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民眼中的十个“最上海”乡土文化符号出炉

 gudian386 2016-10-30

中新上海网10月29日电 近日,经市民投票和专家评审,备受关注的上海市民文化节百个乡土文化符号出炉。其中,黄浦江、沪剧、石库门、鲁迅、南京路、外滩、上海城隍庙·豫园、中共一大会址、东方明珠、徐家汇十个文化符号根据投票数被评选为“最上海”乡土文化符号。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兼有饮用水源、航运、排洪排涝、渔业、旅游等多项功能。据传,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此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今天的黄浦两岸荟萃上海城市景观精华,外滩、陆家嘴(东方明珠)等“最上海”的文化景观也隔江对望。

石库门建筑则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至今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中国城市最早出现的房地产形态。美国三一学院都市与全球研究中心主任陈向明说,石库门对上海从小渔村到城市做了全球性连接,是上海市民的集体记忆。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的高峰期,石库门占当时上海住宅总面积的六成以上;五十年代,大部分上海人居住在石库门,石库门人口密度大;九十年代,大批公寓式高层建筑兴起,石库门建筑逐渐衰败。如今,石库门的价值越来越被上海市民和政府关注,如何保存和发展石库门建筑成为政府和诸多学者的课题。

在中国近代新文学代表人物鲁迅逝世八十周年之际,上海市民也力推鲁迅为“最上海”乡土文化符号。1927年10月3日鲁迅偕许广平抵达上海,从此定居上海,至1936年10月19日逝世,最后长眠在虹口鲁迅公园。这时期鲁迅的杂文内容所及文坛政界、街巷传闻、世态人情不一而足,他用杂文“勾画中国大众的灵魂”,合起来是中国的“现代史”,更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全景图。

1927年前后,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知识分子纷纷聚集到上海,除了鲁迅外,既有蔡元培、郭沫若这样的学界泰斗,也有郁达夫、巴金等文坛新秀,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现象。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重镇的多伦路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也当选百个上海乡土文化符号。

如果说鲁迅精神彰显了上海的人文精神,那么徐光启则凸显了上海融贯中西的科学精神。徐光启好经世致用之学,在农业、数学、天文、历算、军事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贡献。四百多年来,这位上海之子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名片。为继承和弘扬徐光启的科学精神,徐汇区在其墓地旁(今光启公园内)建徐光启纪念馆;徐家汇,因徐光启墓地坐落于此,后裔守墓聚族而居,且有肇嘉浜等多条河流汇聚而得名。

同时入选“最上海”的乡土文化符号还有被誉为“上海声音”的上海地方戏剧——沪剧,以戏曲形式保存着上海的语言特征、文化记忆与世俗风情,也是“最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此同时,大世界、内史第、佘山、上海火车站、顾绣、金山农民画、复旦大学、罗店划龙船、大白兔奶糖、巴金等文化符号也入选了百个上海乡土文化符号。百个上海市乡土文化符号按名胜史迹、景观地标、海派人文等分为七类。其中,名胜史迹类入选的文化符号逾百分之四十。

而在10月22日至30日,市民文化节还牵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区县周”活动,以“展示16个区特色乡土文化”为主题,与上海市乡土文化符号的出炉互相呼应。各区将名胜史迹、景观地标、海派技艺、民俗风情、特产美食等乡土文化符号巧妙融入到艺术中,让市民领略了上海缤纷多彩的区域文化。(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