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祛体内湿气,只需三招

 大铿 2016-11-01

“我本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冻成狗。”这自然是因为南方湿气重的原因。虽然天气环境中的潮湿很可怕,但存在体内的湿气更加可怕。如果你经常觉得胃口欠佳、整天想打瞌睡、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脸上黏腻不舒服、手脚冰冷、皮肤起疹子,甚至出现肠胃炎现象,那么,很有可能是体内的湿在作怪。

中医祛体内湿气,只需三招

【首先了解“湿气”的定义】

在中医辨证当中,湿病范围极广。中医一向重视气候环境变化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其中“湿”被视为引发及恶化疾病的关键,包括内湿、外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有些人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造成体内水分调控系统失衡,水分排不出去,对于外界温度、湿度变化失去了自然调节的能力所导致的。

而水分代谢失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随着社会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普遍的少动、多吃、熬夜、压力大等。

【中医除湿气的原理】

以中医而言,会运用芳香、发汗及苦温药材来针对体内的湿气。譬如用艾草杀菌来防止感染。每年在细菌病毒好发的端午时节,门口挂佩兰、石菖蒲及艾叶,取下后用来沐浴,便是取其具消毒空气饮水之意。而中医药学自古以来就已经渗透入人们的生活,在除湿气的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比如,制成流感疫苗的八角;姜汤发汗驱散身体湿气,预防感冒等。

实际上中医讲究从改善生活习惯下手,才能真正除去体内湿气。

一、勤运动

运动是最好的良药,可以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二、饮食清淡适量

肠胃系统直接关系到体内的水分代谢,所以对于饮食,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甜食及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

同时,中医认为生冷食物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多食。

三、防环境湿气

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