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欧印象之六 水城威尼斯

 布丰斯基 2016-10-30
 
 

(图片,威尼斯濒海广场4

819日,早上坐船登陆威尼斯本岛。

威尼斯是意大利东北部威尼斯省省会,是亚得里亚海威尼斯湾西北岸重要港口城市。大区人口34.3万,而200910月公布的市区内常住人口仅6万,为历史最低水平。

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长12千米,总面积达250公顷,伸展出去,宽阔广大,每年进出港门的船只数万计。对于远洋轮船,威尼斯港口的泊位供不应求。因此,港口收入是比旅游业更重要的财政经济来源。

威尼斯主建于海岸,有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威尼斯本岛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 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整个城市只靠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连接。

威尼斯的祖先就地取材用大石块,在浅滩海岸建起了一个繁华的城镇。这里所有房屋都是在一根根地打牢在地下的大木桩上建造的。在密密麻麻的大木桩地基上,铺上木板,然后盖房子。所以说,威尼斯城上面是石头,下面是森林。当年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光了。我们不用担心水下木桩腐烂,它只会越变越硬,愈久弥坚。考古家曾挖掘马可波罗的故居,挖出的木头坚硬如铁,出水见氧才朽。  

威尼斯的风情离不开水,狭窄曲折中蜿蜒的水巷,古老建筑下流动的清波。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的美誉,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岛城”“亚得里亚海的女王”“桥城”等美称。

 
 (图片,威尼斯水巷9

威尼斯这个仅7.8平方公里小城,却被一百多条密如蛛网的河巷割成一百多座小岛,岛与岛之间凭400多座各式桥梁错落连接。这些桥粱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如游龙,似飞虹,或小巧,或庄重。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大理石砌就,单拱造型,1592年建造,长48米,宽22米。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描述的就是这里的故事,几个世纪来,《威尼斯商人》不断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还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

由于水巷、桥梁和小巷太多,游客会迷失在“水城”中,找不到路。好在有大运河呈S形贯穿城市,沿这条“威尼斯最长的街道”,可以饱览威尼斯的精华。沿岸是近200栋宫殿、豪宅和七座教堂,多半建于14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等,看起来像水中升起的一座艺术长廊。运河水巷就像一条条熙熙攘攘的街道,各式船只往来穿梭,供游客使用的,就是别致的“贡多拉”小船。

我们到威尼斯,很快就坐上“贡多拉”游览水巷(船票和服务费每人35欧元)。在水巷中,从下方穿过的第一座桥就是“叹息桥”。在水巷的一边是总督府,另一边是可怕的监狱,有一座呈房屋状的白色石桥高高地横跨水巷上空,将总督和监牢连接起来。这就是有名的叹息桥,是游客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造型属巴洛克式风格,屋形桥上部穹隆覆盖,封闭严实,桥两侧各设小窗面向河道。它建于1600年或1603年。为什么叫叹息桥?

据说,监狱中的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被允许通过桥上的小窗,向闻讯而来守候在船上的亲人看最后一眼,做最后诀别。此时死囚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过了桥便要告别人世间一切了。这就是叹息桥的来历。

 
(图片,威尼斯水巷叹息桥2

说监狱的事总让人不快,但距叹息桥不远的地方的个“总督”水晶玻璃制品展馆,除了参观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彩色玻璃器皿和工艺品外,还可观看工艺大师现场制作玻璃器皿和工艺品。在此我拍摄了一组威尼斯的工艺师手工制作玻璃工艺品的照片。威尼斯玻璃制品展馆里的展品都禁止拍照。有匹巨型玻璃马,据说是三百年前的古董,我乘人不备抓拍一张,没拍好也只有它了。

威尼斯水巷有名,小巷也极有特色。威尼斯本岛上,竟然没有一颗树,又深又窄的小巷比崇明东河沿、川心街还要窄,但两旁的楼房却很高,头上一线天,使小巷悠深莫测。而且小巷相互串通,如蛛网密布,游客进去如钻进了小巷密宫,越进越深,没有导游是转不出来的。餐馆多设在小巷里,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

 

(图片,威尼斯小巷

钻出了小巷,就是临海广场大道。在我们乘坐贡多拉小船的码头不远处广场上很显眼有座高大的骑马英雄雕像,它是维克托·埃玛鲁艾尔二世(也译艾曼纽尔二世)铜像。统一了亚平宁的埃玛鲁艾尔二世,被尊为意大利国父,因此,这个铜像在意大利每个城市都有。

 
 (图片,埃玛鲁艾尔二世铜像

威尼斯不仅风光奇特,而且是文化名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就独树一帜。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都是画坛著名大师。在意大利歌剧艺术发展史中,威尼斯也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繁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和众多的海滨浴场。歌德和拜伦都曾对威尼斯城赞扬备至,拿破仑则称其为“举世罕见的奇城”。

威尼斯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图片,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广场及教堂。威尼斯长期是独立的水上共和国,政权由总督和议会共同掌握,兼有专制政体和共和政体。圣马可大教堂因埋葬了耶稣门徒(使徒)圣马可而得名。名声显赫的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出来,运回威尼斯,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爪扶着圣书,上面有拉丁文写的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因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长梯形。广场的建筑是古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 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

自古以来,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

目前,广场两侧建筑带回廊的底层部分全都用做商店、餐厅和咖啡馆,以致这里一年四季人流如潮,广场上还有数不清的鸽子飞起飞落,游人和它们和平共处。

 
 (图片,圣马可广场右侧的商场)

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曾经是世界最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原为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二是大门顶正中,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的骏马。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其次,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内外有4000平方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

 
 (图片,圣马可广场1

在大教堂边上是格外显眼的圣马可钟塔,高达97米,建于15世纪。每到整点的时候,两个机械人就会用槌自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登上高塔纵目远眺,威尼斯全城尽收眼底,一片红褐色的屋顶,一眼不见尽头。偌大的圣马可广场上,游人点点,几近蝼蚁。望海边,一排排贡多拉,煞是好看。

圣马可广场和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圣马可广场是每年嘉年华最主要的场景,但是在平常也热闹的像一座舞台,永远不会冷场。因为,每天都有从世界各地前来的宾客游人成千上万。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如巨镜的海湾旁,建筑雄伟美丽,雕塑玲珑剔透,游人如织,光彩照人。一群群鸽子时而簇拥在地,时而振翅飞翔。整个广场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一幅迷人的图画。

威尼斯这座世界上最美的水上殿堂回廊,昔日的美丽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和水体延续至今,它独特的氛围令游人感受到无法言语的奇妙。威尼斯是个游乐园,是个充满奇妙与梦幻的地方,令到来的游客依依不舍,在童话般的水城流连忘返。

 
 图片,威尼斯水巷4

 
 图片,威尼斯小巷4

 
 图片,威尼斯濒海广场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