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古老地上时间胶囊:日本奈良正仓院 再现盛唐风物

 万花筒的世界里 2016-11-01

最近正在日本奈良举办的正仓院展,对全世界的文化界人士来说,就是一场文化盛宴。人们争先恐后来到奈良,一睹古物的芳容。所谓正仓院展,就是展示正仓院里的文物。正仓院是何物,何以享有如此盛名?

作者 谢田

最古老地上时间胶囊:日本奈良正仓院 再现盛唐风物

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正仓院外观

正仓院位于日本奈良市东大寺大佛殿西北,是日本皇室在八世纪中叶所建的一所珍藏皇家宝物的仓库。从外观看,只是一座朴素无饰的木仓,然而,其所藏的珍宝无不令人刮目相看:正仓院总共收藏文物九千余件,其中有四百多件是盛唐时期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日本的艺术珍品,即便是日本本土的藏品,也带有浓郁的唐代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正仓院是一座盛唐风物的艺术宝库。

民国时期的古典文学研究家傅芸子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赴日讲学,在考察了正仓院后,写下了《正仓院考古记》一书,他在书中说:“吾尝谓苟能置身正仓院一观所藏各物,不啻身在盛唐之世!”

如今,这些保存下来的珍品大多都是世上仅存的孤品。1946年,正仓院的文物开始向世人展出,如今已是第68回。每一次正仓院展,时间不长——半个月左右(今年的展出时期为10月22日至11月7日),展出宝物数量不多——六十余件,因此每一次的正仓院展,都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正仓院建于盛唐 千余年保存完好

如果要在中国历史上选一个最辉煌的朝代,估计大部分人都会觉得是唐朝。

这是有原因的。因为唐朝不仅是一个在军事上有成就的王朝,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是世界性的。诸子百家、释道两教,乃至丝绸之路上的各种文明形态,被兼容并蓄,推陈出新,终于创造出了光耀千古的盛唐文明。“盛唐”这两个字的后面,是一种气象:雍容华贵、自信包容。

但可惜的是,这样一个精彩的王朝,离我们太遥远了。唐朝(公元618-907年)距今一千多年,在人类的时代中,这段时间足以沧海桑田好几个来回了,所以唐朝的东西能留到今天的特别罕见。我们了解唐朝,主要是通过史书上的典故,还有李白杜甫的诗篇,但是想要亲眼见一见唐朝真正的样子,那就难了。

举例来说,唐朝时候的建筑主要是砖木结构的,但是一千多年下来,全国完整的唐代砖木建筑只剩下三个,还都是中晚唐时期的。至于唐代的文物,能看到的基本上是考古发掘出来的,这些文物固然可以向我们展示唐代华丽的风韵,但是它们的材质相对单一,以金属和陶瓷为主(其他的在地下环境难以保存),而且数量也非常稀少。

不幸中的万幸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也是最珍贵的地上时间胶囊,让我们还有机会能感受到盛唐的魅力。这个时间胶囊,就是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

所谓时间胶囊,就是把一些东西放在一个安全保密的地方,经过多少年再打开,里面还是原来的样子。最典型的时间胶囊就是古墓,只要不被挖开,就能一直保留下去。然而古墓的环境是全密闭的,无人打扫照顾,里面的湿度和温度完全听天由命,大部分东西都在慢慢腐朽,再加上地震等不测事件,等被挖开的时候往往已经面目全非了,保留的相对完好的往往就是金属、玉石和陶瓷,所以博物馆里最多的也是这种。至于木质丝绸纸张之类,很难在古墓里完好出土,除非是地面保存,然而地面的东西又容易被人拿走毁掉,更加留不下来。唐代长安大明宫里曾有无数珍宝,被黄巢的农民军洗劫之后,可曾有一件宝贝留到今天?

正仓院作为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个孤例,完成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就是把一堆奇珍异宝放在地面上保存,然后居然就没被毁坏,一直留到了今天。

正仓院是古代日本的一种仓库的名称。所谓正仓,意思就是存储珍贵事物的仓库,古代日本重要大寺院和中央官府里都有正仓,正仓所在的区域就叫做正仓院,和今天的金库差不多意思。正仓院本来不止一个,然而在时代的变迁之中,其他的正仓院都消失了,只留下奈良东大寺一个正仓院,于是正仓院这个词就成了专属名词。

正仓院是一个南北33米,东西9.4米,高14米,下端2.7米悬空的木构建筑,分北、中、南三个仓库,各自开门,互相不通。它建于公元八世纪中期,距今约1250余年,是世界上最大最古的木造仓库。正仓院的设计非常合理,墙壁用三角形的大木垒成,夏天木头热胀,可以阻绝湿气,冬天木头冷缩,可以通风,而且离地2.7米,可以避免一般的偷窃事件。正仓院内部的储藏箱都是特制的唐柜,日本传统的和柜是没有腿的,而唐柜有腿,所以地板的温度和湿气又可以再隔绝一层,让柜内文物得到最稳定的温度和湿度。这样的环境,可谓是当时世界上保存环境最好的仓库了。

曾藏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亲笔屏风

公元756年5月2日,当盛唐快要燃尽它最后的余晖,安史之乱的叛军不久就要打进长安城的时候,日本的圣武天皇驾崩了。756年6月21日,光明皇后为祈先帝冥福,将宫中御用珍宝六百余件献入东大寺,藏于正仓院的北仓,这就是正仓院珍宝最初的由来。后来光明皇后还进行过四次献宝,也都藏于正仓院的北仓,所以北仓的保留的文物是最好的。

最古老地上时间胶囊:日本奈良正仓院 再现盛唐风物

正仓院里曾收藏有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真迹屏风,此图为该屏风的出入帐记录,现已佚失。

正仓院南仓和中仓的文物来源未必是皇室,但是也都各有珍品,且年代久远。东大寺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御用佛寺,会举行各种祈祷仪式,包括大佛落成仪式,圣武天皇的驾崩、入葬、七七、周年等祭奠仪式,都在这里举行,这就需要使用大量的法器。那些珍贵的古代法器,还有大量贵族豪门奉献给寺院的珍宝,都被藏于正仓院的南仓。

正仓院的宝物,很多在当时就是全日本最珍贵的东西了。光明皇后第一次献上宝物的账单叫做《国家珍宝帐》(文物编号:北仓158),里面奇珍异宝琳琅满目,其中首屈一指的是楷书至尊欧阳询亲笔的屏风,其价值在当时就已经不可估量了。两年之后,光明皇后连圣武天皇收藏的第一至宝也献了出来,还专门写了一个账单叫做《大小王真迹帐》(北仓160),说有一卷书法,正面是“大王”,也就是书圣王羲之的亲笔,有九行七十七字,背面是“小王”,也就是王献之的亲笔,有十行九十九字。古代纸张难得,很多时候纸会两面用,然而两代书圣在同一卷上的亲笔,这种宝贝是闻所未闻的,就算比不上《兰亭序》也相差不远了,不愧是帝王家极致的藏品。

然而无比可惜的是,正仓院里最珍贵的东西都已经不在了。正仓院虽然奇迹般的挺过了各种天灾人祸,但是架不住宝贝太好,惦记的人太多,总有些位高权重的人物,使出种种手段,将宝物据为己有。像大小王真迹,只在正仓院里收藏了60多年就被人买走了,只留下了账单,欧阳询的真迹屏风也离开了正仓院,只留下了出入记录,这固然比抢劫要好,但是珍宝就此永远地消失了。另外正仓院也会遇到盗匪,历史上的多次被盗,导致财宝大量丢失,还有遇到兵灾的时候,正仓院里收藏的珍贵武器也会被拿出去使用。一千多年下来,当年《国家珍宝帐》里六百多件珍宝,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但这些剩下来的宝物,已经是无与伦比了,因为正仓院一墙之外,就是沧海桑田。一千多年下来,奈良的宫殿成了农田,东大寺的大佛殿被战火烧毁过两次,中国的长安则是几经洗劫之后被朱全忠拆成了一片平地,那些霓裳羽衣曲,美酒夜光杯,都随风而逝了。正仓院留下的珍宝,相当一部分都是世上仅存的孤品。

四百多件唐朝文物 件件是精品

都说正仓院的文物反映了盛唐文明的辉煌,那么,正仓院里的文物有多少是唐代的呢?具体数据怕是很难统计的,因为在进献物品的时候,没有登记其产地,只有个别的如“金银钿庄唐大刀”(北仓38)、“金刚智三藏(唐朝国师)袈裟”(北仓1)之类的,可以明确来自唐朝,其他绝大部分的物品没有产地记载,只能是做个估计。正仓院三仓收藏文物九千余件,根据日本学者估算,其中来自中国的大约是百分之五的样子(还有少量的朝鲜和波斯制品),可能有四百多件。

最古老地上时间胶囊:日本奈良正仓院 再现盛唐风物

象牙梳10厘米长却有120多个梳齿

九千件里只有四百多件唐朝的,是不是太少了一点呢?其实不少,因为宝贝在精不在多,唐朝传来的那四五百件基本都是精品。比如说正仓院现存最出色的三件珍宝,分别是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北仓29)、螺钿紫檀阮咸(北仓30)、金银平纹琴(北仓26),它们是圣武天皇生前爱用的乐器,都是唐代的制品,而且也是全世界现存唐代文物中最精美的了。

全世界吸收盛唐文明最为积极的,非日本莫属。从公元630年到838年,日本举全国之力,一共派遣了16次遣唐使(也有20次等其他说法)。遣唐使在名义上是朝贡使,实际上是留学生。遣唐使是团队,人数最多可达六百余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人才,目的就是学习唐朝的一切,从典章制度到工艺技术再到文学宗教,无所不学。而且他们还从唐朝大量购买货物,文物书籍工艺品,什么好就买什么,反正运回日本之后更值钱。

古代中日之间交通十分困难,船只容量有限,航海技术也不高,穿越太平洋凶猛的波涛,是很不容易的。鉴真和尚六次东渡,眼睛都失明了才到达日本,可见路途之艰难。另外遣唐使团里有大量学艺的工匠,一般的东西能自己做就自己做了,被专门运到日本的“唐物”,必须有相当的价值,否则是不值得的。正仓院里有大量普通物品,笔者见过很多,如针线、铃铛、文书、家什、铜钱等等,这些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千里迢迢从唐朝运来,这也是正仓院唐代文物所占比例不高的根本原因。

“唐物”在日本,长期以来都是“珍贵”的同义词。无论皇室还是豪门,都以拥有珍贵的唐物为身份的象征,根据日本的记载,每次唐船一到九州,上面的货物就被官府和豪门一扫而空。由于唐物来之不易,所以得到的保护也是最细致周到的,千载之下尚有大量留存。反观中国,宝物众多,却无人悉心保护,所以留存现状反而远不如日本。而且唐代的东西也确实好,有些东西哪怕从现代的眼光来看,质量和工艺也都是超一流的,不然的话日本不可能持续二百年以举国之力来学习模仿。

笔者曾有幸看到过正仓院第一宝物“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北仓29),那是世界仅存的一面五弦琵琶,几乎一切拨弦乐都能弹奏,甚至当吉他用也没问题。琵琶的后面镶嵌的螺钿花纹之精美,堪称平生仅见,属于好到没朋友的那种。这种水平的东西现在是做不出来了,首先工艺太复杂了,就算工艺能达到,材料也找不到了,就算材料能找到,那种超一流的设计也做不出来了。

也许有人要问,对于这种传世孤品,如果没有产地的记载,我们怎么能知道它们来自于唐朝呢?其实有方法,因为产品都是要有原材料的,如琵琶上镶嵌的夜光贝壳,是日本没有的珍稀材料,还有如象牙犀角之类,就算从中国买了一些,也是当做宝贝珍藏起来,不会让工匠拿去练手,所以雕工超级熟练的,应该也是中国制造的。

盛唐漆胡瓶是本次展出的主打

正仓院自1946年开始,每年10月底会在奈良国立博物馆办一次展出,会期只有两周。在今年的第68回正仓院展上,展出了三把长10厘米的象牙梳(中仓123),它们看上去长得一样,平平无奇,但实际上,每个梳子有120多个梳齿,一厘米的宽度内就有十几根,每根梳齿只有0.5毫米粗,在制作的时候,只要断掉一根,整个梳子就废了,工艺之高难以想象,这不光需要有大量象牙,还需要有足够时间的技术积累。中国从公元前三千年就开始制作象牙梳子,历朝不曾间断,所以在唐朝出现如此高超的象牙制作工艺,是有依据的。

最古老地上时间胶囊:日本奈良正仓院 再现盛唐风物

盛唐时期的漆胡瓶,是本次正仓院展的主打

正仓院展每次只会展出六十多件展品,按照百分之五的比例而言,其中总会有几件中国制的,而且经常是主打展品。今年第68回正仓院展的主打展品叫“漆胡瓶”(北仓43),高41.3厘米,是圣武天皇的遗物,也是非常典型的唐代文物。所谓胡,是古代中国称呼西方外国的方式,这里特指波斯,因为瓶子的风格是波斯式的,壶盖被做成了一个鸟头。波斯是唐代的属国,被阿拉伯灭国之后,其王室贵族都逃到长安避难,所以盛唐时非常流行波斯艺术,各种材质的器皿都喜欢做成波斯风格,北京故宫藏了一个唐代的凤首瓷瓶,和漆胡瓶形状很神似。

这个漆胡瓶的工艺很复杂,它是用很薄的木板一圈圈垒起来(这个技术叫做卷胎),做成一个波斯胡瓶的形状,之后在瓶身上贴很多精细剪切过的银版,然后涂漆,让漆和银版一样厚,再进行打磨,最后做出来的效果特别华丽。瓶身上表现的是草原的景色,植物繁茂,鹿儿在奔跑,小鸟和蝴蝶在飞翔,看着赏心悦目。这种工艺叫做“平脱”,是唐代艺术的典型范例,由于成本高,属于奢侈品,在安史之乱之后就被官府明令禁止了,工艺也失传了,想要再找一个这样的瓶子,恐怕是不可能了。

这个漆胡瓶有没有可能是日本学着制造的呢?不太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瓶子上的雕工“蹴雕”是唐代风格;第二,瓶子的金属成分和唐代文物一样;第三,这个瓶子工艺太高了,日本应该做不出来。这次正仓院展上展出的“笙”(南仓109),估计是日本造的平脱产品,样式和唐代一模一样,只是工艺差了一截,精美度不够高,花纹雕工是常见的“毛雕”,而且笙上的斑竹也是仿制的,斑纹是画上去的。

日本藏品也是唐代风格

那正仓院有没有特别精致的藏品是日本制造的呢?有,但同样也是唐代的风格。比如有一个鸟毛立女屏风(北仓44),前几年展过一次,画上的树下仕女胖胖的,完全就是唐代的审美和绘画技法,陕西出土过风格一模一样的古墓壁画,所有专家学者都觉得它不可能是日本制造的。但是后来通过对屏风上鸟毛种类和纸上题记的研究,发现这就是在日本制造的。这个研究结果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置信,因为它说明日本学习唐朝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今年的正仓院展有两面鸟木石夹缬屏风(北仓44)也是如此,屏风图案是树下花鸟,其构图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壁画完全一样,只是皇家用品画面更加精致,所以哪怕它是日本的制品,依然是唐代文明的真实体现。

正仓院里收藏了日本制造的文物,有一些在中国没有类似留存,我们依然可以假设其反映了唐代的风貌。今年第68回正仓院展里展出了一件古代日本制造的珍贵文物:“大幡残欠”(南仓184),是当年圣武天皇驾崩一周年祭奠法会上用过的法器。一千两百多年过去,大幡已经残破,只剩下4.6米长,据推测,当年完好的时候可以长达15米,高高举起的时候肯定是巍峨壮观。

最古老地上时间胶囊:日本奈良正仓院 再现盛唐风物

祭奠日本圣武天皇去世一周年法会上用过的大幡

幡这种法器,最早是古代印度武士战胜敌人后树立的战胜幡,后来佛教认为佛菩萨法力无边,能降妖伏魔,所以也用这种幡来作标识。日本最早的佛教幡来自朝鲜半岛,风格是中国南北朝时代的,现在还有留存,但是正仓院展会上的大幡不属此类。在圣武天皇驾崩周年法会的时候,日本佛教的最高领袖是唐代高僧鉴真和尚,按照常理,天皇的周年祭祀活动,肯定要由鉴真本人来主持,所以礼仪制度应该是和当时唐朝一致的。据日本学者松本包夫的考证,这个大幡是唐代样式,也是后代日本佛教幡类的始祖。

总之,正仓院里最精致的一批文物,大多是唐朝制造的,就算是日本制造的,也一样能展示唐朝的风貌。这种价值是无可取代的,因为语言和文字永远代替不了视觉。盛唐的华丽,是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说再多,没人能知道是什么样子,看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这就是正仓院对于中国文化深远的意义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