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供应链金融不仅仅是借贷 风险控制要回到真实贸易中来

 jasonyejun 2016-11-02

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达到15万亿,在这样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该怎样更好地理解供应链金融模式?如何利用这一融资形式的发展热潮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如何在新兴业务模式飞速发展的同时做好风险控制?


供应链金融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尤其是风险评价体系关注差异化,很难用标准化的模型来量化。而供应链金融的核心功能,其实是应该充当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桥梁。


供应链金融并不完全等同于小微企业贷款,而是作为供应产业链条中的串联模块。一条供应链中可以嵌套数起供应链金融链,包含不同的融资品种和服务内容。


而对于重中之重的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其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回到真实贸易中来,以生意人的方式来评价借款人的市场信用。供应链金融的主角永远是银行,但各个细分领域里的贸易性的平台性企业,将给银行提供了风险预审服务和贷后的补充管理工作。


标准化V.S.非标准化


传统金融产品相似度高的原理在于它的标准化设计。因为银行强调规模与效率,所以一定要设计出标准化的东西来迅速推广,而且是可以向陌生客户广泛推广,例如消费贷。


而供应链金融作为有针对性的经营性贷款,风险评价关注差异化,很难用标准化的模型来描述。供应链金融的受众主体为寻求经营性贷款的小企业主,金额特征在50万到500万之间,风险喜好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充满不确定性和变数,很难再量化和模型化。


所以未来供应链金融盈利模式,不是一个单纯的个案式的借贷利息收益,而是供应链综合服务的收益。所有标准化服务动作的集合收益,其功能都是达到金融效率的提高,服务成本的下降和客户总成本经营优势从而推动企业价值的提升。


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模式分为以下四大块:



基础授信方面为综合授信和贸易融资。综合授信在银行是标准化操作,基本上根据报表来评价,而贸易融资是要关注落实具体项目。


当供应链发展到大中型终端服务的时候,就可以建立保理池融资或者资产证券化。


而撑到小微终端是最难的。这时候评估供应链的金融风险,已经不能完全看具体的小微客户,而是要关注这条产业链上的生态,这条产业链的健康程度和稳健程度。所以这个形态理解为从看报表到看项目,看资产,再看产业链的生态的升级过程。


典型的供应链服务——生意的串联


首先,不要把供应链金融与小微企业贷款百分之百等同起来。供应链金融是整个大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把它独立成一个单一指向的融资品种,也不是只为小微企业服务的。


一条供应链中可以嵌套数起供应链金融,包含不同的融资品种和服务内容,而供应链服务商在流程中起到了生意的串联作用。详见下例。



境内委托人就是客户,发起供应链需求;供应链服务商会响应这个需求,向境外的供应商IBM公司开了信用证。这实际上是一个供应链金融A。


然后境外供应商收到这个信用证,供应链服务公司则在境外完成了物流、仓储、转运、报关、商检、保险等一系列的服务,而不只是一个付款服务,然后再进口入境,并且按照客户的指定地点去交货。


而境内的委托人,如果资金不足,可以在三个月内向供应链公司争取灵活的账期,进行阶梯性收费。这里面就会形成占用供应链企业银行授信额度来向另外一个企业进行融资,这是供应链金融B。


如果周期过长,那么银行可以委托该供应链服务商看管这批货做保理融资,这是供应链金融C。此环节的供应链公司其实只是一个收取保管费和服务费有相应公允地位的货物监管商。


以上环节中包含的融资品种和服务内容很多,例如境内外采购执行,境外的提货管理,远期的外汇管理,支付方式也涵盖了信用证、押汇、代付、透支、提货担保、进口保函,甚至备用信用证,委托人付款保函等。并不是所有的客户都会用到这些融资品种,而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定制。这就像菜单一样摊开了供客户选择,所以选择的菜单不同,意味着风险敞口也完全不一样。


小微企业客户融资核心:回到真实贸易中来


除了以上典型模式以外,谈及供应链金融,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避无可避。所谓小企业融资难,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评估和判断他的信用状况。据这几年商业银行反映出来的坏账率,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认识到,直接进入这个领域进行融资服务,很可能就是一个不太明智的选择。


来源:无锡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