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胜武工作室 2016-10-30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经典新知腾讯儒学凌俊峰2016-10-28 15:53

文/凌俊峰

生在中国,我们都很熟悉一个词,叫“送礼”。而面对这样的一个词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礼品是人际关系的缓和剂,当人与人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送礼是快速发展友谊的手段,也是表示送礼者对对方尊敬的一个方式;另一方面,在中国泛滥的“送礼文化”,也成为了腐败滋生的温床。许多人的礼品越送越重,却觉得人情越来越淡;有些人不堪送礼的重负,叫苦不迭;有些人送礼,为的是让接受礼物的人答应一些要求,从而就有了违法乱纪的可能……连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也不乏揭露这个中国特色现象或加以思考批判的小品。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礼仪文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送礼是有中国传统的事情,然而今天的人们多重视该送什么礼,却不关心送礼背后的文化内涵。若我们懂一些古代礼仪,知道过去人们相见会送些什么礼物,一定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礼仪背后的文化内涵(资料图 图源网络)

周代的时候,人们就有了关于礼的各种仪节。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会有隆重的国礼,用到珍贵的玉;重要的节日,人们会举办庆典,安排规模极大的祭祀,也要用到牛羊牲畜作为祭品;青年男子到心爱的女子家求婚,也要带礼物作为聘礼,一般的老百姓到别人家玩,也会带些瓜果作为礼物。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古人祭祀(资料图 图源网络)

而士大夫之间相见,要求是不一样的,他们会带上一只野鸡作为礼物。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人恐怕很少能见到野鸡了,因为家养的鸡已经占据了市场主流;但在古代,野鸡还是很多的。作为一个美食,人们只要有机会,就会想要去逮到它吃掉。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手枪,弓箭也不一定射的准,为了逮住野鸡,人们想到了这样的办法:成群地围住野鸡,并用诱饵去引诱它来吃。野鸡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动物,它好斗,但是也很聪明。一旦被人们围住,它就会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成为盘中餐了。面对这样的危险局面,它并不懂得害怕,也不会落荒而逃,而是果断地选择自杀,并不让人活捉。这是一种视死如归的品质,也是士人所看重的坚韧不拔的气节。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士人看重坚韧不拔的气节(资料图 图源网络)

士大夫之间相见,带上野鸡,正意味着两个人之间的交往是彼此敬重的道义之交,是超越了利益的朋友关系。而被作为礼物的野鸡,在被拜访者向访问者回访的时候,也会被带过去作为“还礼”。从始至终,交往者并没有花费任何财产,但这样的交往,却充满着文化内涵,突显着人与人之间高贵的品质。

古代士人把野鸡当礼物?大有文化内涵

以野鸡作为礼物(资料图 图源网络)

士人原来是贵族的下层,而在春秋战国之时,这个阶层被赋予了历史的新任务。他们是有文化、有道德、有担当的人,即使是局势混乱,他们也抱有平治天下的理想,为中原大事四处奔走。士大夫的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深深思考,并努力学习的。今天的我们,在送礼的时候,也应该多想想古代士人送的野鸡。这样的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加纯粹,社会之风也会越来越纯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