,“从不指出这一笔不好,那一字不对,只介绍我看什么帖,临什么碑”。颇有意味的一个细节是,沈尹默从不让她临二王,亦不说原委。后来,张充和读到他写的《二王法书管窥》,才知“二王不是轻而易学的”。



张充和的书法造诣


张充和的书法各体皆备,一笔娟秀端凝的小楷,结体沉熟,骨力深蕴,尤为世人所重,被誉为“当代小楷第一人”。

沈尹默说她的书法是“明人学晋人字”;波士顿大学白谦慎教授说:“她的书法,一如其为人与修养,清淡之中,还有一种高雅气质。而这种气质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少了。”中国书协主席欧阳中石认为:“她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家,而是一位学者。无论字、画、诗以及昆曲,都是上乘,很难得。她一贯保持原有的风范,格调极高。像昆曲,她唱的都是真正的、没有改动过的。书法上的行书、章草非常精到,尤其章草极雅,在那个时代已是佼佼者。”



张充和·小楷 《杜甫论诗绝句》


白谦慎曾有详细的叙述:“她五岁开始学书,初以颜字打基础,后兼学诸家,于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皆有所擅。少年时,便为人作榜书。二十多岁时所作小楷,气息清朗,格调高雅。流寓重庆时,在沈尹默先生的建议下,研习汉碑、墓志书法,书风转向高古。今天已是九十七岁高龄的她,不复登台表演昆曲,也很少作诗赋词,但依旧每日临池不辍。”(《张充和的生平和艺术》)



周有光在比较张家四姐妹时说“张充和受到的传统教育最多,是书法家”;著名学者陈平原说:“掰着指头算,依旧健在的北大中文系系友,会写字的虽不少,但如此优雅,且又如此高寿的,没有第二位”;著名散文家、收藏家董桥先生则记录了不少细节:“每次人家求字,就算只求几个字,她都费尽心思慢慢打好腹稿,酝酿多时才展纸搦笔写了又写,试了又试,直到写出气势,排好布局,这才终于完成上佳之作。我观赏充和先生法书好多年了,笔笔稳贴,字字生姿,没想到竟是如此老谋深算。写字实难。”



张充和谈书法


学书法,总是从研墨开始。张充和先生不允许学生为了贪图便捷而使用现成的瓶装墨汁。


除了研墨,第二个讲究的是握笔与运臂。“不是运腕,用腕力;是运臂,用肩臂的力量来写字。”张充和90多岁时,从肩膀到肘子的肌肉线条,还是紧绷结实的,一若少女,研起墨来霍霍生风。


“习惯了使用臂力运笔写字,写多久都不会累,对于我,写字,就是一种最好的休息。”她日常应对失眠、疲累的办法,就是写字,写字就是她的“Meditation”(打坐)。



“中国书法,是从‘点’开始的。”她非常重视笔墨中的“点”,反覆要求学生练习“点”的落笔、走锋和收锋——先写好一“点”,再把“点”的运笔化进横竖、撇捺,体味保持中锋走笔的感觉。张充和先生要求学生一定要从临摹颜字(颜真卿)开始,而且一开始就临颜字晚期的《颜勤礼碑》而不是早期的《多宝塔碑》。“写颜字,首先就要从写好他的‘点’开始,并且一定要保持中锋运笔。”对颜字,她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现在市面上一般看到的颜体字帖,笔画都太肥大,所以有人不喜欢,说颜字笨拙、土气,有人临颜字,就故意写得字体架构肥肥胖胖的。其实,那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她曾说,“其实,很多人对颜字的理解,都被那些低劣的裱拓误导了。


张充和临苏轼《黄州寒食帖》,1983年


《颜勤礼碑》是晚清民初年间出土的。小时候教我的朱老师(朱谟钦)是位考古学家,他给我临的颜字,是直接从刚刚出土不久的《颜勤礼碑》的碑文拓片,未经裱托,直接裁剪成字帖让我临写的。那时候我看到的《颜勤礼碑》原拓,字体瘦削,笔画并不肥大。现在看到出版的各种《颜勤礼碑》,那些过于肥大的笔画,显然是被裱托的过程撑大了的!”“写颜字的运笔跟写别的体不同,确实,它的每一个字里,总有一笔是特别厚重的,但它的撇捺方式,需要这样转笔,提按出锋,力道要含在里面……”“颜字是打根基的字,把颜字写好很重要。写楷书,只有颜体适合写大字,别的体写大字不好看,要么就写隶书。我做小孩的时候喜欢写大字,年纪大了,反而喜欢写小字……”



张充和与姐夫沈从文


湘西凤凰沈从文的墓上有张充和提的四语诔文:“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在这段诔文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沈先生走的时候,北京的一个侄子给我打电话,让我写一副挽联,说第二天开追悼会就要用。”张充和说,“那天夜里,我怎么都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跟沈先生有关的事情。睡到半夜,干脆爬起来,研磨,写字,顺手就写下了这四句话。不折不从,说的是沈先生的坚守。”写好用传真机传真过去,大家都说好。“更神怪的事情还在后面呢!他们说,我把沈先生的名字也嵌在里面了。我倒大大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唉呀呀,可不是吗?四句话的尾缀,正是‘从文让人’!”


1993年10月下旬,张先生和她的丈夫傅汉思访问凤凰,祭扫沈从文墓,登山临水,缅怀故人,因作《望江南》五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