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谈师徒:如今的教育本身就带着偏见

 昵称36718050 2016-11-01


Horyu ji National Treasure World heritage 国宝?世界遗产法隆寺  Nekosuki摄。
这幢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群,被日本政府指定为国宝,并入选世界遗产。

上周五0点,节目终于上线,各路好评 吐槽 真诚建议都已收到,但我们想,重要的还是谈论的话题本身。


第一期话题为“师徒”,这是个古老的命题,但在今天看来又生发出许多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东西。有没有一种正确的师徒关系?在契约社会,古代师徒制度的好与坏又在哪里?需要变革吗?



上期嘉宾马未都最近为一套讲述宫殿建筑技艺与匠人精神的书作序——《树之生命木之心》,这本书不仅描述了宫殿建筑技艺从哪里起始、如何进步,更谈论了师徒之间如何传承。



马未都手写序


在这些日本匠人的眼中,师徒关系好像复归到一个真正“古老而沉默”的状态,而技艺,就在这种近乎纯朴的关系中传承下来。


理想越远或不可实现,现实就越接近理想


——摘自《树之生命木之心》马未都序



师徒制度和学校教育


文 | 西冈常一、小川三夫、盐野米松

中国的老子说过,过度的教育是适得其反的。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其实人刚出生时的状态才是最好的。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活于自然之中,其实建筑也是一样的,不可能离开自然。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自然”这个环境下进行的,所以我们必须了解自然,无视自然的建筑就不是好建筑。


对人、对徒弟的教育也要自然的。而如今的教育本身就带着偏见,是扭曲的。



木匠怎么带徒弟


那么我们宫殿木匠是怎么带徒弟的呢?首先是一起生活,一起吃一起住。然后自己示范给他看,比如给他看自己的工具,再告诉他怎么磨这些工具,但不会直接告诉他“这是怎么做的,那是怎么做的”,会递给他一片刨花,然后跟他说“先把工具磨得能刨出这样的刨花来再说”。想要当徒弟的人,大多都是想要当木匠的。除此之外还期待着师父再教点额外的,能感觉到他们的这个要求,这个要求像一层膜一样罩在他们身上。但是这层膜是多余的,必须去掉,要在跟师父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去掉。不是靠我来去掉,而是需要自己把它去掉。如果自己不放弃这些,好的东西是进不去你的身体里的。因此,不要以为自己来学徒了,师父就得手把手地什么都得教,师父只会给你看作为范本的东西,其他的就靠你自己去悟了。师父教得再多也没有你自身的可能性大。


现在的学校教育我是看不惯的。老师手把手地教孩子们,这种场合下这样,那种场合下那样,面面俱到又细致入微地教授,如果还不懂就自己去看书。


我们这一行完全不一样,师父是什么都不会教的。书也不用看,学徒期间,报纸和电视都不需要。因此,被当下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就会觉得我们这种做法既不尽人意又耽误时间,而且还太老旧。但是我觉得这才是最快的途径。比起那些执着在书本教条上的,如果想教授真的本领,我觉得这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现在的人,习惯于在形式上,把书本上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即使不解真意,只要先背下来就放心。那样的话,只要死记硬背师父说过的话,就跟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是一样的。


但是,这样形式化的做法是不可能学到真本领的。木匠这个工作,可不是只要能通过考试就能干得了的。掌握了真正的本领,才能受益终身,才能靠它养家糊口,才能替别人建屋盖瓦。盖房子可不光是靠脑子里的知识就能完成的。你得真动手,锯木头,刨木头,一下一下地把它盖起来。这时候你说这个我在书本里学过,那个我了解,这些可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如何做徒弟:干净无妄又率真的人


学徒中的徒弟总是对师父抱着“再多教一些吧”、“就教这些哪里够用啊”、“我是刚入行的,跟师父不同,还什么都不懂呢”这样的期望。你应该怀着“师父既然这么说了,那我就尝试着做做”、“这样不行,再那样试试”、“怎么才能做得更好呢”这样的心态。只有自己经过了一系列的苦恼和挣扎以后才能获得属于自己的真本领,不是吗?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吧?本领是要靠自己去习得的。如果学生自己思考出了一个不同的结果,但是老师或者家长马上说“你在干吗?太愚蠢了”、“这怎么行”、“你应该那样才对”,那是在掐掉孩子们开始发想的萌芽。


对于师父说的什么,不要总抱着怀疑的态度。总是怀疑的话,师父说的你慢慢地就听不懂了。所以说在学习的时候要尽量让自己成为像刚出生的时候那样,干净无妄又率真的人,对于别人的话是能很自然顺畅地听进去的。只有先听进去了才能消化和领悟其中的道理。有些事情用语言反而表达不清楚,是用实际行动干了以后才能悟出来的。


徒弟刚入门的时候摸不着门道,什么都不懂,但是这样反而最好,什么都不懂的自己才会奋力地弄懂。读了书做了预备学习来的,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反倒不会率真地接受。来的时候脑子里牢记了很多知识,带着很多预备知识来的,远比不上脑子里干干净净、空空荡荡地来的,这样的人单纯地靠手靠身体来记忆,这样的徒弟进步更快。技艺是要靠身体来记忆的,技是和心一起进步的,它们是一体的。



徒弟是来投奔师父的,师父也要对徒弟负责


“教育”二字拆开来看是“教”和“育”两个字,而在师徒传承的世界里只有“育”没有“教”。徒弟跟师父同吃同住同生活,要用身体去感受所有跟师父在一起的一切。也许有的时候徒弟会向师父“请教”,但更多的时候是要靠徒弟自己去领悟、去思考的。在这个反反复复的过程中,你的手会慢慢地记住所有的技艺。用大脑思考的事情用手去感悟,但是让这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它是一个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开窍,然后到理解,再到终于掌握的过程。这个过程几乎没有师父的指指点点。徒弟在自己干活的过程中,会模仿师父、靠近师父。这是要花很长的时间的。学校的教育跟这个是没有办法相比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很多人认为,因为学校是教授知识的地方,所以学生的能力就要达到一致。尽管每个学生都各不相同,但是学校不会个别对待,他们要求化零为整。但是在师徒传承的世界中,从一开始就没有“教”只有“育”,从不认为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因为人根本不可能都一样。不同的父母、不同的环境下长大,怎么可能一样呢?就连兄弟姐妹都不可能完全一样。


我们做师父的本事,就是要在徒弟一入门的时候就能分辨出他们各自的不同之处。徒弟是来投奔师父的,师父也要对徒弟负责。在一个工序没有掌握牢靠的时候,是不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对待任何事情都是这样吧。尤其是最基础的工序,更需要掌握得扎扎实实才行,否则就无法前行。木匠最基础的工作是什么?就是磨工具。而磨工具这个简单的环节又是一切的基础,因此我觉得在磨工具上消耗些时间是没错的。同时,在这个最基础的环节中,让徒弟做到自己满意为止,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劳是值得的。没有近路也没有快道。


徒弟跟师父天天生活在一起,这当中你在想什么、想干什么,师父都能了如指掌。这也是很好的习惯。对于那些习惯了一个人的孩子们来说是很难受的。跟师父寝食同行的过程是让你用肌肤去感受和接受一切的过程。如果像每天到学校去上课那样,你来了,我就告诉你“刨子这样用”、“你这个不对”、“今天完工了,明天再见”,这怎么能记住手艺呢。


通常,师父会因为徒弟出了错或不认真而训斥他,但有时也不全是因为工作。师父也会因为徒弟的不懂礼貌、不会打扫卫生,甚至不会拿筷子,这些很日常的事情而教训他。木匠是你将要从事的工作,而在那之前你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能干木匠活的人,不能很随便地对待身边的事情。如果你很随便地对待日常中的小事,日后你也会很随便地对待你自己的工作。


“育”不偏执的人


我们宫殿木匠的工作通常是要花很多年才能完成的大建筑,而且是跟很多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这种时候,在工作中,你的性格和人品就会暴露出来了,因此要“育”不偏执的人。


但是这个太难了。相比之下,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倒是很简单的事情。靠大脑和语言就能接受的教育是简单的教育。我们这一行需要的是漫长而艰苦的学徒过程。因为受不了这些苦和这么漫长的时间,中途放弃的大有人在。要建造的建筑越大,需要的时间也越漫长,就连我们自己在刚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都会怀疑自己能不能做好,能不能建造出来。


即使当你有一天突然被任命为“栋梁”了,你在心里还是会不安地想:“我真的能行吗?”如果是被师父呵护着、手把手地教出来的人,那可就更没底了,因为首先是没自信。但是如果自己的手艺是一点一滴地经过了漫长的时间磨练出来的话,那是会有自负心的,会觉得自己能胜任。因此靠时间和辛苦磨练出来的功夫,在这个时候就会成为你的底气了。


当然了,师父的任务还不仅仅是教授技术和带徒弟那么简单。小川来投奔我要当徒弟的时候,我曾经把他撵走了三次。因为什么呢?那时候,我刚做完了法隆寺的百年解体大修理,我自己也正闲着没有工作呢。木匠的技术,最终还是要有实际的现场才能学会。现场会有很多你连见都没见过的粗大柱子,要把它们一下下地刨出来,再立在中央。还要把一千块以上的木料一块块地加工好再组建起来,最后才会露出素白的屋顶。这时候,你才第一次跟自己盖的建筑见面,会在心里感叹:“原来我造了这个!”但是这种心情又马上会被“哎呀,有没有失败啊?哪里还有什么不合适的没有?”这种担心所取代。这两种心情几乎是同时出现的。


因此,如果没有这样的现场,仅仅是每天对着一些木头练习的话,怎么能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呢?所以如果一直没有像样的大型工程,就不可能带徒弟了。因为没有“育”他们的现场啊。木匠是需要“现场”的。不像在学校,可能一句“这个我没听,这个我不知道”就可以把责任逃避了。在木匠的现场,如果遇到了什么问题,那可是要真去想办法解决的。


如果不能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那这房子是不可能盖起来的,所以才说必须得有“现场”。因为那里可能会有你在学徒时没有遇到、没有预料到的种种情况,它们都有可能出现,而且这个是躲不过去的。其实只要是活在社会上,我们不也是一样吗?



徒弟要一个一个慢慢地成熟


漫长的学徒其实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长时间的训练、有说、有听,也有自己真正动手的实践。只有经过了这样的过程,当有一天你到了现场,才会胸有成竹地说“嗯,的确是这样啊”。小时候祖父总是对我说,“栋梁应该是这样的”、“对待树木应该是这样的”、“来,给我背背木匠的口诀”。后来我自己也入了这行,也干了很多年。但是真正地理解了祖父一直挂在嘴边的宫殿木匠口诀的意义,是在进行法隆寺大雄宝殿解体大维修的时候。那时候我当栋梁已经八九年了。


口诀中的话早已经铭记在大脑里了,但有些内容还是一知半解的,直到实际真碰到了才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没有实际的现场是不可能理解的。宫殿木匠的修炼全靠点滴的积累。前辈的经验是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光靠着前辈的经验,是不可能盖起一座建筑的。经验不是用来学的,经验是靠自己点滴积累起来的。这就是手艺人的世界,没有捷径的。但是如今的社会,有些母亲会说,我的孩子脑子笨,学习不好,干脆让他去当木匠算了。这是什么话?她完全不了解手艺人的世界。手艺人的世界是需要有很强学习能力的人才能进去的。哪有那么简单?在我们看来,脑子笨的人反而更应该到学校去学点东西,然后进入社会找个普通的工作,置身于某一个机构当中,即使没有韧劲,只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到头来还是可以混口饭吃的。


换个话题吧。其实学徒的过程,作为徒弟本身也是很难的,需要很强的耐性。当然做师父也难啊,要具有很强大的慈悲心和关爱心,还要耐心等待着徒弟慢慢地露出芽尖。这是多么艰难的教育啊。学校的老师把教育学生当作是一项工作,而我们的工作可不是单纯地教育人。


当然,应该承认,传统的师徒传承制度也有它过分的一面,因为一切都取决于师父的人品。性格不好的师父甚至还会打徒弟呢,这种师父收不到徒弟也是没有办法的。还有就是,如今的社会风气是轻视手艺人的,学徒期间的孩子在跟以前的同学朋友见面的时候,发现进入社会的同龄人都已经是高工资高待遇的公司职员了,而自己还在给师父家扫地,就觉得很没面子。哪有什么办法,这种师徒制度下的培养就是时间漫长。因为不可能批量生产,要一个一个地慢慢成熟。


而现如今的社会是这么的焦躁,都是紧追快跑的节奏,培养人才也像是批量生产一样,越快越好。那怎么可能培养出好的人才,怎么能出慢工的好产品呢?所以那些流水线上成批量生产的廉价产品才会有市场。但是这样一来,长时间慢火练就出来的手艺根本没有了用武之地。手艺人的工作是什么?是用每一个个性不同的材料花时间做出同样有个性的产品,而这样的东西在当今的社会已经不受欢迎了。



古老的东西不一定不好


了解一下日本的文化就知道,自古以来,日本人对待自然的态度就是,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和活用自然所赋予的力量。在这样的态度下,所做的东西都要能融于自然,并在大自然中获得调和,同时还能继续成长。


现在的产品都取材于石油,结实得怎么用都不会坏。所有人都在用长得一模一样的东西,而且怎么用都不坏,其中也不乏用什么都无所谓的人。那还需要什么用心和用技呢?靠手工一下下地做出来的碗,它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这样的东西你拿在手上能不珍惜吗?用的时候能不小心谨慎吗?对物品是这样,对人也同样应该是。所谓的文化不是光指那些伟大的建筑、了不起的雕刻和流芳千古的书画,文化包括我们身边所有的东西。


毫无个性,永远都用不坏,甚至什么都无所谓,这样的态度下怎么可能诞生文化呢?更不可能培养文化,也不会需要手艺人。因为判断一个事物的好坏仅仅用价格来衡量就可以了。因此,学校的教育也会随着这样的价值观而改变,这是多么悲哀的事啊。


大老远地来法隆寺和药师寺参观,别急着参拜完马上就走,难道不能留下来好好地看看吗?学校会告诉学生们,这个是日本最古老的有着一千三百年历史的建筑,那个是现存唯一的白凤时期建筑。不要这么简单地一带而过吧。难道就不能再多告诉学生一些,比如“这个建筑是由多少手艺人,怎样靠双手一点一点地建起来的”,然后让学生们再多看它两眼。


整个建筑每一部分用的都是规格不同的材料,上千个的斗拱、排列整齐的柱子,都没有完全一样的,每一个、每一根都不同。仔细看就能看到,它们都是不规则的。这些都是手艺人们倾注了最大的魂魄建造的。它们耸立在自然当中,即使不规整但与自然完美地成为一体。如果都用同一性格和同一规格的树材来建造,是不可能达到跟大自然这么和谐的融合的。这就是因不规则而产生的美。


我们人不也是一样吗?在大自然中没有完全一样的材料,而让它们得到完美的融合,靠的正是我们工匠的智慧。


一提到传统的师徒制度就会被认为是封建的、过时的,但古老的东西不一定不好啊。比起如今把人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人才的教育形式,我觉得师徒制这种教育方式是非常人性化的育人方法。


我长年来跟树木打交道,看过法隆寺和药师寺这些古老的寺庙里那么多不规则的树材,我自己也是在师徒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木匠,我不认为它全都不好。相反地倒是觉得,正因为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想培养有个性的人才,这种方式是不是应该重新被认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