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zhigujiu_jp 2016-11-01

导言:上个世纪初,一个人的天才加上另一个人的智慧,造就了世界上第一台35毫米相机。奥斯卡·巴纳克追求不断完美的敬业精神和恩斯特·徕兹勇于承受风险的非凡勇气成就了35毫米相机直至今日。今天,徕兹的家人都已离开了我们,但它们的音容似乎永远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每当人们拿起LEICA相机时,就会感到它是LeitzCamera。从上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今的漫长岁月中,徕兹和徕卡经历了无数波折、坎坷和变革,但有一点没有变化,德意志人的执著使他们的产品始终追求光学设计和加工精度的极限。徕卡公司有自己的信念,不会简单地随波逐流,也许正因为如此,徕卡产品一直受到摄影人和收藏家们的爱戴和尊重,在这些人的眼中,“可乐标”这颗享誉全球的红色标记,始终是至高至尊的。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在介绍人们所习惯意识中的单反型相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徕卡公司为实现远距摄影的早期产品情况。为了使用长焦镜头,早在1935年徕兹公司就已经造出了配合旁轴取景相机使用的反光镜组件(产品编码PLOOT),连接这个组件,可以配用f4/200毫米镜头,应该说这是徕卡公司最早的“单反”相机。到了50/60年代,徕卡公司推出了经过改进的VISOFLEX I系统(51-62年),VISOFLEX II(59-63年)和VISOFLEX III系统(63-83年)。这些系统继续采用M系列机身,加上配套装置,可以接(包括显微摄影在内的)微距镜头和中长焦镜头,最长焦长已达800毫米。以上器材的实际应用标志着从三十时代起徕卡摄影器材已经进入了单反相机市场。VISOFLEX系列与后来的徕卡单反机在市场上共存了许多年,一直到60年代末期。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PLOOT + 200mm镜头

  在不同的历史期间,徕卡公司还将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特殊机号的相机赠送给了全球各地的科学、发明、探险、政治、摄影、艺术等社会名人(包括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为世界上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士专门制造了一些珍藏版相机。如今在世界范围内,从达官贵人到普通百姓,从军政要人到报道记者等各界人士中的许多人都很喜爱和使用徕卡相机,它内含的特殊魅力是难以简单言表的。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中国第一航天人杨利伟接受徕卡纪念机型

  1964年徕卡装有硫化镉测光元件和采用微棱环对焦的LEICAFLEX进入市场,它是徕卡公司完全重新设计的纯粹(SLR)单反相机。通过专用接环,用于VISOFLEX上的镜头均可以用在LEICAFLEX机身上。之后,徕卡公司陆续推出了 LEICAFLEX SL(68-74年,世界首创TTL局部测光,所有竞争对手的相机在几年之后才开始采用)及MOT(马达)、LEICAFLEX SL2(74-76年,增加裂像对焦,测光速度提高4倍,增加取景信息)、R3(76-79年,增加平均测光,光圈优先或手控调节,保留B门和1/100秒机械挡)、R4(80-86年,反光镜采用17道二向色涂层,使棱镜取景器更为明亮,五种曝光模式,速度15-1/2000秒)、R4S(83-85年,R4型的简化版,光圈优先和手动测光两种曝光模式)、R4S MOD 2/MOD P(85-88年,R4S的部分操作模式改进型)、R5(86-92年,在R4的基础上增加程序偏移、TTL闪光)、R6(87/88-92年,恢复全机械控制,可参照测光提示手动调节测光,无电池可继续工作,对应M6,最高速度1/1000秒)、RE(90-94年,R5的简化版,三种测光模式)、R6.2(91/92-02年,在R6的功能基础上将速度提高到1/2000秒,增加光圈值读数照明灯)、R7(91/92-96年,在R5的基础上增加配套闪光灯、平均或局部闪光测光、程序闪光值自动调整,DX胶片识别或手动调节ISO 6 ~ 12,800,保留1/100秒一挡机械快门)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徕卡曾推出过一款金色限量版R6.2


  1996年发布的徕卡R8(96-02年,速度提高到1/8000秒,全电子快门,测光反应速度为当时所有产品中最快,一些至今为止仍为独有的功能如增加不受使用灯型限制的预测闪光曝光值,便捷实用的单一快门键控制反光镜预升锁定和释放功能,自拍时间有2秒和12秒预设亦可人工干预任意随机释放,程序偏移的人工干预调整范围扩展至35个挡位)等和02年投入市场的R9(对R8功能的应用细节及操作便利性方面做了部分增加和改进,在局部测光值锁定的基础上增加了平均测光值锁定,使用配套高速闪光灯,同步数度可达1/8000秒和其他先进功能)。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徕卡于1996年推出的LEICA R8

  以上是徕卡公司投入市场的主流单反相机种,事实上,早在1980年科隆国际摄影器材展上,徕卡公司即展出了自动对焦系统(LEITZ CORREFOT),但徕卡之后把这一产品成果“奉献”给其他生产厂家了。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徕卡自动对焦系统图解 (1980年)

  至于徕卡为何没有继续发展自动对焦镜头有不同的原因。在当时的年代,一是市场反应似乎并不积极,公司也不太愿意做过多投入。另外,如果设计出认为理想的自动对焦镜头,如对焦速度、工作噪音等现象,那么镜头制造材料就应做重新选择,这一点是与徕卡原则相冲突的,恐怕也是阻碍徕卡当时发展自动对焦镜头的另一原因。可以想象,材料尽量轻量化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何达到并长久保持金属加工材料和优质光学玻璃所能实现的精度极限面临着物理上的障碍,用注塑成形的镜筒螺纹在细致程度和耐久性方面无法与铜材或其他合金材料精密加工出来的工件相比,用塑料模制出来的镜片(哪怕只分散在镜组中间)在各种非实验室条件的环境中长期使用后,其有效光学特性和材料本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物理变异,哪怕它们是微弱的,也难以让徕卡的光学标准所接受。然而继续利用现有镜头的设计方案似乎也是不可取的。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APO-Telyt-R 1600毫米/f5.6镜头的另一端接的是LEICA R型机身


  我们只需掂量一下M系列镜头中最常用的、也是体积最小(可握于手心)的M35/f2 ASPH的镜头重量,会感到它像一块小“钢锭(子)”,何况当时R系列的长焦和组合镜头(徕卡公司展厅里曾放着一支APO-Telyt-R 1600毫米/f5.6六十公斤超级重炮)。用镜筒内置的“有限动力”如何推动由如此材料带来的如此重量,如何实现用户心目中所追求的自动对焦速度?第二,很多徕卡用家表示使用手动对焦方式是他们的工作习惯,多年的经验使他们操作手动调焦镜头易如反掌,抓取最细微的动作表现反而没有自动对焦本身或多或少的时滞。有一位鸟类和野生动物专业摄影师,他常常使用徕卡长焦距定焦镜头,其作品获得过许多摄影奖项,长期与美国“国家地理”和其它摄影或保护野生动物组织保持合作。根据多年的摄影经验,他甚至感到:如果用自动对焦镜头拍摄,每一张成像都会是实的,但都不是绝对的实;如果用手动对焦,不能保证每一张成像都是实的,但拍到实的是绝对的实。多数徕卡用户对自动对焦镜头的态度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徕卡公司的决策层。甚至有国外摄影师用英语戏言:“Auto focus”(自动对焦)和读得快一点的“Out of focus”(脱焦)听起来和没有多大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数码时代。徕卡产品首先进入这个市场的专业产品是S1(96年),当时的产品已可高达7,500万像素的成像结果,由于其工作方式和结构设计不便携带使用,只能适用少数专业摄影师。之后推出了配用徕卡R8/R9单反机身的DMR数码后背(04年),1千万有效像素、16bit色深、无低通滤镜(以及之后的所有M和S系列的专业数码机身均无低通滤镜,可以自动扫描摩尔纹位置并作相应处理)、后背加电力驱动系统的整体外形设计和原有机身契合紧密。使用时只需简单拆装后盖,随时可以更换胶片或数码的拍摄方式,如此的转换操作时间可以在半分钟以内完成。这在当时数码和胶片摄影并存的时代,其设计适用性很强,实属独具智慧,令人叫绝。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1996年徕卡推出的S1数码相机

  当135相机全面进入数码时代并日趋走向成熟时,徕卡于2008年推出了LEICA S2,这又是徕卡公司的一个建立标准的创举,机身外形看似普通35毫米专业单反相机,实际上S2的CCD传感器尺寸加大到30x45毫米,面积比标准单反全画幅尺寸大56.3%,能获得令人叹为观止的图像效果。有效像素提升到3750万,像素尺寸达到6微米(在同类像素总量范围内中最大),每个像素具有16位色深、动态范围达到12级等很多高端的综合技术对最终成像质量起到重要作用。通过专用转接环,哈苏等许多其他中幅镜头可方便地安装在Leica S机身上使用。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12年推出的徕卡S2

  2012年徕卡推出了S2的改进型,称为LEICA S(typ006)。新机型基本操作功能和菜单内容没有大的变化,但在细节之处有多项大小改进,进一步提高了操作便利性。Leica S中引人注目的是创新开发的Maestro II图像传感器。这些元件的升级提高了Leica S的成像品质,改善了噪点控制、自然色彩的再现和白平衡的精确度。增加的功能包括“灰卡”选项,允许摄影师利用中性灰区域(比如灰卡)拍摄物体,并规定相应的白平衡作为所有后续照片的参照,以确保整个拍摄过程中一贯精确的色彩基调。高达2GB的缓冲存储器支持传输速率达到166MB/s,这些能使摄影师连续拍摄的图片张数比之前提高两倍以上,以DNGRAW)格式连拍最多可达到32张,以JPEG格式连拍没有数量限制。S增加了自动预测调焦系统,对动态物体拍照很有帮助。监视器屏幕的玻璃面板由坚硬而防刮花的康宁Gorilla?玻璃制成。机体的关键部位使用胶圈封闭保护,可防止灰尘和雨水等侵入的影响。该系统独有的双快门设计使摄影师可以根据拍摄需要选择使用机身的焦平快门或使用CS型镜头的中心快门。14年9月上市的LEICA S-E为S(typ 006)的结构简化版,其功能除减少了外接闪光灯接口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15年投放市场的LEICA S (typ 007)

  2015年向市场上投放的LEICA S (typ 007)在图像传感器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采用了30 x 45mm专业画幅的MaxCMOS图像传感器,画幅比传统35毫米相机全画幅大约多50%的感光面积,像素尺寸仍为6微米,总像素3750万。通过 Leica S App可从iPhone或iPad的无线遥控,将全部参数相关的指令传达到机身上,实现全面控制。手机显屏可成为摇控器的控制界面。例如,可以简单地缩放屏幕,通过即时取景点击选择所需的合焦点位,及时与朋友或客户分享拍摄的图片。新的徕卡S typ007配置了GPS模块,可将地理数据信息与EXIF关联,将拍摄的地点、时间与地方时区细节元素记录在照片中,为日后存档提供相关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机身结构特点和传统市场的需求,M型机身数码化要晚一步。2006年徕卡终于推出了第一款纯数码的M型机身M8和之后的改进型M8.2。两款机身均采用了1030万像素的柯达KAF10500-CCD,传感器尺寸18x27毫米,相当于APS-H格式,所有镜头的实际构图区域需乘1.33系数。为了配合数码机身的优势,徕卡从此生产的镜头均开始加装6 bit识别码,可以帮助减小特别是广角镜头在大光圈工作时的渐晕现象。由于早期的M8的传感器对红外过于敏感,需装徕卡公司免费提供的UV/IR滤镜。顺便说一下,网上有影友说是因装了低通滤镜问题,这是错误的。在前面DMR部分提到,徕卡公司是在专业相机上最早采用无低通滤镜技术的企业。有些黑色景物(特别是化纤材料)的拍摄效果出现品色,主要是传感器前面的微型玻璃对红外线的控制问题。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06年徕卡推出的第一台数码M机型M8

  后来徕卡公司还为M8客户提供了产品升级服务,改进了自动白平衡的颜色管理,M8.2基本上是M8的升级版,原M8的黑色镀铬改为黑色涂漆处理。拍摄和观片用的LCD屏的材料改为蓝宝石材料,极大提高了耐磨性。机身顶盖前面的徕卡标识(logo)由醒目的鲜红色改为低调的黑色。为了降低快门的释放声音,将速度由1/8000秒降到1/4000秒。精彩实用的是,M8.2开始及之后的M型数码机身,开始有了4种快门释放方式:(1)常规方式;(2)轻触释放方式(对快速抓拍或慢速曝光时稳定机身非常有利);(3)宁静方式(按住已释放的快门不松动,此时快门暂不上弦,以控制过片产生的机电噪声)(4)轻触+宁静方式。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当时拍摄主题的需要灵活选用。在一个简单的拍摄模式下,有4种快门释放选择,目前没有听说有哪家产品在一台机器上有如此多的快门释放方式选择。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09年推出的徕卡M9机顶设计

  2009年徕卡M9/2011年M9-P面市,这是全世界尺寸最小的35毫米全画幅数码相机。像素增加到1850万,继续使用柯达KAF18500-CCD传感器。拍摄极黑物体时,无需在镜头前额外加装UV/IR红外滤镜。从技术层面讲,M9-P与M9的核心技术及外部操作方式是一样的,加P字有当年MP的特点,强调专业、低调。黑银两色机身正面均全然没有了徕卡标识(logo)和M9刻字,机背LCD屏采用的是蓝宝石防刮花的超硬材料。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12年推出的徕卡M type240


  紧接着于2012年徕卡公司在德国科隆的photokina国际摄影器材展会上推出了一款在徕卡旁轴测距相机中又具创新意义的机型:Leica M,产品编号typ240,国内习惯称之为大M(与体积无关)。Leica M是第一款使用全新开发的Leica MAX 24 MP CMOS图像传感技术的相机,像素进一步升至2400万。这款35毫米格式的传感器是与比利时CMOSIS合作特别为该相机使用的M型和R型镜头所设计制造的。全新开发的传感器技术成功地将CCD传感器的特有优势传给了CMOS传感器,如自然绚丽的色彩和良好的细节表现。采用的处理器是和S相机中同样性能的Leica Maestro。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可以使用徕卡R镜头的Leica M(type24)


  Leica M (typ240)是第一款采用实时取景和峰值对焦功能的M系列相机。这使得用户多年期盼的R系列镜头在现代M型机身上的新应用成为可能。结合了M型机身和R型镜头的出色性能,该款产品改变了传统的测距摄影方式并为摄影师提供了新的应用空间。同时,相机的高清视频功能(1080p)也成为可能。显示屏幕的玻璃面板改由坚硬而防刮的美国康宁公司的Gorilla?材料制成。顶部和底部材料由坚固的黄铜坯加工而成,金属机身是由高强度的镁合金压铸制作。机身关键部位装有特种橡胶密封件,保护相机免受灰尘、水雾和潮气的影响。新款 Leica M有多种配件供用户选择。最突出亮点是新型Leica R-Adapter M转接环,有了该转接环,几乎所有的R型镜头都可以安装在M(typ240)机身上使用。其他配件包括可做90°折叠的EVF-2电子取景器和配有集成GPS模块的多功能手柄和普通手柄、有助于相机持握安全和稳定的(S、M和L)尺寸的手指套环,保证完美音效的专用麦克风转接套件,等等。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或许是最后一款使用CCD传感器的徕卡机型,徕卡M-E(Type220)


  在本届展会上同时推出了徕卡公司Leica M-E(typ220)。M-E与M9几乎一样,只是取消了不常用的USB数据接口和构图亮框预视拨柄(并不影响取景器内的实际图框使用)。仍旧使用传统的35毫米全画幅格式的CCD传感器(看来也许是最后一款采用CCD传感器的机型),有效像素仍1800万。从另一个角度看,M-E则更加体现了徕卡旁轴测距摄影的精髓,尽量取消一切可能不常用的操作部件,保持简单纯粹的设计理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令人出其不意地是徕卡公司在2012年photokina届展会上还推出了一款全新的Leica M-Monochrom(通常简称为MM),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专门用于35毫米全画幅黑白摄影的数码相机。特别为此设计的1800万像素的CCD传感器使今天的摄影师们可以用真正纯粹的灰调来表现五彩缤纷的世界。借用徕卡公司M系统产品经理奥因豪森的话:“黑白摄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流行。利用一个在数码世界中独一无二的工具,相机特有的黑白传感器带来杰出的技术效果,这从它所展现的出色图像质量上可见一斑。”MM的图像传感器完美地契合了徕卡M系统的独特属性,以及徕卡M镜头的优秀性能。由于传感器不含颜色滤镜,这就意味着它不再需要通过插值来计算亮度值,其结果就是它可以显现“真正的”黑白图像,它捕捉到的画面细节在影像层次,清晰度和分辨率上都过彩色传感器的成像效果。为了对色调值进行精确控制,徕卡MM提供了一个原始数据柱形显示图,它可与显示屏相结合,实现了对曝光的精确校正或优化。MM配有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和(包括Silver Efex Pro 2在内的)Google Nik Collection专业的黑白图像处理软件。依照徕卡对系统兼容性的传统恪守,几乎所有1954年后制造的徕卡M系列镜头都可以直接用于M Monochrom。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黑白徕卡相机Leica M-Monochrom

  徕卡公司目前为止先后推出两款M Monochrom机型。2015年4月30日发布了另一款使用CMOS传感器的M Monochrom机型,像素提高到2400万,机型款式编号typ 246。这款机型的缓存也增加到2G,提高了拍/看片的速度。由于改用了CMOS图像传感器,这款typ 246还实现了1080全幅黑白片高清录像功能。新型感光器的另一个优势是,除了M系列镜头之外,typ 246几乎可以使用徕卡R系列的所有镜头,大大拓展了徕卡旁轴相机黑白数码摄影的应用范围。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Safari涂漆版本的Leica M-P(type240)

  2014年推出的新型LEICA M-P (typ 240)数码相机在M(typ 240)基础上将缓存增加到2G,以每秒3张的速度可增加到可连续拍照24张图像。显示屏改为成防刮伤蓝宝石玻璃,取消机身前面的徕卡红色logo,机顶处刻有徕卡传统书写体字样。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14年徕卡推出的胶片相机LEICA M-A(typ 127)

  2014年为庆祝M3诞生六十周年,徕卡公司特别重新生产了一款全机械胶片相机,定名为LEICA M-A(typ 127),这款没有电池的全机械相机拍摄设定组合全部要靠人工完成,机身的技术参数和硬件部分基于徕卡之前的LEICA MP。注意,MP是全机械相机,M-P是数码相机。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15年推出的Leica (type 262)机身

  2015年推出的徕卡M(typ 262)取消了即时取景和视频功能(视频LV键改成白平衡WB),屏幕菜单被简化至仅有两个页面,希望摄影师少靠菜单设定,而要多靠头脑拍摄。可以把M 262看作是M 240的简化版。徕卡标识(logo)尺寸缩小了,顶盖肩阶的设计与M9相似。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彻底取消液晶屏设计的Leica M-D(type 262)

  2016年推出LEICA M-D(typ 262)的推出更是一个大胆的决定。在今天几乎什么都靠数字显示屏才能做出决定的时代,M-D甚至取消了在机背上的LCD显示屏(当然也就没有了通常的电子菜单系统),除了摄影基础设置:光圈、快门、距离与ISO值(“胶片”感光度),没有更多的选项。如此设计,为的是少些技术干扰,使摄影师的所有注意力全神贯注于摄影主体本身,而且拍摄的图像仅以DNG一种格式保存,以求保持被摄事物纯粹本真的元素不会受到修饰,回到了摄影最纯粹的原本形式,这是旁轴取景摄影的宗旨。这样看来,这里的D应是德文中的DAS WESENTLICHE(专注本质)的简写。该机采用COMS全画幅传感器,分辨率为2400万像素。注意,MD是全机械相机,M-D是数码相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天,关注徕卡相机的群体越来越广泛,正在跨越着不同阶层和不同年龄,徕卡公司的产品也出现了迎合新时代和新市场的需求。随着徕卡公司对中国市场日益重视,2014年4月25日,徕卡公司在全球(亚洲首发站选择了北京)同时发布徕卡最新机型LEICA T(typ701)系统。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Leica T系统数码相机


  当徕卡T系统相机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时,令我们刮目相看。它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操作模式,也许更加符合今日新生代的生活方式。机身上的常用操作键只有两个,但却可以轻松地完成拍摄所需的所有操作。它还是一台我们习惯看到照相机吗?或者说,它和苹果手机一样在重新建立一个操作方式:简约的设计代表着全部的功能内涵。据介绍,这款相机将不在包装盒里放置使用说明书,因为它操作简单,可以轻松地完成全部。看看使用苹果手机的人,谁在靠说明书操作?而徕卡T的菜单内容比苹果手机的要简单不止十倍。操作简单不意味着功能简化,这款机身采用的是APS-C画幅1620万有效像素传感器,机内自带的内置存储容量高达16GB(另有外置SD卡槽),配用所有徕卡M系统新老镜头,足以应付各种拍摄场景。相机的Wi-Fi功能可以轻松利用无线传输照片或者遥控拍摄。机身背面则不设任何按钮,仅用机身上的两个指令转盘和一块3.7"触控屏实现各种操作。在LCD屏里的主要菜单界面指示清晰,相似在智能手机上的手势操作轻松自如,而且允许很多个性化的自由设定。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Leica Q(type 116)不可换镜头相机


  2015年徕卡公司终于推出了全画幅紧凑型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数码相机:LEICA Q (type 116)。该机采用的是2400万像素的全尺幅CMOS传感器,装配了一支Summilux 28mm f/1.7 ASPH.定焦镜头,比较适合街拍、建筑与风光摄影。通过机身上的画框选取按钮还可进行相当于35mm和50mm焦长镜头的拍摄。徕卡Q内置的电子取景器具有368万像素的分辨力,高居当时其他电子取景器之上。自动调焦功能也十分出色,高速地抓取超锐利的图像。新的Maestro II型处理器以极快的工作速度,可将以每秒10张的全解像力拍摄的图片处理并储存。内置有Wi-网络连接Fi 模式,用户可通过下载到智能手机上的Leica Q APP软件遥控相机:如控制快门,光圈的释放与调整。视频拍摄有HD全高清或MP4两种视频格式。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2016年最新发布的徕卡无反相机系统Leica SL


  今年(2016年)徕卡公司进一步推出更具有创新性技术的LEICA SL(typ 601)。比较M240系列,SL系统算是的一个应用上的重大改进,它是徕卡公司首次采用了无反光镜系统的M机型,也可称作是个里程碑性的产品尝试,它想证明无反光镜全幅相机是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希望今后电子取景器真的能达到光学取景器的视觉效果,这样就可以完全卸除繁杂并产生主要拍摄噪音的反光镜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Leica SL的取景方式


新一代的取景器和传感器技术
  徕卡 SL 是世界上第一台在专业摄影的照相机内装配电子取景屏相机。装配于徕卡SL相机的这款电子取景器分辨率提升到440万像素,视觉感受进一步优化。虽然电子取景器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但由于电子影像可被增亮,所以电子取景器在弱光环境下使用有明显优势。与单反相机不同的是SL电子取景器在摄像功能开启时,仍可继续通过取景器进行静止照片拍照,并且几乎不受拍摄张数的限制。视频可做专业录制设定,以斑马线闪示的方式提醒避免曝光过度。由于SL电子感光器的画幅尺寸是可变的,因而当使用较小影像圈(如APS-C格式)镜头时,取景器也可全屏显示所拍影像。机身菜单有一个全幅和APS-C格式的选项,以供匹配不同格式的镜头使用。使用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安装了一支徕卡(APS-C格式)T系列镜头,(应做)而不做APS-C格式设定,结果实际拍摄画面大约是全幅尺寸和APS-C格式尺寸的中间(焦长)值,颇像M8/8.2的画幅尺寸,这对需求广角端的使用似乎更加有利。判断徕卡T系列镜头的实际影像圈比标准尺寸要大一些,多留出了一些余量,实际拍摄的画面尺寸是相机系统通过镜头触点自动测定的,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用到所装镜头视角的极限。这一现象,徕卡公司在所有公布的官方资料中均未提及。SL的机身卡口与传感器距离较短,会有许多不同的镜头(包括一些电影镜头)有机会通过转接环用于SL机身。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Leica SL首发的三支镜头系统


超高速自动调焦系统
  在与徕卡 APO VARIO-ELMARIT-SL 90–280 mm f/2.8–4镜头相配合,徕卡SL是在专业相机中自动调焦最快的,甚至包括SLR机型。从无限远到最近的镜头所能拍摄的距离仅用0.11秒。新的长焦镜头采用了双内调焦的结构,具体说既为两片镜片相向而行,这能极大提高调焦速度。该合焦点也可被简单地以点击显屏上某个希望确立的对焦点来自行确定。当然也有通常的面部识别和跟踪对焦功能。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Leica SL采用了双SD卡槽的设计


Maestro II 处理器
  徕卡SL使用了Maestro II型高速中心处理器,加之2 GB缓存的支持,处理器将全幅像素分辨率的照片以连续拍摄每秒11张或4K摄像在每秒30帧的视频格式快速处理。照片可以同时以DNG和JPEG格式存储。SD 1插槽 (UHS II)最大写入速度100 MB/s, SD 2插槽(UHS I)最大写入速度30 MB/s。

百年徕卡 徕卡相机的百年发展历程(下)
Leica SL采用了一枚6微米单一像素的CMOS


专业的6微米单一像素尺寸
  徕卡SL控制总像素不超过2400万,为的是保证每个单一像素尺寸不小于6 × 6μm(微米),这是中画幅相机通常保持的像素尺寸。
 
  从某种意义上讲,旁轴取景摄影(用人的眼睛直接)不同于单反取景器(通过镜头间接)看世界,它是一种知觉性的摄影方式。摄影师在捕捉图像的过程中已经融入到了情景其中,自然地成为影像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意图可变的取景亮框能够精确“切取”摄影师在整个现场景象中大脑里想要拍摄的核心部位,同时还可以清晰了解到取景框以外的情况,这种构图方式是在反应人的眼睛看世界的感觉。这样,摄影师可以最适当地捕捉整体影像的最佳选择区域的最佳瞬间,拍摄范围从“可用光线”曝光的报道摄影到经过精心设计并具有不同审美追求的精细影像。可以说,这是徕卡摄影手段的传统文化。
 
  不断创新是徕卡的一贯精神。今天,随着时代发展,在表达极简主义的理念上,徕卡产品的设计元素似乎又一次走在一些摄影应用手段的发展前沿。从徕兹光学研究所诞生到现在已经100多岁了,但它仍然年轻,它有足够的精力在摄影世界里不断建立一个又一个的新准则。
 
  徕卡公司的S、SL和M系列主流相机和镜头在现代摄影领域中发挥着它们各自的特点和作用。S系列产品侧重商业摄影,庞大的镜头群组、附件和外接设备可以满足专业摄影的多方面要求。SL/M系列产品小巧便携,不引人注意,其坚固耐用的机身、(弱光下亦可)快速精确的对焦、近乎宁静的快门声响等特点符合许多特定摄影环境的需要。


  随着徕卡S、SL、M、T、Q、X、D、V、C等系列产品推向市场,徕卡产品命名策略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今后,Leica主要系列产品的机型名称将会省略后缀的数字(以typ编号取代),以便突出各个系统的长远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