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单元分析及课时安排
2016-11-01 | 阅:  转:  |  分享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一、单元人文主题及在各部分中的个性体现。

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单元能力训练、学法指导训练重点;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所承担的具体任务。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3、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配合要点:

1、?拓展阅读:《》、《》、《》、《》、《》、《》2、拓展积累:(1)积累一些描写大自然的诗词。

3、读写结合:?(1)让学生走进自然,把自己观察的过程变成亲近自然的过程,变成欣赏和陶醉的过程。如,观察一棵树写一篇亲近大自然的作文(2)自来水的滴水声、开足水龙头发出的哗哗声、口哨声、玻璃瓶摔碎的声音、歌声、风声、敲门声……在众多的声音中,让学生自由选择几种,编成故事(3)观察一种小虫子,学习作者表达方法,进行习作。

4、综合活动:

策划一次亲近自然的活动,比如倾听秋天的声音,观察日落、日出,观察野外的一草一木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操。编排本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二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三是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围绕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供选择:想象自己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说和写自己想象到的内容;听音响,说和写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表达特点的认识,积累诗句,阅读与语文有关的有趣的故事等内容。教学时,教师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3课时,“回顾·拓展”课时。

献花(0)
+1
(本文系摆落悠悠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