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听梧桐醉赏月丨洞箫独奏《梧桐月》

 灵石水华 2016-10-30


选自张维良1994年发行专辑《梅花三弄》

洞箫:张维良


《梧桐月》是洞箫名家张维良先生早年作品,根据于流传于苏州一带的乐曲改编而成。全曲分为两个部分,开始的散板是景的描绘,象缓缓打开的一幅写意长卷:秋夜,风清云淡,月光清冷素洁,梧桐树亭亭挺立,树干高直,脉络清晰,月光透过宽大而绵软的树叶,洒落在地,一地斑驳。而凤凰早已飞入神话传说中不复现,独留梧桐,引发幽古之思。后半段触景生情:斯人徘徊于随风摇曳的梧桐树下,自比凤凰,起舞弄影,夫复长啸,举杯邀月,宠辱皆忘。


秋夜 

〔宋〕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箫描画的“月”,同样是吹管乐器,和明亮悠扬的笛声相比,洞箫似乎更多了几分典雅幽静,更多了一丝发自灵魂深处的内涵。这段《梧桐月》灵感来自宋朝词人赵令 的一段词:“樽前人已老,余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而这段箫曲表达的正是古人这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惆怅。岁月催人老,曲中的人儿无可奈何,能做的只有借酒浇愁、倚着梧桐、望月吹箫。 箫在手中。什么曲调,何种思绪,全在自己。当真一人一曲《梧桐月》。




演奏者简介

张维良,195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华夏室内乐团团长、中国音协管乐研究会副会长、南京东南大学名誉教授。




张维良先生是一位集创作与演奏于一身、极富个人魅力的音乐家,他在笛、箫、埙的演奏和创作上颇有建树,有'圣手箫王'之美誉。对音乐艺术执着的追求与探索,使他不断推出个人CD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