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彩教学与语录

 秋语轩3768 2016-11-01
今日网上偶遇一太极拳“行者”的博客,写文章分析学太极拳的人里面分6种人格,读过非常赞同。其中,第一种人格是上品人格,不但是在太极拳领域,在其它任何领域,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文章中说:1.大海型   上者,海纳百川
此种类型的人,心正,身正。有自身发展的能力,也有吸收别人的长处的能力和胸怀。这类人往往具备三种特点:1.鹰隼之光,也就是老鹰的眼睛,能够看的高,看的远。也就是悟性很高。2.驴子的脚,也就是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不断攀登。3.大海的胸怀,也就是能够不断吸收别人的优点,加以消化后变成自己的东西。接受不同的论断,不排斥别人。这三种素质是成功必不可少的,缺一不可。这类人的发展方向: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吸收,因此而不断的进步。长此以往使进步成为习惯,成为生活方式。连吃饭睡觉走路对所学都有所领悟。最终能够承上启下,成为衣钵传人,成为大家。

  业余喜欢跳舞的人,有鹰隼之眼吗?是不是师从某师,或观看某碟,就把舞技的认识局限在那里了呢?我看很多人是这样的,思想里永远也跳不出单一老师教的那点东西。要知道舞蹈教师都不代表国内的一流水平,而只代表地方舞场的较高水平。如果你把思想局限在一米的高度,最多也只能跳八九十厘米;如果你把思想放高到两三米的高度,你很可能跳到一米二三。所以我们学舞的人就应该像蜜蜂一样,这朵花上也采蜜,那朵花上也采蜜,最后才酿出甜美的蜂蜜。

  驴子的脚就更重要了。多少人学了一点点基本功毛皮,就急着要上套路学花步,进步的阶梯就这样被堵死。每当看到别人跳得好的时候,万分羡慕;等到自己练习的时候,很不耐烦。要知道世界冠军每天练得最多的就是基本功,而我们有些门外汉却最讨厌基本功,那就只能幻想一步登天,纵横舞池,万众瞩目,众宠一身了。

  包容的胸襟。天下之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国标舞也如盲人摸象,各有所见。同一个东西可能阐述的角度不同,同一个角度可能看重的要点不同,同一个解释可能表达方式的不同……这些统统都会产生“异”。国家外交部都讲“救同存异”,小小个人又如何能固执己见,排斥他说?吸而试,试而思,思而果,果而后判定,这才是应有的态度。什么意思呢?吸收别人的异见来尝试练习,实践之中思索比较,求优去弊之后再下结论。否则,偏执如井底之蛙,自是而固步自封,终无大成也。

  各领域的高手常常终生苦于没有可以继承自己一身绝学的徒弟,为什么?不是他不愿意教,不是他喜欢把一辈子才学带进棺材,而是他一生都没有遇到合格的徒弟。什么样的人才是合格的徒弟?基本没有人细想过。而我看汤鸿鑫道出的这种“大海型”的人,就是理想徒弟的雏形。学舞蹈,想让一个老师欣赏你,愿传毕生精华,需要有这种潜质。【小仙女QQ705498289】
精彩教学与语录

师曰 :“初级有初级的教学,中级有中级的,高级有高级的,各不相同。业余的教学往往只有一个标准,是不科学的。”
我解:此谓之循序渐进也。

师曰 :“一根橡皮筋,一头绑地板上,一头绑天花板上。橡皮筋中间是直的也好,弯的也好,两头是固定不变的。跳舞时脊椎也是如此。 ”
我解:此谓之上拔下拉也。

师曰:“胯有开关。你们往往一出脚就把胯打开了,还有什么打开可言?好比这扇门,它已经被打开了,你还怎么去打开它?”
我解:胯的打开和关闭在于状态,更在于过程。一步到位就只有最后的状态而没有过程了,缺少过程就缺少细节,缺少细节就缺少韵味,缺少韵味就不叫跳得好。

师曰:“教舞如烹饪,同一个动作,最初只给你们加最基本的调料;接着水平提高了,就要加多些调料了;继续往上走,继续有更多更高级调料要加……这样炒出来的菜才越来越好吃。”
我解:这是极其优秀的教学法。同一个动作,不同层次的理解,不同层次的表现,一个基础动作中就能体现出了水平的高低。而并不是靠动作编排花不花,难度高不高去体现。这种教学法是真正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受益匪浅。

师曰:天才蠢才理论……
我解:认同,但说出来伤人,故不直言,心里明白就行了。为人师者不是随随便便便可“为人师”的,但世界总是不完美,我认为及格的少。

师曰:“没有什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就看有没有水平和能力找到恰当的语言和方法来传而已。”
我解:舞蹈不是形而上的虚无飘渺的东西,当然可以明白地言传身教。佛、道的理论是形而上极其高深莫测的,是福德智慧的产物,那种学问才是难以言传的。世人有时候是滥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和“拈花一笑”了。

师曰:“拉丁舞是立体的:从正面看漂亮,从侧面看漂亮,从背面看还是漂亮。”
我解:言下之意是,有些舞种只能从舞台正面欣赏,如从其它角度看就不美了。拉丁,如果基本功扎实,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瞬间都做得很标准的话,的确无论从哪个方位看,身体线条都很美。看国际大师在拉丁巨星表演上的展示,就有这种感觉。我们业余的同学跳就往往不是每个角度都好看了,因为动作细节不够到位。典型的动作是纽约步,从侧后看别扭的多。

师曰:“相貌可输,舞步可输,体态不可输。”
我解:身之高低、体之胖瘦、貌之美丑,受之父母,此为先天,若输于人,无可奈何,是谓“相貌可输”。学舞看缘份,要有时间,要有财力,要有明师,要有场地……种种机缘合和,才能学好舞步。一个有条件的人,比如白天不用上班,有时间有条件练舞,比一个只有晚上学一两小时的上班族舞艺高,这也是想当然的,所以“舞步可输”。至于体态,这无关乎客观条件,是人人能争而取之,故曰“体态不可输”。

师曰:“地基错,起到第三层已摇摇晃晃。故而要炸掉重打地基,可以起到七八层仍稳固。”
我解:此所以有人跳十年不精进也。群众拉丁是交谊舞式的拉丁,要么没有基础,要么基础一开始就打错。打错是因为没有按“国标”来练,没有按国标是因为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比方说没有明师的指导。这样,跳基本步没有感觉,基本步跳腻了,学花步,更没有感觉。跳了多年还是没有提高,就像建楼房怎么也建不高一样。如果有志建高楼,还是非得炸掉原来的地基重来不可。

师曰: “不管你脚下跳得好不好,头颈保持挺拔是是第一位的。”
我解:是上谓“体态不可输”也。上身挺拔,脚步再差仍美几分;低头扛肩,脚步再花亦零分。有一次走在去练舞的路上,我就想到:非得在舞场上才能开始练舞吗?我此时此刻就不能练舞吗?我把上身上拔起来,站立、走路时保持,这不就是练上身的舞了吗?也只有这么做,舞才生活化,才对人的健康长寿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想想如果仅仅是跳舞时挺拔一下,平时又弯腰驼背蔫下去了,那这舞多少算白练了。

师曰:“你们伦巴出脚这么慢,把整拍的时间都用完了,哪里还有时间去做感觉?”
师曰:“出脚速度加快!不要让我看到你们出脚的过程,出脚的速度要快过我的眼睛!”
我解:老师出脚之快,能带出一阵风声,好比常年练拳的人出拳有风声一样。脚步刹那到位,有很多时间来做上身动作。

师曰:“两边胯要像机关枪一样,咚咚咚咚地出去。”
我解:这是基本功强化训练。我们一做就散乱了,要领统统丢完。谁都又快又好地做到,谁基本功就高。

师曰:“跳舞没用到肩和背的,永远都是业余水平,没有半点专业的影子。”
我解:的确如此,舞厅舞交谊舞跳舞就只在跳脚,没有跳身体。

师曰:“用脚踩拍的永远是业余,用胯踩拍的才可能提升。”
我解:用脚踩拍,注意力全在脚上了;用胯踩拍就是有身体踩拍,注意力在身体上。跳舞是用整个身体跳,不是仅仅有脚。所以停止用脚去欣赏旋律,改用身体去表达音乐。

师曰:“肩膀像锅盖,时刻盖住、压住锅里的气,上身才不飘、不散。”
我解:背的感觉能不能出来,首先在于肩膀能不能压住身体不乱动。若能压住,便有稳健感觉。定律是:主力腿的肩去找胯。

师曰:“舞蹈有直有曲。”
我解:正拍直,&拍曲。直是基础的基础,像幼儿园前程。可是偏偏“三岁小儿都知道,八十老头做不到”。反反复复还是强调基本功、基础。

师曰:“早到好休息。给十分钟从这儿跑到那儿,你是在路途中用完这十分钟好?还是早早就到疑点了然后在那儿休息好?”
我解:这强调速度。瞬间动作到位,给时间上身和手做感觉。

师曰:“一纸皱纸,抚平了此处,即平此处,不要再弄皱,再来回来抚一次。”
我解:学一处,就要做到一处。不要学新的就忘旧的。比如学了手就忘了身形,那永远改个没完。
                                                                                                         【小仙女QQ70549828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