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一名石油人你需要了解这些

 twhey 2016-10-31

油气的形成

    一些文学作品曾将油田描述为“地下油海”和“地下油河”。不少人也认为地下的油田像地面的海、湖一样储存着石油。其实不是这样。石油是“石头里的油”,像水浸透在海绵里一样浸透在石头的孔隙与缝洞里。

    天然气作为石油的气态形式,在地下的情况和石油一样,也储存在岩石的孔隙与缝洞里。不同的是,天然气比液态石油的分子更小,能渗进石油的岩石都能渗进天然气,石油渗不进去的一些岩石却能渗进天然气。

 那么,油气是如何生成的?

 从大约5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生命开始,石油也准备着登上历史舞台。最早的地球生命诞生在海洋,然后逐渐演化并向陆地发展。生长在海洋或湖泊里的动植物死亡后,其“遗体”伴随着水中的泥沙一起慢慢沉入水底并逐渐堆积起来,而后在微生物的参与下发生腐烂分解形成沉积有机质。在这一过程中,部分有机质被微生物直接分解,形成以甲烷为主的生物气。经过漫长的地质岁月,最终这些有机质与泥沙一起被压实并形成沉积

    随着地壳的不断下降,海洋或湖泊中沉积的岩层越来越厚,那些富含有机质的泥岩或页岩逐渐被深埋,经受的温度也随着深度的加大而逐渐升高。一旦达到合适的温度,在高压无氧的环境下有机质就开始热分解或热裂解,生成石油和天然气。




油气的形成条件

    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有机质。有机质是生物物质(主要包括浮游植物、细菌和高等植物)死亡后的遗体,通过沉积作用进入沉积物中并被埋藏下来。油气的形成需要充足的沉积有机质、适当的温度、压力、时间、细菌等物理和化学及生物化学条件。

    有机质:有机质是油气形成的物质基础。能够形成油气的有机质主要是水生生物,如藻类,或者高等植物的表皮蜡质、花粉等。有机质一般被保存在泥岩或页岩中。

  温度:温度是油气形成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沉积盆地中,有机质开始生油的温度通常在60摄氏度至120摄氏度之间,随着有机质的埋藏时间而不同。液态石油生成的终止温度一般不高于170摄氏度,天然气的生成与生成液态石油相伴,终止温度高于液态石油,但一般不高于230摄氏度。换言之,油气的生成只出现于有限的温度范围,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油气形成。

  时间:时间在油气生成中也起到重要作用,时间与温度可以互补,但温度占首要位置。在很低的温度下,时间通常起不了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有机质处于很低的温度条件下,不管经历多长时间也不能生烃。

  压力: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增加,上覆地层厚度增大,沉积物的温度、压力随之升高。压力升高将促进化学反应。然而,压力对油气生成的作用比较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进油气生成,但在某些条件下又可以抑制油气生成。

  细菌:对油气生成来讲,最有意义的是厌氧细菌。细菌对有机质的分解与性质改造起重要作用。同时,在低温度下分解有机质时,还可以产生以甲烷为主的生物气。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化学反应加速剂。通常认为能够起催化剂作用的是黏土矿物,其在油气生成过程中可以起到促进油气生成和裂解的作用。


油气的运移

    地下一座座“天然仓库”,虽然具备了储藏油和气的条件,但库里却不一定有油气,只有当油气被运进来后,它们才能成为油气藏

 油气有两次运移,即初次运移和二次运移。初次运移是指生油层生成的石油、天然气,向邻近有孔隙、裂缝、溶洞等储集空间的储集层的运移。运移的方向,可以向上、向下或向四周,把分散的星星点点的石油、天然气,初步集中起来。

     初次运移主要动力是压力,是来自沉积物本身的重量。地层在沉积过程中逐渐加厚,本身重量也逐渐加大。沉积物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由大变小,由松散变致密,已生成的油气受到挤压就从生油层中随同水一起,被排挤到储集层中。油气从生油层中排出,地层压力使岩石破裂,产生微裂隙,油气沿微裂隙排出后,压力下降,裂隙封闭。新的沉积物又使压力增加,岩石再次破裂,排出油气。这就是幕式排烃的过程,即油气不断生成不断排出的过程。

  二次运移是指油气在储集层中的运移。来自生油层的“油滴”“气泡”,在储集层微细的通道中运动着,走着弯弯曲曲的道路,克服前进中的阻力,运移的速度是很缓慢的。

  二次运移的通道主要是孔隙、裂缝、溶洞、不整合面和断层。在储集条件良好的海相砂岩里,油气运移阻力小、速度快、运移距离长,如同汽车疾驶在高速公路上。在物性差的储集层里,油气运移十分艰难,运移距离短,在生油区及周边的圈闭即可形成油气聚集。


油气藏的形成

    原油形成之后,随着沉积地层的持续下沉,有机质埋藏的深度加大,温度越来越高,当温度超过一定界限时,原先形成的石油将裂解生成天然气和残留的固体沥青。随着油气在泥岩有机质中不断生成,它们在泥岩的微小孔隙中越积越多,积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突破泥岩阻力,通过泥岩的微小孔缝运移出来。

    于是,这些从泥岩中“逃逸”出的油气进入砂岩层中。在浮力的作用下,它们在砂岩的连通孔隙或断裂、裂缝等通道中继续向上移动(称为运移)直至遇到致密地层不能再移动时,便在这些砂岩或裂缝中积聚起来。如果向上运移过程中没有遇到致密的阻隔地层,它们便会到达地表散失掉。这些油气运移到孔隙度、渗透性良好的岩石孔隙和裂缝中时,形成常规油气藏,进入到比较致密的砂岩中便形成致密油气藏


油藏形成条件“六字诀”

     油气藏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位,是油气勘探的对象。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初期呈分散状态,存在于生油气地层中。它们必须经过迁移、聚集才能形成可供开采的工业油气藏。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地质条件。这些条件可以概括为“生、储、盖、圈、运、保”六个字。

  生油气层:是指具备生油条件的地层。它富含有机质,是还原环境下沉积的,结构细腻、颜色较深,主要由泥质岩类和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生油气层可以是海相的,也可以是陆相的。另外,生油气层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地质作用过程,即达到成熟才能有油气的形成。

  储层:是能够储存石油和天然气,又能输出油气的岩层。它具有良好的空隙度和渗透率,通常由砂岩、石灰岩、白云岩,以及裂隙发育的页岩、火山岩和变质岩构成。

  盖层:指覆盖于储油气层之上、渗透性差、油气不易穿过的岩层,起着遮挡作用,以防油气外逸。页岩、泥岩、蒸发岩等是常见的盖层。

  圈闭:就是储集层中的油气在运移过程中,遇到某种遮挡物,使其不能继续向前运动,而在储层的局部地区聚集起来。这种聚集油气的场所就叫圈闭,如背斜、穹隆圈闭,或断层与单斜岩层构成的圈闭等。

  运移:指油气在生油气层中形成后,因压力作用、毛细管作用、扩散作用等,使之转移到有孔隙的储油气层中。一般认为,转移到储油气层的油气呈分散状态或胶状。由于重力作用,油气质点上浮到储油气层顶面,但还不能大量集中,只有当构造运动形成圈闭时,储油气层的油、气、水,在压力、重力及水动力等作用下,继续运移并在圈闭中聚集,才能成为有工业价值的油气藏。

  保存:油气要保存必须有适宜的条件。只有在构造运动不剧烈、岩浆活动不频繁、变质程度不深的情况下,才利于油气保存。相反,张性断裂大量发育,剥蚀深度大,甚至岩浆活动的地区,油气是无法保存的。


油气的“聚宝盆”—盆地

   盆地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在地壳运动作用下,地下岩层受到挤压或拉伸,变得弯曲或产生断裂,导致部分岩石隆起,部分下降。如果下降的部分被隆起的部分包围,盆地的雏形就形成了。

  在隆起的地方,地壳中比较软弱的部分,或者是岩石层中比较容易被风化剥蚀的部分,在受到挤压时会剧烈地弯曲成褶皱,升起成为环绕盆地的山脉。有的是地壳中比较坚硬的部分,被挤压时整块地抬升,形成了高原。盆地内部的地壳或者岩石层,通常是地壳或岩石层中比较稳定的部分,在发生地壳运动时,常常会大面积地缓慢上升或下降。抬升运动可以形成高原,而下沉则形成盆地。盆地形成以后,经过风化、水流、生物等自然力的改造,使得盆地四周突出的部分被侵蚀,破坏得较快。其产物被风、水流携带到盆地内部又沉积了下来,使得盆地内部慢慢地被充填,“盆底”变高了。如果盆地形成以后,当地的地壳运动依然很强烈,就可以迅速把盆地填满。但这个“快速过程”,往往需要几十万年。

  许多盆地在形成以后还曾经被海水或湖水淹没过,像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等,都遭遇了这样的经历。后来,随着地壳的不断抬升,加上泥沙淤积,盆地内部的海、湖慢慢地退却干涸,只剩下一些河水或小溪。但是,在这些海、湖、河流中生活过的大量生物,死亡以后被埋入淤泥中,从而成为形成石油、煤炭的物质基础,这就是科学家们非常关注盆地研究的重要原因。盆地中的岩石沉积大多相对完整而连续。此外,生活在那里的动物、植物死后也比较容易保存成化石,所以,盆地也是古生物学家们寻找化石的好去处。

   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富集成藏也与构造运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油气通常形成并赋存在沉积岩中,相对独立连片分布的沉积岩,往往被油气勘探者称为含油气盆地。这种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与分布是构造运动的必然产物。我国已故地质学家黄汲清早就指出:“找油的一个前提是按地质构造特点进行构造分区,然后按构造单元讨论生油、储油和含油气远景。”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地壳中流体的部分,其形成、运移和保存受控于地质体的发展变化,涉及大地构造、构造地质等基础科学,对地质体的构成和演化认识越深刻,油气地质的特殊性也越容易被掌握。


海洋石油的形成

    人类对于大海一直怀有敬畏之情,开拓海洋资源之路也漫长而艰辛。浩瀚海洋,蕴藏着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34%的石油资源量。随着人类对石油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海洋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全球水深在300米以内的大陆架面积,大约为2800万平方公里,其中57%的面积是可能蕴藏石油的沉积盆地。在4000多万平方公里的位于大陆架之外的大陆坡和大陆隆起内,已发现有石油资源。由于勘探技术的限制,目前对海洋石油的储量还缺乏准确的判断。海洋石油专家们估计,世界石油可开采储量为3000亿吨,其中有1350亿吨在大陆架内。海洋中如此巨大的石油资源是如何形成的?
   在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前,有的时期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在海湾和河口地区,海水中氧气和阳光充足,加之江河带入大量的营养物和有机质,为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食粮,使许多海洋生物(如鱼类以及其他浮游生物、软体动物)迅速大量地繁殖。据计算,全球海洋海平面以下100米厚的水层中的浮游生物,其遗体一年便可产生600亿吨的有机碳,这些有机碳就是生成海底石油的原料。
   但是,仅有这些生物遗体还不能形成石油,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过程。海洋每年接受160亿吨沉积物,特别是在河口区,每年带入海洋的泥沙比其他地区多。这样,年复一年地把大量生物遗体一层一层掩埋起来。如果这个地区处在不断下沉之中,堆积的沉积物和掩埋的生物遗体便越来越厚。被埋藏的生物遗体与空气隔绝,处在缺氧的环境中,再加上厚厚岩层的压力、温度的升高和细菌的作用,便开始慢慢分解,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这些生物遗体就逐渐变成了分散的石油
   分散的石油不利于开采。因此,海底油田的形成还依赖于有利于石油富集的地质构造。浅海大陆架一般被认为是石油生成与储存的良好场所。在浅海,特别是在岛屿岬角阻隔的海湾中,水域处于平静的半封闭状态,最利于有机物的堆积。大量泥沙的沉积为石油的储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石油储集在砂岩孔隙中,就好像在海绵里充满水一样,不致石油流失而长期缓慢地沉降在大陆架浅海区。那些沉降幅度大、沉降地层厚的盆地,往往是形成石油最有利的地区。在这些大型沉积盆地中,因受挤压而突出的一些构造,又往往是储积石油最多的地方。因此,在海上找石油,就要找那些既有生油地层和储油地层,又有很好的盖层保护的储油构造的地区。


地心探险 | 石油从这里而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