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四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梦

 PIAO949 2016-11-01

  以前看过很多纪录片,大多科普类的。后来,随着电影市场商业化的日渐成熟,纪录片越来越少,看纪录片也就成了一种奢侈。再后来,要想欣赏纪录片就得在专业电视频道或科技馆之类的地方,纪录片竟然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我对纪录片的兴趣也因此渐行渐远。不过,随着《海洋》在院线的大放光彩,我对纪录片的好感再度被激活,生活的乐趣也因此更加丰足起来。

  年前,《海洋》的热映在我心中激起了不小浪花。首先,我在国内院线看到的首部外国纪录大片;此外,《海洋》不仅具有一定科普意义,其爱惜环境,保护生态的积极主题,也彰显的极为精致;再者就是这是一部充满情感因子的纪录片,以至于看的时候竟哭的稀里哗啦。当然,姜文配音,也是驱使我观看《海洋》的一大诱因。

  因为《海洋》,法国籍导演雅克贝汉也渐渐走入我的眼帘,“天地人三部曲“《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等纪录片,田明以及故事片《放牛班的春天》,更让我对其顶礼膜拜,从而也奢望着能尽快尽早一睹其全新力作。而这,也是一枚忠实影迷最 基本的诉求和愿景。正在热映的《地球四季》则大大满足了我的这一愿望。

  和雅克贝汉之前的多部纪录大片一样,《地球四季》也是一部以自然生物为主线的颇具情感诉求的视觉大片。影片以雪狼、狐狸、雪枭、牦牛、麋鹿等五种经常被驱逐、猎杀的森林动物为主角,让其与代表人类纯善如真的小盆友进行了一次关乎生态文明的对话,其立意、主题,瞬间跃然幕上。

  一般人印象中,狼是凶狠的代表,狐狸是狡猾的象征,雪鸮则是一种非常凶猛的飞禽,牦牛和麋鹿则是温存、良善的代名词。

  我不知道导演遴选这五类森林动物有着怎样具体、特殊目的和用途,毋庸置疑的是,以这五类动物为代表的大自然的生存状态,其实和人类的生存境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正是有了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人与动物的对话才有了可能。而对话的终极目标、最高诉求,无非就是为了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这个角度看,《地球四季》对动物角色的筛选,看似无意,其实,用意深深。一如雅克贝汉对《海洋》《迁徙的鸟》的解读一样。

  《地球四季》中,导演用多种超高难度的拍摄手法,不同的视角,极尽展示了雪狼、狐狸、雪鸮、牦牛、麋鹿的生存景状,尤其是那一组组超高清、近景的对动物明澈眼眸的捕捉,更深深击中了我的心魂深处。那是一种怎样的眼神?渴望交流,希冀沟通,期盼和平共处......通过对人类小盆友那双水灵、清澈、纯真、自然双眸的精准捕捉,则释放出了人类同样希望与动物沟通、交流,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理想是丰满的,但现实却总是那么骨感而残酷。

  回首现实世界,我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知之甚少,不但没有应有的保护,反倒是毁灭性的破坏正与日俱增。面对人类最好的朋友,人类总能以各种借口释放着敌意,甚至不择手段,剥夺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唇亡齿寒,生死相依。人与自然、动物,这种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虽然在道理上、口头上,人人都懂,但由于贪欲的驱使,人类总会一次次犯错。

  如此大背景下,《地球四季》盛大热映无疑有着非常现实且积极的意义。而且,从视觉角度看,这的确是一部非常值得走进电影院去欣赏的饕餮盛宴、珍馐美馔。

  虽然影片出于良心考虑,没有D版本,但视觉效果依旧承袭了《迁徙的鸟》《海洋》的美轮美奂、磅礴大气。更重要的是,无论拍摄视角还是手法,都不会让观众有一种“拍摄”的感觉。简直就是对雪狼、雪鸮、狐狸、牦牛、麋鹿等动物生活景状一次活脱脱的原生态还原和再造。

  人类对地球四季的感知,视觉上常常是借助植被的青黄变化,知觉上则源于温度的高低不同,味觉上的体验则来自不同时令、美味所提供的佳肴。而像《地球四季》这样,以动物生活规律、生态变化,为方式手法的感知,却是新鲜而饱满的。“地球四季”不仅是动物的四季,也是人类的四季,同时更是大自然的四季。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义务和责任,珍惜它,呵护它,维系它,延续它。唯有这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不再会是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