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摄影报图片征集快速通道就在『诠摄汇』| 第四批中国摄影报入选结果已出炉!

 如歌行板11 2016-11-02


第四批中国摄影报入选结果已出炉!

 

本次中国摄影报10184版(家园)的征集、刊发主题为“人山人海”




▼▼▼▼▼▼



此次征集活动共有10幅作品通过『诠摄汇』“圈子”板块选出,其中一幅入选“主席评片”栏目。



『诠摄汇』“圈子”板块选出作品



看天灯 许雅兰/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
由镜面型水面构成的前景,给了作品使用醒目的对称构图的机会。直接出现在画面中的人物并不多,而不计其数的孔明灯,却从侧面将“人山人海”的内涵巧妙传递,堪称妙笔。




逝去的宁静 高成军/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作者使用超广角镜头拍摄,让居于前景的红色遮阳伞在画面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和蓝色的天际线,形成了很好的色块对比。也让杂乱的人海由于在画面中所占比例降低,从而不会影响到整洁度。堪称一石二鸟的视角选择。




戏迷 卢益强/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幼童与中老年戏迷的对比,在数量、年龄与服装颜色方面形成的多重反差让信息众多的画面没有流于杂乱,反而显得简洁有序。而长焦远距离拍摄带来的透视压缩感,进一步强化了人群的密集感。体现了作者对画面调度的纯熟控制。




庄严的时刻 吴忠/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相对一般的背影,群众手中高举的手机由于具备液晶屏形成的点状光源,更易在画面中营造传递出“人数众多”这一信息的视觉符号。作者在黄金分割位置安排了一位被亲人高高举起的孩子表达了爱国主义薪火相传的美好寓意。




年夜 刘晓冀/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其实作为没有细节和单体分界线的人群剪影,想表现人山人海的状态,是比较困难的。而作者非常巧妙地利用大家高高举起的香烛的剪影,以及缭绕的烟雾,将人数之众以一种似非而是的方式呈现出来。




万众瞩目 陈尚志/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作者使用少见的中心放射式构图法,非常适合这个围成了圆形结构的街头演出场所。而在一个使用航拍机很容易获得垂直俯视视角的时代,作者仍然选择圆形观众阵的其中一侧,利用超广角镜头,刻画近景中人物的面部表情,足见作为摄影人难得的慧心。




多&少 姚秋实/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摄影中的反差,是制造画面视觉冲击力的利器。而反差加上独特的垂直俯视视角,成为佳作的几率就很高了。由红地毯构成的单色与多彩的观众席形成的色块对比,更为照片锦上添花。




“龙”上行 朱红生/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当长城上的人群零零散散,那是干扰构图的杂乱因素,但是到了人山人海的级别,就有可能变为可以利用的构图元素。作者巧妙地以远景的形式将长城上密布的人海弱化为一条细细的五彩线,和秋高气爽的宏伟长城相映成趣,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草原假日 葛伟萍/诠摄汇 摄


张海佩点评:假日的草原,居民们从四面八方欢聚一堂,一派万众同乐之景。作者地选择了一个较高的机位,让由近至远的景物得以在一个二维画面中层次分明地依次呈现,是照片成功的关键。




★主席评片


评片人

潘赣明(广东省清远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银海笙河  姜智/诠摄汇摄

 

点评:

这幅作品利用长焦镜头俯拍,把两组游行队伍压缩形成上下两个三角形的面,这种构图形式可以充分显示出生动、灵活的场面,画面中穿着银饰服装和高举红布竹笙的队伍分割为两个大致相同的面积,吸引了观赏者的视觉,这种分割使图片的视觉中心和读者的视觉感受紧密联系在一起,而这条分割线又使人感觉到强烈的韵律、节奏和方向性。不足之处,两个三角形面积比例相同,有些呆板,可略加剪裁。






人山人海

张海佩 |

 

“十·一”长假期间,很多的摄影人都安排了国内外各种热门旅行线路,或为旅行或为采风。一方面,大家收获了众多精彩的作品,另一方面,笔者也听到了众口一词的抱怨“哎呀,我去拍摄的这个景点,游客实在是太多了,人山人海,根本取不到简洁的景致”——的确,旅游区,尤其是热门时段,游客数量之众多,绝对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有经验的摄影人都知道,从不同的画面元素对人眼视觉的本能吸引力来讲,是“静态景色动物人物”依次增强。因此。当一个画面中出现大量造型各异、形态万千而不受摄影者控制的人物时,画面确实容易流于杂乱无章,干扰主题的表达。同时,大量流动的游人,容易对景致的兴趣点形成遮挡,破坏基本的构图方案,让大家错失理想的拍摄时机。于是乎,为了保证拍摄的成功率,摄影人绞尽脑汁,起早贪黑,很多旅行摄影师甚至在自己的专著或者自媒体中,专门辟出章节来讲述“如何在旅行摄影中躲避人潮”,以飨摄影人。然而,随着近些年来全球旅行市场与旅行线路的设计愈发成熟与完善,旅行者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在热门拍摄地点的热门季节,“人山人海”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回避的既成事实。


那么,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摄影人就只有避之不及,望兴叹的份儿么?本期精选的这一组照片,就为以上的问题,提供很好的正面答案——并非只有空无一人的照片,才叫做主题明确、画面简洁的好照片。恰如其分地营造反差,运用透视关系、慢速快门,以及剪影倒影等常见的拍摄技巧,结合摄影者的创意,巧妙地搭配组合,再辅以全新拍摄器材与手段的支持,更多创意可能性就能得以实现,便可以将看似难以驾驭的杂乱无章的“人山人海”,变成充满了视觉张力和独特画面形式感的“可用之材”。譬如,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愈发成熟,原来只能够平视,至多以一定的角度俯视的演出、宴会场景,现如今可以利用无人机,从演出及宴会场地的正上方距离相对较远的位置,以垂直的视角进行俯视,原本造型凌乱的人群,抽象为了一片整齐的点状元素,让画面瞬间实现简洁化,并且为图片的观看者带来了新颖独特的感受。


歌德曾经说过:艺术便是带着镣铐跳舞,在限制中寻找自由。希望本期这些化杂乱为有序,化干扰为美感的,以人山人海为主题的佳作,能够为各位摄影人抛砖引玉,进一步提升驾驭此类拍摄情境的能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