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真境界》第三十二章

 江山携手 2016-11-01

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三十章、三十一章讲了用有为的武器——兵革是不能治世的。这一章则讲了另外一种治世的武器:无为之法。这个单元借评论武力治世的不良方法,实质上讲的是人类应如何随顺无为法救度的问题。同时也是讲本体的作用。在《老子》中,除第一章以外,其他所有的章节里,圣人上善太上,都是指的一回事。所谓圣人”——“愿力身,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存在,但也可以说是本身。本章的最后一句:“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与第二十八章“为天下谿”、“为天下谷”是完全一致的。这一章是指说的,而二十八章则是指圣人说的。可见在《老子》中圣人一体的。

这一章第一句断句是个大问题。一般断句是“道常无名,朴,虽小。”准确的断句应是:

“道,常,无名,朴,虽小。”如果不这样断句,“常”就变成了副词,去修饰“无名”二字了。这一修饰是极不合理的。若说是常无名,就意味着某些时候还可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这是绝对不可以的。永远是只可描绘,绝不可定义。所以,字必须断开。

是生命未显其力量之时的提法。则是开始显示自己的生命活力的过程。虽然在现实中无法分别,但在说理上应有所区分。一旦进入的过程,便是“天地万物”“有无欲之心”“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欲无欲之心”可知天地万物之名,但很难直接知造就它们的这如同自己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出地球,自己看不见自己的眼珠子一样这和要求知道那个,是一个两难悖论,不可用语言文字表达,所以是“无名”

“朴”是对的代称。“朴”的文字解是木之末制成器之。也就是说“朴”是指隐藏在万物后的那个,未显为万物那个“朴”也可以说的一个勉强的借喻。

“虽小”,这一说法极重要。大半的人们虽知虽小是指而言,却不知老子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字,而不像前文用来形容。第三十四章道“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为小。”

本章又说:“虽小,天下莫能臣……”

范应元说:道常无名,因不可以大、小言之。圣人因见其大无不包,故强为之名曰,复以其细无不入,故曰也。这话虽然也是学者说的,但其中消息则大可玩味,尤其是和下文“侯王若守之”相衔接,其含义便深了。

侯王守什么?的正是这

“道”不可能直接显相,尤其不可能直接教育人如何按道的要求走,当人们善于修心,善于与自己的心意识打太极时,“道”可能偶露峥嵘,这就是儒家所谓的“良知”。这种智慧自来的“良知”,往往表现在一个事件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上,但触一发动全身,甚至可能如杠杆一下撬大局。此即老子、庄子都说到的以“无厚入有间”。对“良知”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很难体验到这种“小”的作用的。

每当人们想做一件事时,主观愿望是一回事,客观运动又是另一回事。此事可以做成或做不成,事先皆会有蛛丝马迹显示,这也是一个“良知”。你对这些蛛丝马迹,能不能发现其重要性?关键看你是否战胜自己纷飞的妄念,发现了,能不用主观愿望、主观臆断去压制它,是更重要的。庄子说的“官知止而神欲行”,正确地讲就是这样一个心理体验的过程。此时能不以私欲即私人偏见为重,“万物将自宾”。在这里,一切无永恒成见标准。主观私欲的未必是对,客观迹象显示的,也未必是错。这本身就是在世间生活中的显现而不被人知,常被压抑覆盖、遮掩。这种自来的智慧大半在于它初显细小迹象之时,很可能是假丑恶,而不是真善美甚至可能灭天理,纵人欲了。

如果不被世间习俗化了的意识妄动文化观念所遮盖,一心“道法自然”,一任“道法自然”“好好色,恶恶臭”你就会因而见,从而会完满无缺地把该干的事干好,根本不用你多用心多用心反而阻隔。这便是王阳明说的勿助勿,也就是俗说的摸着石头过河。河多大,石头多小,人们要从这个字意义上理解“小”字如果你真想彻底了解这个“小”字,请读《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时,那些关节点都是“小”,庖丁正是用心于“小”,最后令牛不解自解,“如土委地”

但是,一件事成功的本身也并不是本身,仍是的显化。只是此时,你在冥冥中已与合了。这样,对你来说,就不是虚无缥缈的了。通过该件事的成功,你可悟到的实实在在的存在。

大量解《老子》的人多半没有这样的心理体验,总在名相上下功夫,最后便使《老子》成了一本哲学书了。

为了说明“道法自然”的法则,老子又举例说明,天地之气相合,凭此就降下了甘露。人们完全不用靠自己的主观愿望,天地就把甘露均匀地普降人间了。这便是指出主观妄想的无用。不管什么人,哪怕你是拥有百万雄兵的君王,也不能用你的意志来代替的意志。

一切都是在证。天下万物各自作为纷纷,各有各天定的,这个相便限制了它的作用。这样,车走车路,马走马路,但终是构成一局五彩缤纷的棋局,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存在于天下万类的运动之中,有如江海为河川所流注一样。因此,是在主宰世界,而不是某个人的私欲在主宰世界。

这就是东方文化。它不仅要救度一切众生,而且,其实已经救度完了一切众生。但是,救度众生脱离苦海,使人类社会日益进步,并没有完全达到东方文化的目的,最终是希望众生“知常曰明”。那么,人类在世间的成功,是否就可以肯定使一切人类都“知常曰明”呢?这不是十分肯定的事,因为一件事两件事的成功,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治理成功,毕竟还是在释迦牟尼说的“五阴区宇”中,离彻底解脱十万八千里。只是通过你亲自体认,“道”偶尔露出的光芒,令你知道正有一个大光明在等待你。这便有了佛家救度与道家救度的区别。佛家极乐世界的建立,怕正是基于这种思考。

“知常曰明”便是了知生命的本来面目。要达到这个目的,第一步便是要有意识地在现实生活中追踪”——生命自身运动的轨迹。这是做人的需要,也是治国救民的需要,这就是日常生活中“致良知”、“养生主”。生活就是庖丁解牛,让自来智慧主宰一切。不但你的事能成功,同时也证了“道”。对我们这个现实的人类社会来讲,在我们人类的存在方式之内,舍此再无二法。从这里一步步前进,自然会一天天达到“知常曰明”的。这便是道家的理想境界。在这里道家就靠近了儒家“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理想。但也是在这里,佛、道两家分道扬镳了。佛家希望你能突破现有的色、受、想、行、识的束缚,直奔大光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