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已至,到了治养脾胃的好时节---长夏,中医讲解长夏如何治养脾胃。

 永远回归大自然 2016-10-31

良方去疾、妙药养生、关爱自己、眷顾家人

今日立秋,从立秋至秋分,即87日一822日,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这四个节气的时间段都称为长夏,(夏,按节气指自立夏日起至立秋前一日)。中医传统上夏季是养心,长夏是养脾胃。夏为火,火生土,故长夏属土,主脾胃。长夏属土,与中医五脏之脾脏相应,五脏应脾,与胃相表里,主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维持生命。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胃的养生作用。脾恶湿,胃恶燥,湿又有滞之性,故长夏多患脾胃病,脾脏升清降浊功能减低,出现食欲不振、乏力、腹泻等症状;而孙思邈云:惟有夏月难调理,伏阴在内忌冰水,瓜桃生冷宜少餐,免至秋来成疟痢。

 

为什么要在长夏养脾胃呢?长夏是湿热多雨的季节,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湿气通于脾”。《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湿病诸候》亦云:“湿病,由脾胃虚弱,为水湿所乘。”夏令时节,人们多贪凉饮冷,偏嗜肥甘厚味,日积月累,脾阳受损,运化失权,湿邪渐生渐积,人多不觉。尽管湿邪致病常隐蔽徐发,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来讲,治当顾护脾胃为要,换言之,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湿邪发病率,如宋·张杲《医说·卷六·脏腑泄痢》云:“暑月食物,尤要节减,使脾胃易于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脏腑之疾。”

 

脾胃皆属土,脾为己土,胃为戊土,而脏腑分焉。脾为脏,胃为腑,凡脏主守,腑主通,脏阴而腑阳也。云:“胃为水谷之海,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故胃主纳,脾主运,胃喜凉,脾喜燥,昔人每多混治。脾胃为营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百病始生,所以谈脾胃虚弱的证候、病机及辨别。

 

从证候和病机上分析:脾虚,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气虚证是指脾气不足,胃脘隐痛喜按,腹胀纳呆,食后甚胀,呕恶嗳气,大便溏薄,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消瘦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注意脾气虚无寒证证候,脉并不沉,而脾阳虚则有喜暖迹象,形寒肢冷,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中气下陷则是脾气虚兼有眩晕耳鸣,脘腹坠胀,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久痢,小便混浊如米泔,或脱肛,子宫下垂,胃肾下垂,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弱等迹象。脾不统血证则是有出血迹象,脾气虚弱,无力统摄血行,而至血溢脉外。

 

因脾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两者协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故脾胃有病往往互相影响。胃气虚证也见痞满,隐痛,喜按。纳少嗳气,属气虚表现。胃阳虚证也见冷痛脘痞,纳少及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的阳虚表现。胃阴虚证也见隐隐灼痛,嘈杂干呕,呃逆,失润表现,寒滞胃脘证则冷痛剧烈恶心呕吐,口泛清水,有实寒表现。

 

既然谈到了胃的寒,也谈一下胃热病,胃阴虚证(虚热)与胃实热证的辨别。

阴虚证与胃热证均有热象,具备了津伤胃热,胃失和降,纳运失职的共同病机,故有胃痛、善饥、口干渴、大便干结、烦热、呕吐、形体消瘦、舌红、脉数的共同症状。

 

胃阴虚(虚热)证,隐隐作痛,食欲不振,饥而不欲食,尚兼有胃脘痞满的胃阴不足、受纳功能低下的症状,舌脉是舌红少津,甚则舌有裂纹,脉细数,多有胃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史,多见于热性病或温热病后期,津伤未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胃肮隐痛,虚火气逆的干呕呃逆呈慢性发作,时作时止。

而胃实热证,灼热疼痛,食欲旺盛,消谷善饥,并有齿跟红肿热痛溃烂,口臭,鼻蛆,齿蛆,吐血鲜红的胃腑功能亢进、热蒸胃络、迫血妄行和胃热挟浊气上逆的症状,舌是舌红苔,多有感邪化热,或热邪内犯,或肝郁化火,或嗜食辛辣煎炒之品的病因,起病较急剧,病程较短,胃肮灼痛,急性发作,胃火挟肝气上逆的呕吐吞酸嘈杂,常与肝相关,若胃热日久,耗气伤阴,则可形成胃的气阴两虚证。

 

胃阴虚(虚热)证,治疗宜滋阴养胃,降火和中,方用香岩养胃汤,胃实热证,治疗宜清胃泻热,降逆和中,方用清胃散《脾胃论》。

 

故可见脾虚必见湿,受湿脾必虚,清阳不升,中气不足,亦可致下陷,亦可致阳虚,阳虚久至使胃虚寒,变化多端。长夏之祛湿的意义重在健脾,护脾阳之清升。故脾胃虚弱的人,应及时一调理好饮食,营养清淡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负担,建议少食多餐。当进入盛夏时一节,气温高且湿气大,闷热难耐而大汗频出,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饭前大量饮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饮,反之,极易损伤脾胃,此易内伤也,导致慢性脾胃疾病。所以长夏更应注重保护好脾胃,饮食养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饮食宜清淡可口、品种多样。脾胃为后天之本,调养之法宜清热祛湿,健脾和胃。健脾养胃的良品为莲子,芡实,茯苓,山药,薏仁。前四品为著名的四神汤,有补益脾阴、厚实肠胃的功能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随伺在旁的四位爱臣、由于日夜操劳,加上舟车奔波、水土不服,因此相继病倒。面对此种情况连御医也是束手无策。于是乾隆皇帝命当地知府张榜求医,不久,有一僧人前来揭榜,在把过脉之后开出莲子、芡实、淮山、茯苓等量炖猪肚的药方后,宣告四臣,事成!。四位大臣服下这药方之后,果然立即痊愈。此后,每有官员南巡,皆以此方炖煮食物养身,久而久之,此方便以四臣汤为名在民间广为流传。

 

当然脾胃也要靠日常保养:注意饮食有节,过饥过饱或过食生冷食品都能影响脾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消化性功能减弱,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润恶燥,而醇酒辛辣,油腻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热化燥,对胃部不利。保持精神舒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临床上由于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气郁滞,使胃病复发和加重的最为多见。起居有时,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重锻炼,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有规律的生活对于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免受寒邪侵袭。

 

脾胃病的中医诊治经验:

 

古今论脾胃及内外伤辨,说到调养脾胃不得不提到中医史上声名卓著的“补土派”创始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1180 - 1251,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幼好医药,从师张元素,不数年尽传其业。治病用药重视健脾养胃,提倡饮度疗法。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医著。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又言五脏以守为补,六腑以通为补,卓然有见。

 

龚廷贤总结先贤的经验云:盖内伤之要,有三致焉。一曰饮食劳倦即伤脾。此常人之患也。因而气血不足。胃脘之阳不举。宜补中益气汤主之。二曰思欲而伤脾,此富贵之患也,资以浓味,则生痰而泥膈。纵其情欲,则耗精而散气。内经曰:肾者胃之关,夫肾脉从脚底涌泉穴起,上股内、夹任脉、抵咽嗌。精血枯,则乏润下之力。故吞酸而便难,胸膈渐觉不舒爽宜加味六君子汤加红花三分知母盐炒一钱主之。三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者,劳力者之患也。宜保和丸。三因和中丸权之。此内伤之由如此。龚廷贤又云:凡善调脾胃者。当惜其气。气健则升降不失其度。气弱则稽滞矣。运食者元气也。生血气者饮食也。………夫心气和则脾土荣昌心火脾土之母肝木脾土之贼木曰曲直作酸故疏肝则胃气畅矣。肺乃传送之官。肺主气属金。肺金有力。则能平肝木。不能作膈闷矣。人多执于旧方香燥耗气之药。致误多矣。予家传三因和中健脾丸为脾胃家之通用。

 

清代医家华岫云在总结叶天士治脾胃经验云:《脾胃论》莫详于东垣,其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诸汤,以劳倦内伤为主,故用人参、黄以补中,白术、苍术以温燥,升麻、柴胡升下陷之清阳,陈皮、木香理中宫之气滞,以太阴恶湿,而病患胃阳衰者居多,用之得宜,效如桴鼓。

 

岫云而对叶天士之脾阳不亏之认识及辨证更为赞赏。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用香岩养胃阴之法。凡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嗌干,烦渴不寐,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皆胃病,岂可以、术、升、柴治乎。故先生(叶天士)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此即宗《内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之理也。故治胃阴虚,不饥不纳,用清补,如麦冬、沙参、玉竹、杏仁、白芍、石斛、茯神、粳米、麻仁、扁豆子。治胃阳虚,食谷不化,用通补,如人参、益智、陈皮、浓朴、乌药、茯苓、生术、地栗粉、半夏、韭子、生姜、黄米。治脾阴虚,胸嘈便难,用甘润,如甘草、大麦仁、白芍、当归、杏仁、麻仁、红枣、白蜜。治脾阳虚,吞酸嗳腐,用香燥,如砂仁、丁香、炒术、神曲、麦芽、干姜。如四君、六君、异功,凡守补皆脾药。

 

治脾胃阳虚,运纳俱少,食已欲泻,用升降法,如补中益气汤加茯苓、益智、木瓜,或益黄散。治湿伤脾胃,用平胃散,或清暑益气汤加减。治中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子。治饥伤,痛而纳食稍安,病在脾络,因伤饥饿而得,当甘缓以养脾营,当归建中汤。治食伤,伤食恶食,腹痛作饱,当分消胃土,用生益智、草果、广皮、茯苓、鸡内金、炒楂肉、神曲、煨姜。病后调理脾元,参苓白术散,或六君子汤。

 

最后,祝大家有个好的后天之本,健康与天寿常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