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中专生的案例竟成了MBA课程

 Liugf6012 2016-10-30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龙马加油站案例和陈小玲工作法!”

如果哪天MBA的老教授这样开场白,千万不要觉得意外,因为,近日四川销售龙马加油站的案例正式进入了“中国案例共享中心”,成为首个进库的加油站典型营销经验。
顾名思义,这个案例诞生于中国石油四川销售的龙马加油站,而且大有来头!仅仅是案例申报的前期,就有中国石油大学教授亲自带领的课题组出马,在龙州分公司龙马加油站实地采访,以全国劳模陈小玲先进事迹和《陈小玲工作法》为基础,获得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这才完成了最终的撰写和编制,经过重重评审后,进入了“中国案例共享中心”。
为什么千万人之中,陈小玲的故事就能登上MBA的课程?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她的故事。

一个对汽油过敏的川妹子成了全国劳模
陈小玲是谁?出生在农村,她是个地地道道的川妹子。2005年7月,只有中专学历的她走进中石油,成为了一名加油员。这也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份稳定工作。
然而这份新工作似乎并不是很适合她——有些人天生喜欢闻汽油味,有些人天生对汽油过敏,陈小玲就属于后者。第一天上班,刚刚几个小时,她身上就长起了红斑,奇痒无比。作为一名加油员,对汽油过敏可是“硬伤”啊。老公在电话里对她说:“你根本不适合干这行,辞职算了!”但是这个川妹子偏偏就不信邪,不顾丈夫劝辞,咬着牙坚持了一个月,虽然还是带着满身的伤疤,不过身体总算慢慢争气了,也不再对汽油那么抵触了。

这一坚持,就是十年,一不小心,就成了全国劳模。
加油站工作法哪家强?
没有急难险重的任务让她完成,没有丰功伟绩让她实现,她却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她是一位普通的加油站经理,在10年时间里,用双手加好每一箱油,用双脚走进顾客的心,用微笑温暖自己的团队,成为一名基层“营销大师”。
有例为证:陈小玲以及她的团队打造的“陈小玲工作法”屡建奇效——龙马加油站让竞争对手每升油降价3角都抢不走客户;站前道路封闭施工7个月而销量不降;每年外送4000多吨油品,相当于送出一个中型加油站……看到这些成绩,就不得不提到陈小玲的“服务+”工作法。

“服务+”工作法分别包括“服务+客户”、“服务+资源”、“服务+团队”、“服务+事业”、“服务+家庭”,自成体系,又互为补充。
“服务+客户”
“搞客户管理就像在谈恋爱,要把客户当作情人,只有惊喜不断,才能赢得忠诚。” 陈小玲说,客户是市场真正的主人,而若想变成客户的主人就要抓住客户的心。只有提供超过客户预期的服务,才会得到超值的回报。

陈晓玲建立了一个龙马“坝坝宴客户圈”,客户在这里交流感情、互通有无。在拉近加油站与客户距离的同时,促进了油品销售。每逢过年时,总能听到客户说:“你们的坝坝宴要通知我一哈哦”。如今,“坝坝宴”不再是简单的聚会而已,它已经融入龙马文化,是龙马加油站的标签。
“服务+资源”
“变,是市场永恒不变的法则。和,是应对万般变化的法宝。”这是陈小玲在油品零售行业的心得。

2012年,龙马加油站所在的龙马大道修路7个月,路边所有加油站纷纷停业,当顾客烦恼去哪里加油时,龙马加油站原地坚守。从与施工队伍协调,到资源配送维稳,在道路施工期间销量不仅未减,还创造了200万利润,达到了客户与企业的共赢局面。
“服务+事业”
用句通俗的话就是“梦想和坚持”。陈小玲认为,工作即是生活,生活也是工作。用流程表单化管理,高效工作。陈小玲勉励大家,苦难并不会因为懦弱而减轻伤痛,对于事业最初的梦想需要咬牙坚持。青春因客户的满意而出彩,热爱是成就事业的力量之泉。
“服务+团队”
“跟着我有肉吃”,这是陈小玲竞聘加油站经理的豪言壮语,但她每次听到大伙这样说时,心自自豪,而且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她说,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感到有奔头。
去年5月5日,全国劳模陈小玲还走上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讲台,以其10年加油站经理生涯和“陈小玲工作法”为教材,为百余名大学生讲了一堂“劳模站经理大学课堂话营销”主题课。从那时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就决定把陈小玲先进事迹及龙马加油站典型营销经验编成教学案例,让陈小玲与她的加油站长期“进驻”大学课堂。
案例以全国劳模陈小玲先进事迹和《陈小玲工作法》为基础,详细描述了四川销售泸州分公司龙马加油站的历史和所在地区的行业环境,讲述了龙马加油站经理陈小玲从农村娃到中专生、从加油员到加油站经理直至全国劳动模范的成长历程,以实例和故事的方式展现了龙马加油站如何对待顾客、如何对待员工之道。

来源/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企业号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