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岸易经分享34:凡事一体两面,禅语“是这样的么!

 水木年华138 2016-10-31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34:凡事一体两面,禅语“是这样的么!

(一)

白隐慧鹤出生于江户时代中期,是佛教里临济宗的中兴祖师,被誉为“五百年间出的大德”。

禅师喜近大众,不以地位身份来说禅。

白隐慧鹤是个坚毅的人,禅风峻烈,有不容易接近的地方,反而皈依者众多,许多俗人相继来参学。

历史上,对白隐禅师的人物轶事,及其大彻大悟的公案有许多翔实的记载。

一则“少女未婚生子,诬陷得道禅师,而禅师却慈悲代人受过,为人养子”的故事家喻户晓。

白隐慧鹤禅师是一位有道高僧,生活严谨,戒行庄严。

距禅师寺院不远,有一户开布店的人家,一家都是白隐禅师的信徒。

有一天,这户人家气急败坏地抱着未婚女儿所生的婴儿前来兴师问罪,称女儿招认孩子的父亲就是白隐禅师。

夫妇二人他怒气冲冲地拿着木棒来到禅寺,看到白隐禅师,不由分说先痛打了一顿。

然后愤愤地把婴儿朝白隐禅师面前一放,说:“这是你的孽种,还给你!”

白隐禅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是这样的吗?”

从此,白隐禅师只得经常抱着孩子到村庄上去化些奶来喂养婴儿。

民众也不在相信、敬重白隐禅师,还时时羞辱、骂他,禅师一句辩白都没有。

一年后,那位未婚少女终于向父母认错忏悔,吐露出实情。

原来孩子的父亲另有其人,这对夫妇非常懊恨冤枉了禅师。

有一天,他们到禅师的寺院里去,送了许多供养的礼品,说明事情的原委,请白隐禅师原谅,并表示要把婴儿带回去。

白隐禅师依然只是淡淡的一句:“是这样的吗?”

便把孩子还给了他们。

一切都是那么平静,就象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后来女孩子皈依佛门,跟白隐禅师学禅。

(二)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即为阴阳。于人、于事、于物则为正反、善恶、好坏、上下、是非对错的两面……

阴阳学说来自《易经》,《易经·系辞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

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

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

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三)

洋洋洒洒的说了那么多,是看过中华海峡两岸周易科学交流协会理事长、著名易经教授黄来镒先生近日分享来的一篇文章,受启发所作的一些延伸和感悟。

台湾的黄来镒教授在该文中,不仅言简意赅的提到了白隐慧鹤禅师的“代人受过养子”的故事,还从易经的角度阐明:凡事皆一体两面。阴、阳者,善与恶也。

文末,黄来镒先还不忘叮咛:“真相未明之际,切记:稍安勿躁,以免得咎。”

原文分享如下:

白隐慧鹤禅师是一位有道高僧,生活戒律行止甚为严谨,他的寺院附近一户开布店的人家,全家都是他的信徒。

某天,这戶人家气急败坏地抱着未婚女儿所生的婴儿前去向白隐禅师兴师问罪,因为女儿說孩子的父亲是白隐禅師。

這位信徒十分生气他心目中敬重的大师,竟然做出如此劣行,除了恶言痛斥还毒打一顿。

白隐大师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话:“是这样的吗?”便把孩子接下,并且开始抚养。

自此而后,民众常常羞辱白隐禅師,禅师却一句辩白都没有。

一年后,那位未婚少女吐露事件真相,孩子的父亲是他人,而不是白隐禅师。

当众人向白隐禅师请求原谅时,白隐禅师仍然淡淡地一句话:“是这样的吗?”

——“是这样的嗎?”这句話,是对虛妄的世间、顛倒的世界所持的否定心情,也是对自己肯定的态度!

——這就是襌者極其高深的修持!

——凡事皆一体两面。《易经·系辞传曰:一阴一阳之謂道。阴、阳者,善与恶也。

真相未明之际,切記:稍安勿躁,以免得咎。

——臺灣《易經》後學黃來鎰纂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