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皮日休《春夕酒醒》

 月平龙 2016-11-02

原诗:

四弦才罢醉蛮奴,酃醁馀香在翠炉。

夜半醒来红烛短,一枝寒泪作珊瑚。

赏析:

此诗诗眼是“寒”字,透露出诗人心境的凄凉。烛泪非寒,寒者心也。夜半烛泪堆叠的短烛,与心境凄凉的诗人,在诗中已融为一体。人生苦短,壮志难酬,触景生情,愁肠百结。

诗前两句作用在于反衬后面的主旨句。

欢饮时短,孤凄夜长。宴会的喧嚣使夜半的孤凄更令人难耐。

前两句的关键字是“醉”和“馀”。“醉”非醉于酒,而醉于蛮奴之四弦,一“醉”足见弦歌之优美。翠炉“馀”酒香,又突显所饮之酒的醇美。

而夜半短烛堆泪,烛影摇曳,在命运坎坷诗人的眼中,心中,又呈现出寒气透骨的凄美。

皮日休饱蘸生活的浓墨,用华美的诗才向我们捧出一颗仅能暂享优美之乐和醇美之酒,却长浸于凄美之苦的寒心。

皮日休简介:

皮日休(838-883 )晚唐文学家。字袭美,一字逸少,汉族,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醉士等。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诗人、文学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被鲁迅赞誉为唐末"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 《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皮日休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对于社会民生有深刻的洞察和思考。

2016/10/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