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丨手把手教你看支撑和压力

 博览众长123 2016-10-30

 刘晓博 牛股资讯V

 在日常分析的主图K线图中,缺口是很常见的,总的来说缺口分为以下四种: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与消耗性缺口。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这几类缺口。


应一个朋友随口一说的强烈要求,给大家讲讲我平时怎么看压力和支撑的, 很简单,三个关键词:均线、趋势、缺口。

全世界做技术分析的人寻找支撑和压力都是从这三个角度出发,什么波浪理论、酒田战法等等,都是趋势判断和拐点分析,落实到最实际的支撑和压力,还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像你吃遍中国所有的美酒家肴,但最终在饭局尾声都逃不开三个东西:馒头、米饭或者面条。

1、均线。

这个很简单,不管是散户、游资还是机构,不管资金规模大小,团队能力强弱,落实到最终操盘都是人在做,几遍是程序化交易也是人设定的交易触发条件,所以只要涉及人来交易的,其实最根本的原则都是互通的。

均线,就是一个最根本原则,也是绝大多数人喜欢用的方法,早年间市场规模不大,参与者不多,所以往往出现一家主力能完全控盘一只股票的情况,那时候均线不好用,因为主力想怎么玩怎么玩,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信息传递也越来越快,几乎没有一只股票被一个主力完全控盘的情况,所以大家炒股都要看均线,来解读资金的合力,这时候均线就出现了支撑和压力的指导意义。

常用的支撑压力均线:

短线:MA5、MA10

中线:MA20、MA60

长线:MA120、MA250

上边这些MAXX是什么意思我就不讲了,如果你连这个都不懂,那,要百度是干嘛的!

注意一点,我上边说的都是MAXX均线,没有说5日均线、10日均线这些,因为我们在分析压力支撑的时候,有可能不是只看日线,还会看30分钟线、60分钟线,甚至周线、月线等等。

所以,通过均线分析压力支撑,就是先观察股价前期运行到哪条均线就出现方向变化,那么这条线就是压力线(或者支撑线), 等股价再次运行到这个位置的时候,就有方向变化的可能性。

你们想看的栗子来了,这个股,大家看那条绿色均线,这就是明显的支撑线,股价运行到这条绿色的均线附近,原则上说就可以补仓或者买入了。

为什么是原则上说呢,因为不排除跌破支撑的可能性,所以就不存在100%成功概率,所以只是原则上讲,即便在支撑线附近进场或者加仓,也要做好止盈止损的计划。

2、趋势。

说这个环节之前,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趋势总共分几种?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其实答案很简单,趋势总共分三种:上涨、下跌、横盘。

就像夫妻俩吵架,责任分成老公错、老婆对、老公错同时老婆对这三种情况。

通过趋势分析支撑或者压力,其实关心的并不是趋势本身,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趋势的方向,只能在趋势运行过程中寻找支撑和压力为自己的操作提供帮助,而且据老夫多年观察,通过趋势分析出的支撑和压力,往往在有效性上要比均线更胜一筹。

趋势分析支撑和压力的方法主要:

1、上涨趋势中,连接所有回撤的低点,就是支撑线,连接所有上涨的高点,就是压力线。

2、下跌趋势中,连接所有下跌的低点,就是支撑线,连接所有反弹的高点,就是压力线。

3、横盘趋势中,连接所有下方的低点,就是支撑线,连接所有上方的高点,就是压力线。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的原理,当股价跌到这条线的时候,资金会以前期都涨起来了为依据,进场做多,反之亦然,当然现实情况中很少有那种可以连接股价所有高低点的支撑线或者压力线,所以只要找出一条线,能连接尽可能多的点就可以了,记住,完美主义者在A股市场里活不下去。

你们要的栗子又来了,看下边这个股,走的非常标准,低点连线很清晰,而且非常精准,但要记住,这不是一家主力控盘做出来的,而是资金合力的结果,你把这条线画到K线图上放着,哪天跌回到这个位置,是不是就可以买了呢?

3、缺口

这个方法用的不多,一来缺口出现的概率不大,二来绝大部分股票的支撑和压力基本都能靠均线和趋势线解决,所以就显得缺口不太重要,从实际情况看缺口确实也不是一个分析支撑和压力的主流方法,但用来辅证另外两个方法,还是有意义的。

先普及一下,什么叫缺口,下边这个就是,指的是股价因为某些原因直接低开或者高开到某个价位,和之前的价格中间有空缺的情况。

用缺口测试支撑和压力的方法很简单,就一句话:逢缺必补。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1、股价下方最近的缺口是股价的支撑位,回补之后就有反弹可能性。

2、股价上方最近的缺口是股价的压力位,回补之后就有下跌可能性。

注意我上边的词,用的都是可能性,因为相对前两种方法而言,这种方法只能用作辅助,不能用作主要的判断依据。

你们要的栗子来了,我们看下边这个股票,就是前期的缺口,完成回补之后,就开始出现下跌,因为资金的目标就是回补缺口,回补完失去前进动力,股价自然就走弱了。

就这么多,望大家学以致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