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针家医案 | 医案二则:泻足三里可引灸火下行

 南北杂藏 2016-10-31


泻足三里可引灸火下行

作者:申旭德


古人常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近代针灸家偏重于针法的研究,忽视了灸法的临床应用,艾灸对许多疾病确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在全国性的针灸会议上,不少针灸同道已在呼吁,《中国针灸》杂志也登出王雪苔的“古代灸法考(上)”,着手考证古代的灸法,以期引起现代针灸医师对艾灸治病的重视和研究。魏氏发表“热症可灸论”,比较全面地汇总了古人对热性病施行灸治和禁灸的论述,批驳了一些禁灸的理论。对于我们研究艾灸治病,颇有启发。


由于灸法从火,火乃热之极,故凡属热属阳之病,皆谓不可灸,这是受用药治热以寒,治寒以热的影响,忽视了针灸与药物显然不同,前者所谓外治法,后者所谓内治法,作用似不可等同看待。然而,灸治之后,虚寒病人有温热之感,这是艾灸的作用。一些热症可以用灸法,怎样施灸,现谈谈我们的体会。


笔者在较长临床实践中,学习古代文献,初步认为:凡灸阳热实证,穴位在胸背以上者,均应引灸火下行,采用“针灸大成”泻足三里法,可避免灸后弊病。“针灸大成”在膏肓俞穴下云:“人年二旬后,方可灸此二穴,仍灸三里二穴,引火气下行,以固其本,若未出幼而灸之,恐火气盛,上焦作热。每见医家不分老少,又多不针泻足三里,以致虚火上炎……”这里对泻足三里有用灸法和针法两种,笔者常灸治用之后立即采用针刺泻法,即较大幅度和较长时间的捻转提扦,使病人产生一种较强的反应。应用这种方法,灸治多种属阳属热的疾病,疗效均较满意,由于多系门诊病人,未能进行统计,这里摘两例有记录者予以介绍,供同道研究参考。


'病例1

段xx,男,52岁,汉族,山东人,新疆,旅客运输公司驾驶员,


1980年7月11日,眩晕病史两年,近半月来,频繁发作,头晕目眩,耳内鸣响,视物倾斜欲倒,闭目不敢睁眼,伴有恶心呕吐,胸闷痞满,脉象滑数,舌苔薄白,诊断为耳源性眩晕入院。


入院后进行针刺及内服药物治疗,症状无缓解,7月17日,采用我科杜毓来主任推广的小艾炷直接灸百会穴治疗梅尼埃氏病,以小艾炷(如黄豆大)直接灸百会穴50壮,灸后患者眩晕顿觉减轻,胸闷恶心消失,眼已可睁开视物,但头顶部剧烈疼痛,患者以一手用力揪住头顶部头发,不敢松手,随即针刺风池、太阳、合谷,疼痛仍不缓解,后来思及古人在灸膏肓俞后,必泻足三里,以引灸火下行,于是用强刺激手法针泻足三里,头痛霍然若失。


8月5日眩晕发作,症状已不甚明显,患者恐怕日后再发,要求根治,仍灸百会50壮,灸后头顶部仍如前次剧痛,泻足三里后,头痛消失。


8月8日痊愈出院,至今随访,未发作坚持正常工作。

'病例2

李x,女,53岁,汉族,河北人,市支行会计


1980年10月12日门诊,经常性头痛头晕十余年,患者形体肥胖,面目红赤,头重脚轻,腰腿酸软,夜间尿频,两耳似蝉鸣作响,脉弦稍数,两尺沉细无力,舌质红苔微黄,历经中西药物治疗,病情反复,血压持续在l60一180/100一110毫米汞柱之间。


患者为肾阴虚亏肝阳上亢之征,迭经药物治疗,效均欠著,我们采用灸治,灸百会9壮,壮如鼠粪大,灸后病人感觉头痛头晕减轻,但觉面部烘热,随即针泻足三里,病人感到自头面部一股热气经胸部往少腹部沉降,头部顿感轻松,眼睛视物分外清晰,查血压已降至150/90毫米汞柱。


前法继治两次,一年后随访,患者感觉良好,血压稳定。


读而思

duersi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本文摘自《针灸临床杂志》2009(3):45-5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培训中心(微信公众号wfas-edu)整理编校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投稿邮箱:wfasedu@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