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心境,万物皆荒

 东东东dong 2016-11-01

尘在外,心在内,

常拂之,心净无尘;

尘在内,心在外,

常剥之,无尘无心;

心中有尘,尘本是心,

何畏心中尘,

无尘亦无心?

……

- 特约专栏 · 莫失心境 -

心境失,万物荒

中国人心中都有一片对自然之乐的向往,特别是在内心被城市化浪潮不断冲刷之后,山林之中仿佛有一种对你我灵魂的召唤。但时人去到自然,仅止于对风光优美发出的感叹,实乃可惜。古贤曰:『山水有真赏,不领会终为漫游』,心性的品悟,方是蒙受自然之恩最好的方式。禅境之美,便是天地大道的一种表现形式。

近日随且安先生访天台山国清寺,意趣有别与其它寺庙,少了烟火气。宁静幽然中,心中隐约若有所得,忽然忆起昔人所言:『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佛学中对于自然的品悟,值得借鉴。

古代有位通达佛理的大文人——王维,字摩诘(维摩诘为印度佛教中人物),世称『诗佛』。他描写自然的诗句中,往往参有佛光禅影的哲学,并不断为后世文人所称颂和效仿。在他看来,一草一木,都是心性所住。

隋梅

传王羲之独笔鹅 曹抡选补写

隋塔

体悟自然之道,是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人生智慧。文学泰斗叶嘉莹曾说:『宇宙之间有一个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得到以后,能够使人们有自己的操守,能够使人不动摇、不忧愁、不恐惧,这就是道』。

附:国清寺藏物

隋 线画石刻观音拓片

唐 石刻西方三圣

宋 石刻佛像

宋 石刻普贤造像

明 幽溪大师舍利塔

明 铜观音像

明 铜文殊菩萨像

来源:人文空间

责任编辑:蔓延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迷恋棉麻的褶皱

点翠,回眸处那一抹幽幽深蓝

庭院秋语

一截枯枝,带来一室清幽

素装

素心如简,静如秋水

人生如蚁而美如茶

西风东韵主编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合作交流

转载须知

个人转发至朋友圈无需获得授权。

微信公号转载请后台回复“ 转载 ”二字获得授权,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中国最有价值和影响力的生活美学传播机构之一

每日分享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美学新鲜资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