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鸿蒙圣主 2016-11-01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10:青铜之宝酗亚方樽。高45.5cm,宽38cm,口径33.6×33.4cm,重21.5kg。尊方形,侈口,肩上四角各饰一象首,象首间夹饰兽头,颈、腹、足均饰八条棱脊。兽面纹和夔纹是其主体纹饰,以雷纹作地。这是古代中国从野蛮时代走向文明时代的重要见证者之一。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九:马踏飞燕。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形象矫健俊美,别有风姿。马昂首嘶鸣,躯干壮实而四肢修长,腿蹄轻捷,三足腾空、飞驰向前,一足踏飞燕着地。铜奔马造型生动,铸造精美,比例准确,四肢动势符合马的动作习性,让人叹为观止。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八:晋代陆机《平复帖》。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真迹,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早60多年。该帖尺幅为23.8×20.5厘米,牙色纸本,因内有“恐难平复”的字样,故取名《平复帖》。该帖历来被视为稀世珍宝,经历代流传。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七: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是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绘。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5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六:越王勾践剑。这把青铜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米。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向外凸出,正面镶有蓝色玻璃,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的寒光。剑身上还纵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精美异常。历经2500年依旧锋利无比。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五: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这是中国考古发掘中出土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玉衣。全长1.88米,玉衣用金丝将玉片编缀而成。玉片为岫岩玉制作。上衣呈绿色,玉质莹润。下身为灰白和淡黄色。整体主要分为头罩、上衣、手套、裤筒和鞋等五部分。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约1100克,玉衣头下有鎏金镶玉铜枕。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四:曾侯乙墓编钟编钟。这是是我国古代最庞大的乐器,它共64件,(计钮钟19件,角钟45件),分三层悬挂在满饰彩绘花纹的铜木结构的钟架上,每层的立柱是一个青铜佩剑武士。它们的形体和重量是上层最小,中层次之,下层最大。最小的一件重2.4公斤,高20.2厘米;最大的一件重203.6公斤,高153.4厘米。它们的总重量在2500公斤以上。钟架通长11.83米;高达2.73米。气魄宏大,场面相当壮观。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三:乾隆款金瓯永固杯。杯子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口边刻有回纹。根据清“内务府活计档”记载,乾隆皇帝对此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调用内库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精工细作,曾多次修改,直至自己满意为止。该杯一直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法宝。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二:法门寺佛指骨舍利。这枚舍利是释迦摩尼的真身指骨舍利。出土时佛指舍利用五重宝函包装,第五重宝函是一个壶门座玉棺,棺盖雕刻普贤菩萨像,玉棺放在雕花棺床之上。这枚指骨舍利是目前唯一发现的佛指舍利,是佛家信仰的圣物之一。

中国十大镇国之宝:金缕玉衣上榜,佛骨舍利第二,第一名重达5吨

第一:大禹治水图玉山。大禹治水”玉山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底座高60厘米,重达5吨。玉山置于嵌金丝的褐色铜铸座上,以名贵的青白二色和田玉精心雕造而成。玉山正面中部山石处,刻乾隆帝阴文篆书“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十字方玺。玉山背面上部阴刻乾隆皇帝《题密勒塔山玉大禹治水图》御制诗,下部刻篆书“八徵耄念之宝”六字方玺。大玉于乾隆四十六年运往扬州,至乾隆五十二年玉山雕成,耗时六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