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泉“祺祥重宝”钱的新发现

 紫气东来2050 2016-10-31

在“天眷堂古泉百家讲坛”上,少泉先生以“有种清钱,每枚都上万!”为题,介绍了“祺祥钱”,其中少泉先生认为最为稀少的是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

   在关汉亨先生的《中华珍泉追踪录》一书中写到:

宝泉祺祥重宝当十迄今只发现五枚,殊足珍贵。最初为杨幼云所得。珍泉刊于鲍康《大泉图录》一书中。早年戴葆庭曾得一枚宝泉当十雕母,极为罕见。泉拓刊于《戴氏集珍《(图1062)。三十年代日本平尾氏亦获得宝泉当十大钱(见《昭和泉谱》)近期上海陈旻声撰文介绍一枚宝泉当十,“铜精字美,规制厚实,全然咸同气息。”,据悉北京首都博物馆亦收藏一枚宝泉祺祥重宝当十大钱,实属难得一见之清钱珍品。(下图为此书所刊四枚宝泉祺祥重宝当十的拓图)

 近年来,据公开出版的刊物也有披露,《收藏界》杂志先后介绍了两枚类似钱币,一枚铜钱,一枚铁钱:



“铜钱直径33毫米,重量17克,楷书字体清秀,只可惜锈蚀和磨损严重,部分笔划已模糊不清,但“棋祥重宝·宝泉当十”仍可辨。”,“铁钱,此钱直径3.34厘米,穿径0.8厘米,厚0.25厘米,重15克。细观此钱,文字别致大方,锈蚀斑驳凝重,包浆老陈熟旧,距今141多年仍然风采依旧”。

对于铁钱,董大勇先生认为,““棋祥重宝”铁钱少见,此宝泉当十钱,钱文书法规范,包浆锈色较老,不似近年伪造。鉴定应以实物判断为据。但棋祥铁钱亦未见记载,也希望读者提供更多有关书面资料。”

在柳冬青先生的《中国历代珍稀钱币鉴赏与投资》一书中,也介绍一枚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


此钱直径34毫米,重量15.27克。

近年来,拍卖公司也有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拍卖:

 以上为北京中拍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拍卖一枚“清代宝泉局“祺祥重宝”当十,直径33.8mm,极少见,极美品。”


以上为北京大晋浩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3春季拍卖会拍卖会专场“陈光扬收藏及日本藏家古钱币专场”、清 “祺祥重宝”背“宝泉当十”,直径36mm,为曾泽禄壮泉阁50拓谱原物。

由于宝泉“祺祥重宝”当十甚为稀少,因此从清末民初就出现了许多赝品,下面是平尾赞平收藏的老彷清代宝泉局“咸丰重宝”、宝源局“祺祥重宝”当十母钱各一枚,近未使用品,直径分别为3038毫米。



由北京诚轩在2013年秋拍上拍卖,成交价为4830元。

民间收藏家也有收藏:


以上两枚分别来“自京川游侠的博客”和“wml480630的博客”。

   此外,“钱缘大叔”的博文《古泉五十名珍之一祺祥重宝宝泉当十》、“钱源”的博客中的博文《“祺祥重宝”宝泉局当十》等博文对这种钱币也有介绍。

在淘宝网上,多有“祺祥重宝”当十钱仿品或赝品出售,基本为宝源“祺祥重宝”当十钱.

骗子拍卖公司的网页更是耸人听闻,如“资深经纪人刘晓洋”的“大清镇库祺祥重宝钱币鉴定交易”:


总之,就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而言,是十分稀少的。关汉亨先生在《中华珍泉追踪录》一书中认为存世只有五枚,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发现以上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可以分为两类——出土满宝和不出头闭口满宝:


似乎不出头满宝类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可以依照“满宝”字的写法分为不同版别——闭口与开口:

如果依照楷书“宝”字的写法,可以分为更细的版别。因此,宝泉“祺祥重宝”可能有多种版别,这是不奇怪的。

对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存在着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宝泉局是否真正铸过祺祥宝泉当十。”。

对于这种看法,天眷堂认为,“研究祺祥钱有一个很重要的泉谱,就是鲍康的《大钱图录》,它成书于光绪二年,收录了很有代表性的三枚祺祥钱。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一枚宝泉当十,特征是满文不出头,和我们后来见到的出头宝差别非常大。再一个还收录了一枚祺祥同治合背。因为是大钱图录,所以书中没有小平钱。但从在书中的一些线索,我们也能了解到祺祥钱在当时的一个存世状态。书中三枚祺祥钱是杨幼云所藏。

在同治年间,杨幼云在钱法堂是任过官职的,加上鲍康当时也在京城为官,所以他们的说法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图录刊行于光绪二年,距祺祥也就十三四年,这个时间节点非常重要。说明祺祥同治合背在同治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而且当时人们的看法就非常明确,就是“戏铸”,当时的“匠造”,并没有当成正式的铸钱,大家可以参考书中的文字说明。”



天眷堂的观点是祺祥宝泉当十是有铸造的,未发现的原因是当时铸量太少了。“宝泉当十至今还没有发现,”.实际上,天眷堂对传世的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持否定态度,认为都是假钱。

天眷堂举出一个例子,“在日本见过一枚满文不出头的,文字风格非常好,不是现在人能模仿的,但也是一枚假钱。我推测是用了一枚真钱翻铸的。”

根据《大泉图录》的拓片,所载宝泉“祺祥重宝”当十应该为不出头开口宝,只不过开口很小而已。而《中国历代货币大系.清钱币》所载宝泉“祺祥重宝”当十虽然不出头,但为闭口宝,是戴葆庭先生过眼过手的雕母钱。

究竟存在不存在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笔者不想对现存的此种钱币妄加评论,因为笔者只是看到照片或拓本,没有过眼、过手。

笔者最近收藏到一枚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

此钱钱径34.55、郭厚3.15、穿径7.1毫米,重量为17.04克,为黄铜钱币。从文字上看,这枚钱币与戴葆庭前辈过手的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雕母极其相似。

从品相上看,此枚钱币并不完美。钱币在文字上多有瑕疵。边轮、內郭都没有经过进一步修饰,钱币表面没有经过磨砺精修,粗修的痕迹明显,如果从清代制钱工艺要求来看,这是一枚不合格产品。

这枚钱币出自所谓的军饷坑,钱币出自甘陕交界初的一个窑洞式窖藏,2010年这一带多雨,形成山体崩塌和泥石流,因此这些钱币暴露出来。这批钱币以清钱币为主,其中有不少大钱,以咸丰钱为主,包括一些同治部颁样钱。

这批钱币中的咸丰大钱,许多是《咸丰泉汇》上登载的试铸样钱,比较有名的宝泉“咸丰重宝”竖当五十、宝泉“咸丰元宝”当百的“宽满宝”:



其中相当多数的咸丰钱币是任何资料无著录的,如叶尔羌、喀什噶尔“咸丰重宝”当五十:

此钱未见著录,但是根据考证,这些钱币为南疆各局改铸小型咸丰钱币当五十钱,铸造的样钱。

这批咸丰钱币,大体上有如下特点:有瑕疵、没有经过精修,大体上看,属于被淘汰不合格品,或被废弃的试铸品。

笔者认为这批军饷坑钱币的发现,是中国近代钱币史研究上的一次重大发现,笔者经过当年收集,收集到绝大部分咸丰钱币,并且进行数年的研究与考证。证明这批钱币确系为真品。

就祺祥钱而言,这批钱币中先后发现有“咸丰重宝”当十的宝源、宝巩钱,宝苏“祺祥通宝”等。



而这样的宝泉“咸丰重宝”当十,极其稀少,笔者见到的只有这一枚,此枚钱币无论从材质、锈色、包浆,还是从出土情况看,为真品无疑!

而这枚钱币的照片看,这枚钱币与戴葆庭先生所见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相差无几,似乎为同一版式。即“闭口不出头”满宝,就其“宝”字,据资料有如下写法:


但是仔细观察这枚钱币的满宝,其写法应该为“闭口出头宝”。但是出头的长度很小。应该是一种新的版式。

这枚钱币的发现,一则证明了确系铸造过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而且证明了这种钱币至少存在着三种版式,出头闭口宝、不出头闭口宝和不出头开口宝。

在天眷堂关于“祺祥钱”钱的讲座中,少泉并没有提及这种版式的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其他资料也没有提及,这枚钱币可能是继戴葆庭先生发现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雕母钱的一个新发现。

我们可以从这枚宝泉“祺祥重宝”当十与天眷堂认为是赝品的那种出头宝宝泉“祺祥重宝”当十钱的对比上发现,二者之间仅仅就是出头与不出头的区别,其他钱文,无论是汉文还是满文都极为相似。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出头宝宝泉“祺祥重宝”当十赝品也是依照这种宝泉局铸造过的“祺祥重宝”当十钱仿造的,是有其原型的。:

人们根据自己所接触的古钱币素材,进行研究,如同一篇文章所说,是“瞎子摸象”,得出的结论并不全面,这在过去古钱币发现甚少的情况下,并不奇怪。而今天各种古钱币层出不穷,仅凭所掌握的少量素材或仅仅凭借过去的钱谱去评论与研究新发现的古钱币未免有些是偏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