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岸易经分享8:研周易心得,改其名,不如修其身性

 水木年华138 2016-10-31

【专栏】

两岸易经分享8:研周易心得,改其名,不如修其身性

昨天一日的奔波,深夜到家已近凌晨,备感疲惫,未能及时将台湾的黄来镒教授分享过来《易经》知识,及时传递分享!

在此致歉!

不知何时起,曾热衷并流行起来改名热!

改名是否真正对自己的命运有所帮助,未置可否,不作评论!

不过,今天,我们会介绍一种比改名更有效的办法,不妨试上一试!

7月19日,黄来镒先生从名、字、号的认识谈起,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易心得,提到了四点感悟,一并分享!

原文链接下如下:

对于《名》、《字》、《号》的正确体认:

——名,父母所赐;字,恩师所祝;号,自己所爱……

《名》,既为父母所赐,大恩大德,不可废也!

《字》,不可自取,必须由恩师依学生个人专业、才智、德行,贶(音:kuàng)以学生,以资激励奖赏,甚或期许。

《号》,可依自己所好,自行取用,是以,《号》可以有多个,一生不限一号,不同阶段,有所感悟,因时而创,可也!

——台湾《易經》后学黄来镒研《易》心得纂辑,并且有所感悟:

1、学《易》,必得体会真谛,不可人云亦云。世人热衷改名,却不知《改名》对父母不孝不敬也!

2、与其改《名》,不如修心改性!

3、可自取《号》,不可自创《字》!

4、修身养性、培德善念,远超过《改名》之功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