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谈首届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

 KVic 2016-10-31

首届亚瑟·鲁宾斯坦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的中国评委但昭义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他师从中国钢琴教育界的泰斗周广仁先生,培养出了陈萨、李云迪、张昊辰等多位著名青年钢琴家。因其弟子们屡次在国际钢琴大赛上载誉而归,他也被尊称为中国钢琴界的“金牌教练”。本次比赛荣幸邀请到了但昭义先生作为赛事评委,让我们来听听他对比赛和选手都有哪些评价和建议吧。




您对这个比赛的总体印象是什么?参赛者的水平是否符合您的期待?

首先,非常感谢主办方邀请我来做这个工作,这种难度和规格的青少年钢琴比赛在中国举办还是第一次,这个比赛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组织工作的国际化。深圳也曾举办过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到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但是几届比赛下来,一直比较困惑的问题就是国际选手比较少。这次我来到小鲁赛发现国际选手很多,我比赛之余也问了笑晗,由于他曾经在国外学习的时间比较长,除了自己做了比较细致的工作外,老师和同学也给予了很多帮助。这次比赛外国选手比中国选手多是一个很好的国际化的特点。第二,在今年这么多的选手中,像拿第三名的格鲁吉亚选手、以色列和日本的选手都让我觉得这个比赛的水准很高。到了第二轮50分钟的曲目,17岁以下的孩子能演奏这样难度的作品且水准非常高是非常难得的。过去大家都说中国选手在青少年这个档次比较有优势,但这次给我们的印象也还是有差距的,但我们也有优秀的选手,总的来说大家还是水准非常高的!


这场比赛在中国举行,并且有12位中国参赛选手,请问您对他们演奏的总体评价如何?

说到比较突出的选手,我对陈学弘是比较有印象的,另外还应该有3个13岁的中国孩子,我虽然没有机会听他们演奏协奏曲,但他们的能力我是知道的。像第二轮他们演奏的舒曼奏鸣曲和狂欢节,我都有点不敢想象这是13岁的孩子演奏出来的,虽然不是那么的成熟,但是能完成这么大型的作品,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相较而言,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孩子学生气更重一些,老师教得更多一点。像15岁的格鲁吉亚选手还是比较有演奏气质的。这一点是我们从教育的角度需要总结的。虽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讲规范,但是从表演的角度出发,还是要更开放一些,给他们多一些锻炼的机会。


正如公众所知的那样,没有中国选手进入决赛,根据您的观点,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没有能进军前三名?

虽然在我的打分里面,陈学弘是应该可以进入决赛的。拿拉赫玛尼诺夫第二奏鸣曲来说,他和俄罗斯选手确实在演奏风格上很大的区别,但是他在诠释这个作品的技术上是完全胜任的,这么复杂的一个作品,陈学弘在作品的结构处理、呈现风格以及音乐的细致处理方面还是有超过俄罗斯选手的方面,但是俄罗斯选手处理自己国家的作品可能更大气更厚重一些,这方面俩人是迥然不同的。从结果来看,外国评委他们更欣赏这个俄罗斯选手,当然,中国选手没进决赛也可能是因为多了一些学生气。听这些外国选手演奏时,感觉他们在诠释音乐方面显得更成熟。对他们来讲,演奏就是演奏,是要有一些表演气质在里面的,而中国选手的演奏还是显得有些拘束。


最后一轮是协奏曲决赛,您会用不同的准则来评估这轮的演奏吗?

协奏曲演奏是一个和指挥、乐队合作的过程。像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或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乐队都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的。一般来讲选手到协奏的时候,要在音量和声音的质量上有别于独奏。这个方面我觉得还是有些不够满意的地方。录音的时候乐队和钢琴的音量可以用调音台来制作,但是现场演奏是不行的。在中山音乐堂的那场比赛,我记得乐队的音色也是比较干的,声音没有我想象的好。有时候乐队也会盖过钢琴的声音。所以在排练的时候也不能完全都怪选手或者乐队,因为台上和台下的人对声音的听觉感受是不一样的,这需要一种协调。在比赛很有限的时间里,双方可能达不到配合上那种相当合适的协奏关系。


您可以对这次比赛的组织方给一些评价吗?

就像我刚刚说的,本次比赛是很国际化的。据我所知,本次比赛的组织人手还是比较少的,像翠芬和笑晗,但是他们的工作做得非常精细、到位。那些最重要的环节,比如组织选手和评委,都做得井井有条、非常精确。从翠芬的工作来看,一切都为了比赛,自己休息、吃饭都不在乎,工作非常投入、忘我。志愿者也是非常热情,做得非常好。一般来讲,不组织比赛的人,都认为比赛就是选几个选手和评委,让选手上台弹弹琴而已,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我自己组织过深圳的比赛,我知道想要组织好一个比赛是非常非常复杂和累人的。所以我认为这次比赛举办得很好。


最后,您可以给这次参加比赛的选手以及他们的家长和老师一些寄语吗?

钢琴的路是非常艰难的,这不是很纯粹的个人问题,需要老师和学生配合,大家目标一致。同时,还要家长的支持以及社会和学校各方面的努力。我记得李云迪在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获奖的时候,阿里·瓦迪就曾经说过比赛的第一名像一个七巧板一样,差一块都不行,选手需要精心地去摆放它们,调整各个角度,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成绩。每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路还很长,这个比赛拿了最好的成绩也不意味着这一生的路就那么平坦。所以坚持追求,不懈地努力很重要。不要为了得奖,为了荣誉,而是为了艺术,去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